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 17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研究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 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腹膜种植转移92例(7.86%)。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肿瘤最大径、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有关。   结论   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是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2-40标记食管鳞癌淋巴管浸润(LVI)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食管鳞癌D2-40蛋白表达并观察淋巴管受肿瘤细胞浸润的情况, 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观察患者总生存期。   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LVI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70%, LVI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21%, LVI阳性组转移率高于阴性组, 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LVI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 LVI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多因素分析显示LVI不能成为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2), 淋巴转移(P=0.031)、临床分期(P=0.019)和肿瘤残留(P=0.026)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D2-40标记的LVI可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影响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结果  314例病例5年生存率为88.0%, 复发率为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时间不良因素(P <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 < 3组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单因素分析示SCCAg、FIGO分期、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宫旁组织浸润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治疗前SCCAg > 3 ng/mL(P < 0.001, OR=4.966)、深肌层浸润(P=0.001, OR=5.503)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  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治疗前SCCAg > 3 ng/mL、深肌层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NFI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年间收治的70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对年龄、性别、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良性31例(44.3%), 恶性39例(55.7%)。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 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68.8%、52.8%。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原发肿瘤性质、手术方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直径(P=0.001)、手术方式(P < 0.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2)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肿瘤直径 > 10 cm、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完全性切除常提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74例术后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对各临床病理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4.9%(11/74)。单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27.6%)明显高于黏膜内癌(6.7%)(P=0.020);未分化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27.6%)明显高于分化型(6.8%)(P=0.042);肿瘤最大径≤2 cm、〉2-4 cm、〉4 cm 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P=0.038)。采用Log istic回归进行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OR=2.688,P=0.047)和浸润深度(OR=4.508,P=0.044)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最大径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这可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斌  张志强  盛黎黎  周晟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7):1281-1284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EpCAM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CD133和Ep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2,P=0.00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133和EpCAM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6,P= 0.007)、组织学分级(P=0.008,P=0.013)、浸润深度(P < 0.001,P=0.008)、淋巴结转移(P=0.002,P=0.024)、FIGO分期(P=0.004,P= 0.010)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D133和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P < 0.010)。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与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检测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并接受胃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的8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早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灶内镜下特征及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9 004例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患者为892例(9.9%),淋巴结转移率为11.2%。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类型、组织学形态、脉管浸润和TNM分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液腺癌(OR=3.265,95%CI:1.258~8.470,P=0.049),发生脉管浸润(OR=12.213,95%CI:4.454~33.489,P<0.001)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黏液腺癌和出现脉管浸润的早期胃癌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建议对出现以上危险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大体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预测及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磊  黄强  刘臣海  王成  邱陆军  胡元国  谢放  邵峰  朱成林 《肿瘤》2012,32(5):376-379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8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肝外胆管癌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28例患者中,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50例(39.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0)和肿瘤浸润深度(P=0.000)与肝外胆管癌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有关,患者的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部位、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术前血清CA19-9水平均与肝外胆管癌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与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相关(P<0.05).结论: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肝外胆管癌神经及脉管浸润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 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 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 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 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 < 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 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 P=0.020)。   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 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 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 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 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iR-222(Homo sapiens miR-22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3, TIM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2与TIMP3的表达水平, 分析miR-222、TIMP3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显示, 在62例胃癌组织中miR-222阳性表达率为86.67%, 与癌旁对照组22.58%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在62例胃癌组织中TIMP3阳性表达率为19.35%, 与癌旁对照组75.8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关性分析表明, miR-222的表达与TIMP3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5);光密度值检测发现, miR-222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增加, 且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miR-22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1);TIMP3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下调, 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TIMP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1)。  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222和TIMP3蛋白低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检测miR-222和TIMP3对预测结肠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胃镜活检及转移淋巴结取样用于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实际状态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并研究原发灶Her-2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按照《胃癌Her-2检测指南》中规定的检测流程对107例胃镜活检标本、手术标本及76例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状态分别进行判读, 将检测  结果  进行比较。  结果  107例标本中胃镜活检标本与胃癌原发灶Her-2状态的一致率为86.9%, 两类标本的Her-2状态具有一致性(Z=6.3813, P < 0.000 1);7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Her-2状态的一致率为81.6%, 二者的Her-2状态具有一致性(Z=3.0274, P=0.002 5);胃癌Her-2状态与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 < 0.05)。  结论  胃镜活检标本及淋巴结转移灶与胃癌原发灶的Her-2状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前两者能够较好的预测胃癌原发灶的Her-2状态; 需要制定一个专门针对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评分标准以完善胃癌的Her-2诊断系统; 胃癌Her-2状态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胸部多层CT扫描(MSCT)对T1和T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T1和T2期NSCLC患者32例,依据病理结果分析术前MSCT对纵隔淋巴结的判断。   结果   以淋巴结短径≥10 mm MSCT评价纵隔淋巴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92.4%;淋巴结大小、原发肿瘤位置及脏胸膜侵犯对纵隔淋巴转移的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淋巴结大小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纵膈淋巴结转移的依据,原发于右肺的肿瘤及肿瘤伴有脏层胸膜侵犯具有较高的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1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SCCAg水平、FIGO分期、病理分型、肌层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年龄、手术切缘与淋巴结转移不具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CCAg水平、脉管侵犯、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5个因素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SCCAg〉4ng/ml、宫颈浸润深度≥肌层1/2、脉管侵犯、FIGO分期较晚及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三阴性乳腺癌、35例癌旁乳腺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 建立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8%, 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4.3%,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0, 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 Livin蛋白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优于Liv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 仅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Livin均被剔除。   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关性, 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从而对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患者, 行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早期低分化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按照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通过多因素分析, 肿瘤大小≥2cn, 黏膜下癌和淋巴管癌栓阳性对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危险因素的患者, 淋巴结转移率为0;三个危险因素都具有者, 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2.9%。  结论  肿瘤大小≥2 cm, 黏膜下癌和淋巴管癌栓阳性是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患者, 行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 这三项危险因素是判断是否进行附加手术的简单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