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伯未《妇科学讲义》为民国时期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妇科学教材,全书分上下2篇,上编为妇科概论,总论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妇科病辨治原则;下编为妇科分论,详述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全书以中医为主,融会西医知识,运用近代西医妇科学理论对中医妇科学知识进行研究,互相佐证,结构简明,条理清晰,特点彰显,为民国时期较为系统、精要的一部中医妇科学教材,体现了秦伯未的个人学术思想,对后来的中医妇科学教育及教材编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以仙 《大家健康》2014,(1):287-287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其中中医妇科学就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妇科学发展至今,经过将近2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变迁,中医妇科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科学。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知识结构主要是由妇科的病理特征、治疗时出现的病发规律等组成,这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妇女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章探讨研究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对中医妇科的研究作出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医妇科学研究生应具备中西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中医特色突出,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成为在医学领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应用型及研究型中医专门人才.因此,中医妇科学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后,要着眼于基础全面的临床能力训练,对中医妇科学研究生进行轮科培养,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医妇科的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中医妇科人才,才能提高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们亟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重点分析了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对中医妇科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妇女经、带、胎、产、杂多种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同男性一样,在许多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重要角色,她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稳定,因此亟待培养大批中医妇科专门人才。中医妇科学课程建设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医妇科教学中,依靠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把网络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不失为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本文就信息技术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作为迄今为止收载中医书籍最为全面的目录书,其中收载的民国妇科学著作,对于中医妇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就其著录的妇科书籍范围而言,应该仅限于中医妇科学著作。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其误收了部分西医妇科学著作。文章指出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误收的7部西医妇科学著作,并期望再版时此问题能够改正。  相似文献   

7.
中医教材建设是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中医妇科学规划(统编)教材经历了数十版修订演变。本文对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的版本更迭进行了梳理, 总结相关的教材研究文献及同行评价;探讨中医妇科学教材建设要点;从内容溯源到思政建设, 分析在当下中医妇科学教材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以期为后续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及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  相似文献   

9.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和西医妇产科学有两个显著的区别:一、西医妇产科学根据解决问题的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产科学和妇科学两门互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妇科学则不然,由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PBL教学方法对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具体应用及在此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以推进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保持发扬中医妇科学教学的特色,同时也吸取了西医妇科学教学的长处,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出中西医兼通的妇科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医妇科学临床见习是学生从妇科课堂教学走向临床实习的桥梁阶段,由于中医妇科学具有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它更注重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尽早地培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将情景再现结合病例讨论模式引入中医妇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了学生作为医生的责任心,还增强了对患者人文关怀和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气学说是关系到天文学、历法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一门学科,它从宇宙的节律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关系.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理论源于运气学说.经过千百年的理论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从病因病机、经、带、胎、产等方面将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的应用作一总结,同时为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在教学中作一些尝试,对提高《中医妇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医妇科事业,需要普遍提高妇科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今,中医妇科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探索出一条通过对其综合能力培养的道路,促成其就业格局,已经成为中医妇科研究生创新性就业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医妇科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中医妇科研究生能力的综合培养方式、创新性就业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提出初步的看法和构思,以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中医妇科特色,改善中医妇科研究生就业的局限性,促进中医妇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鉴于我院各专业在中医妇科学课程开课前教授的基础课程及教学时数有别,我们对不同专业的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便发现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为今后因材施教、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使用PBL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医妇科学的过程中,不但有愉悦的学习体验,而且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为学生将来的中医妇科学的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广州中医药大学罗元恺教授是我国首位中医教授,是全国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批获中医妇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于1950年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兼广东省中医院院长,1955年参与筹建广州中医学院(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后任副院长、顾问等职。罗元恺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妇科专家。他曾担任《中医儿科学》第一、二版和《中医妇科学》第五版全国中医教  相似文献   

19.
再谈《中医妇科学》学习方法吴克明关键词:中医妇科学,学习方法本刊1993年第3期收载了笔者题为“《中医妇科学》学习方法提示”一文,该文因篇幅所限而对占全书相当大比重的各论具体病种及附篇的内容较少论及。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普遍感到抓...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成立于1959年6月,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成绩显著。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重点学科点,1989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中医妇科学重点学科点,1993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局级重点学科点;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特聘教授岗位;在2000年的重点学科评审中,中医妇科学再次被评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一中药药理(妇科)实验室。学科现有正高职7人,副高职12人,45岁以下教授2人,40岁以下教授1人,40岁以下副教授4人。职称结构合理。有93%的45岁以下教师获博士、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学教研室和妇科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二版)及国家自学考试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本科及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名中医师带徒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人),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人)。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三项。学科多年来十分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了同类学科中领先的中医妇科学实验室,具有完成形态枝术、分析技术及新药研究的仪器设备。2000年以来,学科承担了1项国外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基金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