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已广泛开展,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一些常见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多有报道,并发症常因小问题而导致严重事件而备受关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flexes,VVRS)已被人们重视,但拔出鞘管后的迟发性VVRS往往被人们忽视。VVRS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冠心病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但介入诊疗术中、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是一种少见但又极其危险的急症,严重时危及生命。为减少迷走神经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1].股动脉穿刺并置入鞘管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就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2],发生率3%~5%[3],现就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发生VVRs的59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预防及护理VVRs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1].股动脉穿刺并置入鞘管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就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2],发生率3%~5%[3],现就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发生VVRs的59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预防及护理VVRs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医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支架置入术后的过度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少见的但却是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术92例,出现迷走反射8例,经及时有效的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目前国内外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技术。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引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极危险的并发症,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非常重要。2009年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共305例,在术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术后提高警惕,加强护理,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仅为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资料326例,对其中发生的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8例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发生在血管穿刺时2例,拔除鞘管时2例,拔除鞘管后4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时应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旦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应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本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心脏介入诊疗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适应疾病种类多、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介入治疗中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常见且十分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现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心脏介入手术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护理经验作一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3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为股动脉穿刺者,其中拔鞘管前7例,拔鞘管后23例。经及时处理,患者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均得以恢复正常。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拔除鞘管前后应做好充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可有效预防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鸡西市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有6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其主要因素是血容量不足、疼痛和精神紧张。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治疗时要严密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发生率,从而使心脏介入治疗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勤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55-2056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临床对支架置入术常见的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VVR)因容易判断与护理,且多数不留后遗症,故常被忽视.2008年1~12月,我院共行支架置入术55例,发生VVR 5例.通过分析发现,VVR发生重在预防,术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术时提高警惕,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VVR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20-321
目的 探讨PCI 术后并发迷走反射的护理.方法 回顾我院2009 年9 月至2011 年12 月45 例PCI 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吸氧、语言安慰、阿托品、多巴胺等积极处理症状消失,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该病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加强心理护理、维持循环血量,正确处理拔出动脉鞘管等可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发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论在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需要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只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需要层次论的应用使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进行得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VVRS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VVRS 3例(4.6%),术后发生VVRS 8例(12.3%),术后延迟发生VVRS 4例(6.2%).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15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无死亡.结论 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VVRS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共性之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找出可以预防以及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方法,给患者提供更好的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18.
心脏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在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少见却极危险的并发症.我们就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单因素或多因素作用下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牵拉、血容量不足、尿潴留等密切相关。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可防止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术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VVRS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VVRS3例(4.6%),术后发生VVRS8例(12.3%),术后延迟发生VVRS4例(6.2%)。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15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无死亡。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VVRS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