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瘦素刺激体外培养人HSC-LX2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瘦素(leptin)刺激24h,各药物与细胞共孵育24h后,采用荧光PCR检测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leptin组比较,白花丹醌各剂量组作用24h后,HSC-LX2细胞中TGF-β1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各剂量组对HSC-LX2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花丹醌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是从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表达,从而抑制HSCECM的合成,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大鼠原代分离肝星状细胞(HSC)活性氧(ROS)水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2/3、p-Smad2/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原代大鼠HSC,接种活化期HSC,进行α-SMA免疫荧光鉴定,分为空白组、TGF-β1组、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DPI)、白花丹醌低、中、高剂量(2、4、8μmol·L~(-1))组。MTT检测白花丹醌对HSC增殖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白花丹醌对HSC形态学的影响;荧光探针法测定HSC内RO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C中Smad2/3、p-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结果经α-SMA免疫组织荧光鉴定,阳性率达91%,表明获得高纯度的大鼠原代HSC。MTT测定白花丹醌最佳给药浓度为2、4、8μmol·L~(-1);DPI组和白花丹醌各浓度组可不同程度下调HSC内ROS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DPI和白花丹醌给药组Smad2/3、p-Smad2/3的蛋白表达降低,Smad7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白花丹醌可能是通过下调ROS水平,进而降低Smad2/3和p-Smad2/3的表达,从而发挥抗HSC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9):2620-2624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瘦素诱导的LX2人肝星状细胞(HSC-LX2)活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LX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瘦素刺激组和卡维地洛低、中、高浓度组(5、10、20μmol/L),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0.1 g/L的瘦素及相应浓度的卡维地洛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瘦素及瘦素受体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瘦素刺激组细胞的OD值增加、凋亡率降低、G_0/G_1期细胞减少(P<0.05);α-SMA、TIMP-1、瘦素、瘦素受体m RNA表达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与瘦素刺激组比较,卡维地洛各浓度组细胞的OD值减小、凋亡率升高、细胞主要阻滞在G_0/G_1期(P<0.05);α-SMA、TIMP-1、瘦素、瘦素受体m RNA表达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减弱(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够抑制瘦素诱导的HSC-LX2细胞的活化增殖,促进HSC-LX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瘦素、瘦素受体基因表达并阻断瘦素诱导的细胞内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宁方含药血清对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与TGF-β1组SD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SD大鼠给予肝宁方灌胃给药(7mL·kg^-1·d^-1),连续灌胃10d后取血离心,制备干燥血清粉末备用。将HSC-LX2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根据分组加入相应的20%大鼠血清对HSC-LX2进行培养造模。CCK8检测各组HSC-LX2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LX2细胞的周期和细胞凋亡;q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α-SMA、Samd2、Samd3、Samd4、Samd7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HSC-LX2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HSC-LX2周期停滞在G0/G1期并能促进细胞凋亡;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α-SMA、Samd2、Samd3、Sam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Samd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肝宁方具有抑制HSC-LX2增殖、促进HSC-LX2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调控TGF-β1/Samd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不同浓度的白花丹醌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花丹醌干预组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显示,随白花丹醌用药浓度的递增,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尤其以4、8μmol·L~(-1)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白花丹醌作用HepG2细胞48 h,4、8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随着白花丹醌浓度增加,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白花丹醌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HepG2细胞凋亡,同时具有抑制HepG2细胞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NA干扰介导甲基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基因沉默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MeCP2的碱基序列设计并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到HSC-T6细胞内,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转染效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变化;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α-SMA、MeCP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α-SMA、Me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将MeCP2-siRNA转染进HSC-T6细胞内,MeCP2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α-SMAmRNA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靶向封闭MeCP2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靶向封闭MeCP2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活化增殖,MeCP2可能是潜在的肝纤维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保肝宁对外源性瘦素(leptin)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保肝宁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7天,制备含药血清,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ium,MTT)检测保肝宁对leptin刺激HSC-LX2增殖的影响;应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检测的P-JA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保肝宁组作用HSC-LX2 6小时后,P-JAK2蛋白的表达水平开始降低,P-JAK2处于最低水平。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组较秋水仙碱组更能降低P-JAK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中药复方保肝宁有阻断leptin诱导HSCs-LX2增殖的作用,而抑制P-JAK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主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血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和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肝纤维化组、正常血糖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通过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糖尿病,后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肝组织HE染色检测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SMA、CTGT蛋白表达.结果 高血糖肝纤维化组α-SMA(灰度值142.5±3.67)和CTGF(灰度值144.2±5.01)表达水平较正常血糖肝纤维化组(α-SMA灰度值158.9±2.18,CTGF灰度值157.7±6.80)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血糖可通过诱导肝脏α-SMA、CTGF表达,加重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与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HSC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原代HSC并体外培养;以MTT实验检测PDGF对HSC增殖的作用;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PDGF对PDGF-βR与CTGF、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以及调控ECM降解平衡的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PDGF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HSC的增殖。PDGF可以促进其受体PDGF-βR和CTGF的蛋白与mRNA表达。PDGF还可明显上调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表达。此外,PDGF影响ECM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的表达上调,而MMP-2的表达下调。结论 PDGF/PDGF-βR信号转导途径可明显促进HSC活化与ECM生成,抑制ECM降解。所得结果可以为药物阻滞PDGF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鬼箭羽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CCl_4组、鬼箭羽醇提物早期治疗组(EAE)和后期治疗组(EAL),治疗组再分别分为低、中、高剂量组(EAE-L/M/H,EAL-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EAE和EAL分别于前15 d和后15 d灌胃不同剂量EA。处死后,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与胶原纤维变化,ELISA检测血清(ALT)、(AST)、(TNF-α)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EA各组的肝指数、ALT、AST、TNF-α及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EAE和EAL各组肝组织形态与胶原纤维变化也明显呈剂量依赖性优于模型组;且EAE组在HE染色、Masson染色及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方面,效果明显优于EAL组(P<0.05)。结论 EA呈剂量依赖性阻止CCl_4所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且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生成,进而影响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8,(3):330-335
目的探索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_4模型组、丹酚酸A低剂量给药组和丹酚酸A高剂量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每周2次给予50%CCl_4/花生油溶液(1 m 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丹酚酸A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同时每日1次给予腹腔注射丹酚酸A(分别为5 mg·kg-1与15 mg·kg-1)。6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和Ⅲ型前胶原肽);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炎症因子以及肝星状细胞激活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与CCl_4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5)。与此同时,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提高肝细胞浆中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并降低细胞核NF-κB蛋白的表达,且能够抑制炎症因子与肝星状细胞激活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丹酚酸A可通过调节NF-κB/IκBα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SIC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对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的病理影响及高糖环境下PDGF-BB刺激的HSC-T6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糖尿病组、单纯肝纤维化组及糖尿病并发肝纤维化双模型组肝组织损伤程度及ASIC1a的表达变化;体外实验,利用ASIC1a阻断剂阿米洛利(amiloride)预处理HSC-T6细胞,然后加入高糖处理HSC-T6细胞24 h,再添加重组小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刺激24 h,观察HSC-T6的活化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SIC1a、α-SMA和Collagen 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和STZ加CCl4联合诱导的糖尿病肝纤维化双模型大鼠肝组织较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其中双模型大鼠的损伤最为严重,且3组大鼠肝组织较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ASIC1a表达明显升高,双模型大鼠肝组织中ASIC1a升高最为明显;阿米洛利预处理HSC-T6,明显降低了高糖环境下ASIC1a的表达,并抑制了高糖环境下PDGF-BB诱导的HSC-T6中α-SMA、Collagen I的表达。结论高糖环境加剧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PDGF-BB诱导的HSC活化,其可能与高糖环境下ASIC1a的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9,(23):3210-3215
目的:考察原阿片碱对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25、50、100、200、400、500μmol/L原阿片碱作用24 h对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另取HSC-LX2细胞分为对照组(含5%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和原阿片碱低、中、高浓度组(100、200、400μmol/L),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25、50、100、200、400、500μmol/L原阿片碱对HSC-LX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6.9%、18.7%、34.2%、48.9%、53.9%。与对照组比较,原阿片碱低、中、高浓度组细胞中CollagenⅠ、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原阿片碱中、高浓度组细胞的凋亡率和MMP-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α-SMA、CollagenⅢmRNA相对表达量和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原阿片碱可抑制HSC-LX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降低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TIMP-1表达,升高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抑制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酸镁低剂量组(4 mg/kg)、中剂量组(16 mg/kg)和高剂量组(32mg/kg),水飞蓟宾组(16 mg/kg),其中模型组为运用CCl4.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Vimentin、Collagen Ⅰ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肝脏炎症坏死区及纤维间隔明显增多;异甘草酸镁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纤维化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检测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模型组肝细胞Virnentin、Collagen Ⅰ和α-SMA的表达量明显增强;异甘草酸镁能抑制小鼠肝组织中Vimentin、Collagen Ⅰ和α-SMA的蛋白表达,且具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CCl4所致小鼠肝纤维化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eta-谷甾醇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CCL 4组、Beta-谷甾醇低中高剂量组(BS-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 4制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于前15 d灌胃不同剂量Beta-谷甾醇。处死后,观察大体形态,测量肝指数,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和胶原纤维,Elisa测血清(ALT)、(AST)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TNF-α-NF-κB和TβR1-Smad2/3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BS各组显著性地抑制了CCL 4引起的肝指数、ALT、AST、α-SMA、collagenⅠ的增高,该作用呈量效依赖性(P<0.05或P<0.01),BS各组肝形态、炎症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变化也呈剂量依赖性优于模型组,同时,BS-M降低了信号通路中TβR1、Smad2/3、TNF-α和p-NF-κB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Beta-谷甾醇呈剂量依赖抑制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NF-κB和TβR1-Smad2/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吉仲  万谦  刘圆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12):1729-1732
目的探索白花丹醌对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分别与白花丹醌共培养,通过显微图像、MTT法检测了白花丹醌对上述两种肝癌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Bax/Bcl-2,Cyclin D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微照像和MTT法测定都表明白花丹醌能明显地抑制两种肝癌细胞的增殖;Qpcr检测表明,对HepG2和SMMC-7721,白花丹醌能明显上调Bax/Bcl-2mRNA比值(P=0.0017和P=0.00104),同时明显下调Cy-clin D1 mRNA水平(P=0.0287和P=0.0165)。结论白花丹醌能抑制HepG2、SMMC-7721的增殖,其机制与Bax/Bcl-2比值上升和Cyclin D1转录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的人源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人源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的作用;LDH比色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LX-2的细胞毒性;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中α-SMA、Co1-Ⅰ、MMP-2及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排钱草生物碱各剂量组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差异无显著性。LX-2细胞中的α-SMA、Co1-Ⅰ、及TIMP-1 mRNA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下降,MMP-2 mRNA表达上升。结论 排钱草生物碱可能通过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醛不同时间间隔干预肝星状细胞(HSC),建立体外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HSC增殖,确定造模浓度及时间;RT-PCR法检测HSC活化指标α-SMA mRNA表达情况;125I-cA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正常组与模型组HSC内cAMP含量;RT-PCR法测定PKA,CREB mRNA表达情况。结果采用浓度为200μmol.L-1乙醛刺激HSC 48 h可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模型组α-SMA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模型组cAM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KA,CREB mRNA表达也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结论乙醛可刺激HSC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SC 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肝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学配伍意义.方法 水蒸醇提法制备益肝康及其拆方-丹参小复方(丹参、黄芪、归尾)纯化浸膏.温育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3H-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3H-脯氨酸(3H-Pm)掺入法检测HSC胶原合成.结果 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对HSC的3H-TdR掺入、α-SMA表达及3H-Pro掺入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3H-TdR掺入抑制作用全方与拆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α-SMA表达及3H-Pro掺入的抑制作用全方优于拆方.结论 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及胶原合成,全方作用优于拆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雌二醇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培养大鼠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加药后72小时,噻唑蓝(MTT)法检测雌二醇对HSC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其对HSC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其对HSC的α-SMA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发现雌二醇抑制HSC的增殖;RT-PCR分析雌二醇干预组HSC TGF-β1mRNA、CTGF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雌二醇干预组HSC 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且都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雌二醇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因为:①可以抑制HSC的增殖、活化;②抑制了致纤维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下游信号CTG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