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亨银 《九江医学》2007,22(2):12-14
目的:调查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BMI、体脂含量等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测量993例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体脂含量、上臂围、小腿围和血脂,进行24h膳食调查,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按性别、年龄段分组比较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各项营养指标与脂肪肝患病的关系.结果:男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32.0%,女性9.9%,P<0.01);女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 P<0.01),男性大于30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0.05);脂肪肝患者的BMI、W、AC、CC、TG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组的TG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与对照组比较24h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酗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务员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BMI、体脂含量、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福安地区城、乡中学中高级职称教师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率及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增高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采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规定的酶法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各个项目.结果:HBsAg感染率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TC、TG单项或两项以上增高,城、乡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安地区城、乡中学中、高级教师HBsAg阳性率明显增高,GGT、TC、TG中两项以上增高者患有脂肪肝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按是否合并有NAFLD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分别观察两组BNP、BMI、血脂等水平.结果 ⑴BNP、BMI、LDL-C、TC、TG脂肪肝组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或P<0.05),HDL-C脂肪肝组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⑵血BNP与BMI、TG、LDL-C呈正相关(r=0.254~0.333,P<0.01或P<0.05),与TC、HDL-C无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NAFLD患者中血浆BNP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脂肪肝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检测2800名体检人群血清中的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并结合血压测定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检出脂肪肝420例(15.00%,420/28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1.07,P<0.01);其中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减低脂肪肝与四高症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738例B超检出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 显示脂肪肝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谷氨酸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升高合并总胆固醇(TC)升高是脂肪肝患者主要的血脂特点;肝功能指标表明脂肪肝患者确实存在肝细胞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饬.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对不同性别实验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对不同性别实验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不同随机分为4组,雌性对照组、雄性对照组,每组8只.雌性脂肪肝组、雄性脂肪肝组.以复合因子的造模方法饲喂3 w后,形成脂肪肝,测定血清及肝组织脂质、血浆内皮素(ET)、AL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空腹血糖(FBS)、胰岛素(FINS)的含量变化,计算肝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做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雌性脂肪肝组、雄性脂肪肝组大鼠肝脏均有重度脂肪变,肝指数、肝组织匀浆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血清TG与TC、 ET、TNF、FB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ALT均较两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雌性大鼠肝组织匀浆TG、ALT、FINS与HOMA-IR均显著高于雄性组(P<0.05或P<0.01),各组大鼠FBG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性脂肪肝组、雄性脂肪肝组大鼠发生了脂肪性肝炎和胰岛素抵抗,其中以雌性大鼠更加显著.在脂肪肝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肪肝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的郑州市企事业单位1016名干部职工,经B超诊断脂肪肝,并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观察脂肪肝及高脂血症发病率,以及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脂肪肝组患病率68 11%,高脂血症组患病率60 83%,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中老年人及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组患者的血清TC、TG均明显增高,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的肝功能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脂肪肝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血糖,肥胖的关系.方法:2005-08/2006-03门诊健康体检1122名脂肪肝360例和正常肝762例进行TG,总胆固醇(TC),血糖(FPG),身高,体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脂肪肝患病率男性(46.3%)高于女性(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3.6%),各年龄组的患病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TG,总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BMI)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脂肪肝的程度越重,血脂异常率越大(P<0.05),血糖异常率也越大(P<0.05).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肥胖有关. 此外,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腹诊的起源与发展,并从脏象、经络、气血津液三个方面分析了胸腹的生理、病理意义。胁腹与脏象、经络的关系,对诊腹以判断病位尤为重要,而气血津液理论可以说明证候的虚实,鉴别某些病邪性质。认为作为局部诊法的腹诊,能够反映整体功能状況及其病理变化,体现了整体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大鼠正中神经或桡神经干内,标记细胞出现在注射侧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内。正中神经组:出现在脊髓C_4~T_2节段,在前角外侧群中的分布偏向背侧;在脊神经节分布于C_6~T_2节段。桡神经组:出现在脊髓C_4~T_1节段,在前角外侧群中的分布偏向腹侧;在脊神经节分布于C_6~T_1节段。  相似文献   

13.
从临床角度,对胞宫虚寒证和胞宫寒凝证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区别,对二者所属的妇科常见病一一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方药,为临床妇科病的诊治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9例胰腺体尾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治愈28例,死亡1例。致死原因为胰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胰瘘和腹腔感染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胰腺体尾部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腹部B超和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本病。手术是胰体尾部肿瘤最佳的治疗方式。关键是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调节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大鼠。25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d(1次/d)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不再做任何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d)灌胃35d,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55.3mg/kg/d)灌胃35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以及血清HLD-C和LDL-C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糖、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糖、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1)。结论:丝胶可通过提高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改善糖尿病时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作者自行设计软件程序与接口,将修复后的生理记录仪与AppleⅠ型微机进行联机监测,组成一个全自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智能化监测系统。多道生理记录仪将同步的心电、心音、心尖搏动和颈动脉搏动图输入计算机,进行测量及计算分析,最后打印诊断报告。可自动分析诊断24种心功能状态。通过临床110例应用表明其与临床综合观察诊断符合率达98/%,人机采点相关系数为0.90,人机分析相关系数为0.98,能满足临床及科研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血象实验研究月之盈缺与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气血盛衰与月节律变化(即月之盈缺),有明显的同步性。即呈中—高—低的变化规律;而青少年男性,呈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上述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反映了随月之盈缺时问,人体防御外邪能力的变化。说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盛期,阴阳属性明显,易受天时影响,亦是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科学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20.
颅内血块吸除器是一种新的器械。这种器械在吸引器基础上增加一轴心螺旋绞丝(或绞刀),用牙科钻带动可边打碎边吸引颅内块型血肿,一改过去颅内血块型血肿必须开颅摘除的传统方法。而且作者结合运用他们以前创用的有槽手锥锥颅法,不必钻孔,不必切开头皮,锥孔即可完成,十分简便,此法尤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年老体衰不适开颅手术之患者。在体外实验上,明确证明了单纯用吸引器仅能吸住血块但不能将其吸出,而开动绞丝后则极容易且迅速地吸除血块,效果十分明显,我们还建立了兔子颅内血肿实验动物模型(过去尚未见报道)。而且清除动物实验模型的血肿也取得成功。通过实验还确定了绞丝的转速及吸引器负压之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