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作用,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15所学校共计调查学龄儿童(6~9岁)6288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半岁至一岁以前添加辅食(OR=2.84)、6个月以后添加肉食(OR=0.82)、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OR=1.83)、每餐用餐时间长(OR=0.63)和户外活动时间多(OR=0.77)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喂养行为及生活方式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系。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把喂养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该次调查6~10岁儿童1876名,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2.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6个月~1岁喂养方式、肉食添加时间、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每餐用餐时间短和户外活动时间少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筛查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321名)与体重正常儿童(321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配对调查研究,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儿童0.5~1岁以前添加辅食、6个月以后添加肉食、每餐主食量大、常吃油炸食品、不吃早餐、进食速度较快、有暴饮暴食习惯、经常不喝牛奶等饮食因素的百分率,及每餐用餐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等生活方式,肥胖儿童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15所小学所有6~9岁儿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的一般情况、出生时情况、母亲孕产期情况、早期喂养情况、目前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六个方面。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5所小学6 288名6~9岁儿童,检出单纯性肥胖226例,肥胖的检出率为3.59%。对209对病例对照的对象进行配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父亲体质指数(OR=1.735,P<0.01)、母亲体质指数(OR=1.614,P<0.01)、母亲孕期体重增长(OR=2.307,P<0.01)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家庭遗传、孕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18所幼儿园共432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评价。将其中检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按1∶2配对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单纯性肥胖组与对照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及饮食行为习惯等资料,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4. 0 kg(OR=2. 253,95%CI:1. 249~4. 063,P=0. 007)、儿童食欲旺盛(OR=4. 251,95%CI:2. 889~6. 253,P 0. 001)和儿童进食速度快(OR=4. 638,95%CI:2. 869~7. 495,P 0. 00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和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幼儿园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3~6岁158例单纯肥胖儿童及158例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欲好(OR=0.18,P0.01)、进食速度快(OR=0.27,P0.01)、家长观点不正确(OR=2.22,P0.05)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预防需在保持儿童正常的食欲、合理的进食速度、培养家长正确的养育观点方面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7岁以下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 084例7岁以下儿童进行家庭情况、围产期、饮食因素及生活方式等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高出生体重(OR=1.826)、食欲好(OR=41.602)、进食速度快(OR=10.998)、父亲肥胖(OR=3.315)或每日看电视时间过长(OR=1.423)、家庭在青岛居住时间长(OR=1.610)6个暴露因素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OR=0.532)和父母看护为主(OR=0.434)为2个保护性因素.结论 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的影响因素以饮食及生活方式偏差为主.家庭、社会应合力营造富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环境,尽快探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儿童肥胖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市怀柔区3~6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96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父母平均体重肥胖组高于正常组(P<0.001)。父亲高体重(OR=1.082)、生后6个月采用人工喂养(OR=5.986)、每餐以肉为主(OR=7.979)、强迫儿童进食某种食物(如高能量食物)(OR=4.801)、家长对儿童体重过高预期(OR=6.191)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家长控制儿童体重的行为(OR=0.059)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从控制父母体重、鼓励母乳喂养、平衡膳食等方面早期干预,将有益于早期预防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出1272名3岁以下儿童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3%,6~12月龄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民族、看护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去2周内腹泻、母亲贫血、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种类(配方奶粉、普通牛奶、铁米粉、动物肉类、水产品)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低下(OR=1.581,95%CI:0.967~2.586)、过去2周内腹泻(OR=2.143,95%CI:1.453~3.160)和母亲贫血(OR=2.211,95%CI:1.611~3.036)均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6个月龄内混合喂养(OR=2.184,95%CI:1.561~3.055)和人工喂养方式(OR=5.282,95%CI:2.507~11.131)相对于母乳喂养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21,95%CI:0.524~0.991)和添加铁米粉(OR=0.599,95%CI:0.496~1.055)是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将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探讨生命早期喂养对其发育轨迹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 19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早期喂养因素与儿童BMI-z发育轨迹的关联。结果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存在3种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组:适宜发育轨迹(65.8%)、较快发育轨迹(14.5%)和较慢发育轨迹(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7~8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9, 95%CI:1.11~2.25);辅食添加起始时间≥9月龄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OR=1.67, 95%CI:1.06~2.64)和较慢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3, 95%CI:1.03~2.26)。6月龄内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0~5岁BMI-z发育轨迹关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可分为适宜、较快和较慢...  相似文献   

11.
学龄期儿童6 098名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咸宁市咸安区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咸安城区8所小学7~12岁儿童6 098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为7.46%,男童检出率(9.28%)高于女童(5.6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9.76,P<0.01).不同年龄组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1.2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书写作业时间长(0R=9.653)、不喜欢体育活动(OR=7.635)、喜欢吃油腻食物(OR=4.423)、进食速度快(OR=4.462)及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3.085)为儿童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父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OR=0.561)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率较高,家庭、学校、社会应采取合适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23名儿童早期喂养状况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玲  朱惠莲 《中国校医》2011,25(2):101-102
目的了解深圳光明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与早期喂养的关系,并探讨婴幼儿期母亲喂养行为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光明新区5所小学5~10岁儿童1 323名进行身体测量和早期喂养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7.0%。男童检出率(8.2%)高于女童(5.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时间、母亲文化程度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而过高(低)出生体重、母(父)亲BMI值过大是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深圳光明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率较高,应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与提高母乳喂养率,从而预防和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肥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吃油炸食物(OR=1.804)、吃零食(OR=0.095)、偏食(OR=1.797)、食量大(OR=9.130)、父母对孩子肥胖的认知(OR=11.050)等5个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与单纯性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大连市内5所社区本市户籍的2 413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对经体格测量筛查出的所有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按照1∶1配对正常儿童进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检出单纯性肥胖儿童100名,检出率为4.14%,其中男、女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4.60%、3.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肥胖症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4 000g(OR=1.142)、肥胖家族史(OR=4.610)、主食摄入量大(OR=1.279)、进食速度快(OR=2.028)、夜眠时间不足10h(OR=5.709)5个因素是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有效降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深圳南山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深圳南山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为制定儿童肥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 1∶ 1配对的方法对 1 32例 0~ 6岁肥胖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并检测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结果 :经条件 L 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父母肥胖 (OR=7.976 )、儿童高出身体重 (OR=4 .76 9)、入托儿在家加早餐 (OR=0 .5 86 )、食欲好 (OR=2 .378)、进食速度快 (OR=2 .335 )、看电视进食 (OR=1 .0 99)、每日主食量多 (OR=1 .4 5 3)、晚餐量多 (OR=2 .0 6 7)等8个因素为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结论 :除遗传因素外 ,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期增重与5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至2011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6746例婴儿进行随访登记,统计相关数据,从中筛选出单纯性肥胖的567例儿童设为肥胖组,并按年龄、性别匹配原则1:1配对者设为对照组,进行父母文化程度、婴儿出生体重、喂养等方面的单因素分析,并进行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显著相关的变量为婴儿出生时的体重(OR=1.94,95%CI=1.56,2.32)、婴儿期前6个月平均增重量(OR=2.17,95%CI=2.11,2.36)及婴儿期后6个月的平均增重量(OR=1.90,95%CI=1.61,2.19),均P〈0.05。结论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婴儿期前6个月及添加辅食后6个月的平均增重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家长体重认知情况,分析儿童家长体重认识偏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扬州市共562名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营养知识、肥胖态度及喂养方式等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体重的认知与儿童实际BMI等级的一致性极低(Kappa=0.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得分达标(OR=0.361)和鼓励多样化型喂养方式明显(OR=0.449)是儿童家长体重认知偏差的保护因素,肥胖态度消极(OR=2.493)和促进型喂养方式明显(OR=2.853)是家长体重认知偏差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的体重认知存在明显偏差,家长的营养知识、肥胖态度以及喂养方式影响其儿童体重认知,是开展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保健工作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和母乳喂养时间对3岁儿童乳牙龋的影响,以寻求母乳喂养对乳牙龋患病的关键点,尽早给予父母合理的喂养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588名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由其监护人完成调查问卷。结果母乳喂养时间小于6个月、6~12个月和大于12个月三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0.4%、48.2%和54.4%。随着母乳喂养时间增长,乳牙患龋率显著增高(P趋势=0.017);在混合喂养方式下,母乳喂养时间6~12个月和大于12个月的儿童乳牙患龋率均显著高于喂养时间小于6个月的儿童(49.7%,54.3%和36.1%;P=0.026和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后,母乳喂养时间6~12个月和大于12个月的儿童,患龋风险分别是喂养时间小于6个月的1.770倍(OR=1.770,95%CI:1.046~2.995)和2.549倍(OR=2.549,95%CI:1.420~4.579),选择母乳喂养方式的儿童比人工喂养的儿童患龋风险减少近60%(OR=0.406,95%CI:0.167~0.990)。结论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儿童患龋的风险,且纯母乳喂养时间在6个月内为佳,尽早给予家长专业喂养指导,同时做好儿童牙齿护理和培养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综合控制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6个市县24所学校8 794名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性格等进行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学生超重或肥胖产生正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超重或肥胖(OR=1.64)、母亲超重或肥胖(OR=1.73);饮食方式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OR=0.88)、放学后静坐时间短(OR=0.87)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展学生的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增强肥胖儿童青少年改善和保护自己健康的能力和信心是进一步遏制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4 464名徐州市3~5岁学龄前托幼儿童开展调查,男童2 236人,女童2 228人。3、4、5岁儿童分别占35.1%、32.0%、32.9%,城区托幼机构儿童占78.4%。有29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率为6.5%。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1.881)、出生体重≥4.0 kg(OR=2.349)、年龄越大(OR=1.523)、偏爱高热量食物(OR=2.968)、很少吃蔬菜水果(OR=2.430)、偏爱零食(OR=2.678)、不易接受新食物(OR=1.499)的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儿童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行为、年龄、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情况等因素相关,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行为问题,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