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源于头颈部以外的腮腺转移癌。据文献报道发生率是 0 .16 %~ 3.2 % ,肺、乳腺和胃肠系统是常见的原发部位。肾癌转移到腮腺罕见 ,下面报告 1例双侧腮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  作者单位 :15 40 0 2佳木斯中心医院口腔科 (薛洪驰、于金华 )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高岩、黄敏娴 )患者 ,男 ,6 7岁。 8年前因左肾癌行左肾切除术 ,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3年前因右腮腺肿块在我院行右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腺泡细胞癌”。术后复查局部未见复发 ,一年前发现左腮腺肿块 ,近半年来增长加快 ,有疼痛感。入院查体 ,全身状况较好 ,…  相似文献   

2.
作者近 2年收治涎腺结核 5例 ,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 :0 5 0 0 0 0河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  一、临床资料 :5例中腮腺结核 3例 ,颌下腺结核 2例 ;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14~ 2 4岁 ,平均 17.6岁 ,病程 1个月~ 12个月 ,无结核病史或其它系统结核 ,见附表。附表  5例涎腺结核临床资料临床诊断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左腮腺混合瘤缓慢长大肿块 ,无痛 ,有消长史 ,无发热、盗汗左腮腺结核左腮腺区淋巴结核右腮腺混合瘤缓慢长大肿块 ,无痛 ,无明显消长史 ,无发热、盗汗 右腮腺结核左腮腺区肿物缓慢长大肿块 ,无痛 ,近期生长加快 ,无发热、盗汗…  相似文献   

3.
口内癌根据原发部位不同,可向各组颈淋巴结转移。但向腮腺淋巴结转移者不多见。腮腺淋巴结引流的解剖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发生于唇、口腔、副鼻窦、口咽部、鼻咽部和喉部的癌可转移到腮腺。绝大多数腮腺转移来自具有深浸润性的黑色素瘤或同侧眼睑、额、颞、颧部和耳廓前的大的鳞状细胞癌。偶见远处原发肿瘤经淋巴或血流转移到腮腺,已报道的有肺癌、乳腺癌、肾癌和直肠结肠癌,并认为以肾癌、肺癌和乳腺癌最常见。本文报道2例口腔鳞癌累及腮腺淋巴结的情况。例1 患者女,55岁。舌右侧缘-2cm溃疡,右侧颈深上触及一肿大的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中等  相似文献   

4.
涎腺肿瘤3461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涎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195 5~ 2 0 0 2年间收治的 3 461例涎腺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恶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是 41.3 8岁和 45 .2 0岁 ,良恶性的男女之比分别是 0 .99∶1和 1.3 4∶1。腮腺、腭部的小涎腺和颌下腺分别列为涎腺肿瘤原发部位前3位 ;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癌分别列为良、恶性肿瘤前三位。结论 :涎腺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男性患者的构成比恶性肿瘤高于良性 ;女性患者构成比有增加趋势 ;腮腺和腭部分别是大、小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 ;多形性腺瘤和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猫抓病是通过猫的抓咬或与猫密切接触所引起的以局部皮损和无痛性区域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 ,发生于颌面部的猫抓病 ,表现为颌下、颈部及腮腺区淋巴结肿大 ,临床较为少见 ,易误诊为淋巴结核及涎腺肿瘤。本文对 1995~1999年我科收治的 5例颌面部猫抓病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单位 :2 14 40 0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4~ 4 5岁。均有猫抓史或猫接触史 ,原发病损表现为左颊部皮肤红色丘疹 1例 ,颌下淋巴结肿大 3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1例 ,腮腺区淋巴结肿大 1例 ,合并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结果:21例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中9例(43%)淋巴结疾病,包括淋巴瘤、转移癌和结核病,5例(24%)肉芽肿性病变,4例(19%)神经源性肿瘤,2例(10%)血管瘤。多数患者行腮腺浅叶或部分腮腺加肿物切除术,癌转移到腺体实质的患者需大块切除。结论: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较少,且多数为淋巴结疾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治疗首选部分腮腺或腮腺浅叶加肿物切除。  相似文献   

7.
腮腺导管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导管癌是一类少见的高度恶性涎腺癌瘤,由混合瘤恶变为导管癌的病例国内未见报道。我科最近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2岁。1998年3月16日因右腮腺肿瘤收入院。患者40年前发现右侧腮腺有一蚕豆大小肿物,无不适,未治疗。40年来肿物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8.
腮腺肿瘤301例发病情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根据WHO 1991年修订的涎腺肿瘤组织病理学新分类标准分析腮腺肿瘤的临床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收治的 301例腮腺肿瘤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01例腮腺肿瘤中以上皮性肿瘤为主 ,占89 .7% ,良性肿瘤占绝大多数。其中腺瘤发病居首位 ,其次是腮腺癌。腺瘤中以多形性腺瘤占绝大多数 ,腮腺癌中以黏液表皮样癌最多见 ,其次是腺样囊性癌 ,腺泡细胞癌及恶性混合瘤。结论 涎腺肿瘤分类新标准对于临床及病理医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腮腺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不易与涎腺其他肿瘤相鉴别。由于其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往往无一定规律,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收集我院75~86年发生于大小涎腺的腺泡细胞癌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5岁,病期2月~5年;发病部位:腮腺5例,颌下腺2例,腭部小涎腺2例,颊部小涎  相似文献   

10.
肌上皮癌又称恶性肌上皮瘤,肌上皮瘤属少见肿瘤,约占所有涎腺的1%,而肌上皮癌则属罕见肿癌。发病部位以腮腺为最常见,以往文献报告的病例几乎均位于腮腺,王洁等报告的12例中,腮腺7例,腭部3例,颌下腺2例。我科收治的一例舌肌上皮癌,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7岁,汉族,因舌尖右?..  相似文献   

11.
原发于大涎腺的肉瘤很罕见,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0.3%到1.5%。本文介绍了11例原发于腮腺的肉瘤其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男性8人,女性3人,年龄7~75岁,平均42岁。11例肉瘤包括: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和骨肉瘤各2例。所有患者均主诉腮腺区无痛性增大的包块,发现2周至10个月不等,3例出现面瘫,就诊时均未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治疗根据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决定首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EphA2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30例多形性腺瘤、3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30例腺样囊性癌(ACC)中EphA2的表达。分析EphA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TNM分期以及复发、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及几种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腺管上皮,而腺泡细胞几乎不表达。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涎腺癌(包括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2组)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phA2的表达与涎腺癌瘤体大小、TNM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影响涎腺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关妹  陈关福 《口腔医学》1999,19(4):206-208
粘液表皮样癌是涎腺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将我们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粘液表皮样癌的6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性别60例中男24例40%女36例60%男∶女为1∶1.5年龄最小4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36.5岁其中20~50岁占71%2 原发部位 腮腺22例腭部21例其...  相似文献   

14.
癌胚抗原(CEA)最早从大肠癌中分离出来并作为标志物用于大肠癌的诊断。随后人们又发现CEA存在于多种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甚至正常的上皮组织中.有报道至少有50%的涎腺良、恶性肿瘤表现CEA阳性,而在延腺恶性肿瘤中,CEA往往更常见和染色更深。本文通过研究以确定CEA在人涎腺良、恶性肿瘤中是否存在差别。材料和方法23例涎腺肿瘤标本,其中7例来自上唇,5例来自硬腭,6例原发于颊部,2例原发于口底,2例来自下唇,1例发生于腮腺。肿瘤分类为15例多形性腺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管性囊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腺泡细胞癌以及管内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各1例。有5例正常对照,其中3例为正常的粘液腺,  相似文献   

15.
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 ,左右各一 ,基面部最表浅的浆液腺。涎瘘多发于腮腺及其导管 ,是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变 ,临床上接诊的主要是腮腺外涎瘘 ,即瘘管通向面部 ,涎液持续流向皮肤表面。这不仅给患者生理功能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还给患者精神上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分析了 112例腮腺涎瘘的病因学特点和临床治疗要点 ,并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我科 1988~ 2 0 0 1年间诊治的病历资料有完整的腮腺涎瘘 112例。男性 10 3例 ,女性 9例。1.2 方法 按患者的发病年龄 ,瘘的发生部位和类型 ,发病原…  相似文献   

16.
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e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SAC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 1 983年至今病理诊断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标本 2 0例 ,男性 9例 ,女性 1 1例 ;另选 8例正常涎腺 (颌下腺、腮腺 )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用显色指数和灰度值两个指标表示TIP3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IP30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中高表达 ,显色指数为强阳性 ;在2 0例肿瘤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 ,TIP30蛋白呈低表达 ,80 % (1 6 / 2 0 )为阴性 ;1 6例显色指数 <5 % ,4例为弱阳性。TIP30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 1 86 4 5 ,在正常涎腺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 1 2 3 2 5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SACC组织中表达量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显著性降低 ,由此可推论TIP30基因在SACC中表达是缺失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 (L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 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LN和VEGF的表达。结果 :LN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与临床分期、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 ;VEGF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 ,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LN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涎腺疾病     
腮腺肿瘤手术中冰冻活检的意义;腮腺多形性腺瘤113例临床分析;抑癌基因PTEN、p27及Ki-67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的建立;内镜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应用;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的CT及声像图特点;微血管密度和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舌尖腹部的粘液囊肿 ,通常局部手术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灼除 ,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反复发作。本文根据该区舌前腺的解剖特点 ,自 1 990年至1 997年 ,收集囊肿复发病人 58例 ,采用舌前腺摘除术治疗 2 8例 ,对照组 30例仍采用局部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灼除。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8例舌前腺摘除组 ,男 1 6例 ,女 1 2例 ,年龄 8~ 58岁。原发部位 ,左 1 1例 ,右 1 7例。复发部位 ,同侧 2 2例 ,对侧 3例 ,双侧 3例。复发次数 ,第 2次 1 3例 ,第 3次 9例 ;3次以上 6例。复发与前发间隔时间 ,2天~ 2月。原治疗方法为局部切除或…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38例SACC组织和8例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标本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68.4%,而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但survivin表达阳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SACC的预后有关,其高表达提示SACC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