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学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护理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如整体观、环境、健康、护理基础知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课程。虽然教材在不断修订,课程体系在不断革新,但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材方面仍具有滞后性,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始终无法突破课时和课程内容的限制,而且也未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人文课程的增加并没有真正明显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综合也没有在改善学生适应性上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就护理教学及课程设置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需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护理人才需求和疾病谱变化的实际,同时要体现其实践性的特点。实践取向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导向,设置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专业选修学位课程4大模块课程,达到培养高级临床护理专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教育中人文课程设置情况,提出完善人文课程建议,推动护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请简化,直抒目的。研究目的要明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学院老师和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座谈交流、专家函询设计调研问卷,运用网络传媒进行护生、学院老师和医院护士三方调研。结果 22项人文培训课程中有11项内容培训率小于50%。院校教师及医院护理人员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要性评价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课程设置需求认知方面有5项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医学院校应当普遍开设护理人文课程,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护理人文素养,满足临床护理人文关怀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构,为今后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方向。方法应用Delphi法对24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问卷咨询,对咨询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专家的一般情况、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并比较、分析3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专家组成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权威性(权威系数为0.8376),而且对本研究有较高的积极性;专家的意见协调集中(协调系数均0.5);依据3轮专家咨询的修订意见,拟定了新的"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结论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对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秀珍 《现代护理》2006,12(6):580-581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今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探讨当今护士急需掌握的知识,以便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对课程设置的内容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今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探讨当今护士急需掌握的知识,以便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对课程设置的内容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国内西医院校、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与人文社会交叉边缘学科的繁荣,需切实加强护理人文课程建设。有学者[1,2]提出,护理人文课程可由五大课程模块组成,或从整体护理模式出发,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设置。美国早在60年代,护理教育中就开始引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80年代以后更为加强[3]。多数研究者认为,护理学院的人文课程设置不仅应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应包括健康促进、沟通交流、跨文化理论等课程。重新构建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是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通过采用历史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人文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重新调整与拟定了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本文从课程设置的原则、方案及实施本方案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玉香  唐凤平  刘佳  袁锦波  赵蓉 《全科护理》2016,(35):3682-3684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专家对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评价。[方法]通过个别访谈法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结果]护理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专家注重对护士的核心能力、实践性、人文素养及中医护理特色的培养。[结论]形成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护理专业本科教育中人文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与人文社会交叉边缘学科的繁荣,需切实加强护理人文课程建设。有学者提出,护理人文课程可由五大课程模块组成,或从整体护理模式出发,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设置。美国早在60年代,护理教育中就开始引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80年代以后更为加强。多数研究者认为,护理学院的人文课程设置不仅应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应包括健康促进、沟通交流、跨文化理论等课程。重新构建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是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通过采用历史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人文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重新调整与拟定了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本文从课程设置的原则、方案及实施本方案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玲  华危持 《护理研究》2007,21(9):2332-2332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白2001年开始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但是伴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课程设置建设显得相对滞后^[1],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玲  华危持 《护理研究》2007,21(25):2332-2332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自2001年开始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但是伴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课程设置建设显得相对滞后[1],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董芳辉 《护理研究》2008,22(1):85-86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给医疗卫生行业和护理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随着医疗行业的逐步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进,卫生事业必然在卫生服务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高级护理专业开设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颖  卢莉  杨新月  简雅娟  李晶 《护理研究》2005,19(9):837-838
[目的]探索在高级护理班开设专业英语(ESP)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方法]对两个高级护理班进行开设前后的比较测试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86.0 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护理专科进行ESP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结论]高级护理专业开设专业英语学习,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工作,所以,护士是医院里与病人接触最频繁和密切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护理形体训练、护理美学指导护理实践,对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护理专业人际沟通精品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1].为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本院于2006年启动了首批精品课程建设,意在通过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探索,已经在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突出体现了职业教育特点.现将在课程建设中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Zeng Xiaoying  李如竹  邓红 《护理研究》2008,22(23):2149-2149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预防医患纠纷,提倡加强医患沟通,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医患彼此平等、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人际环境.因此,医患沟通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从护患沟通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曾晓英  李如竹  邓红 《护理研究》2008,22(8):2149-2149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琐防医思纠纷,提倡加强医患沟通,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医患彼此平等、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人际环境。因此,医患沟通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从护患沟通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