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期坑道内半密闭环境人体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进驻坑道提供防护依据,以减少环境对人体的负面效应。方法: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及特殊蛋白分析仪对12名受试者按试验前、中、后3次进行血液指标监测及两次重点复检。并对自觉症状作问卷调查。结果:39项血液指标3次监测均为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有33项,占84.6%。乳酸脱氢酶有7例在试验期间高于正常值。受试者有半数以上人员有轻度头昏、头痛、胸闷、乏力等自觉症状,其中关节痛较为明显。结论:血液指标监测结果及出现的自觉症状大多数较轻,且出坑道后1~4d消失,认为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在短期内对人体基本无明显不良影响。对乳酸脱氢酶结果偏高及关节痛症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进驻坑道内半密闭环境人体自觉症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特殊情况下大量人员进驻提供依据,对进驻坑道半密闭房间内的12名受试者的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短期进驻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特殊情况下进驻坑道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华北某地军事坑道内,以工兵连队男性军人为试验对象,每日3餐各30min在坑道外就餐,其余时间均在关闭的试验房间内。按试验前、中、后3次观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5项免疫指标。结果IgG、IgA、IgM、补体G、补体C4、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和转铁蛋白,试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8^+,试验中较试验前、后明显降低(P〈0.05),CD;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CD16^+试验中较试验前、后明显增高(P〈0.05);B细胞CD19^+试验中较试验前、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短期进驻坑道内半密闭环境,人体免疫系统可发生代偿性变化,但对人体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坑道密闭条件下做饭的卫生学情况,对保障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很有必要的。今年初,我部建成一坑道伙房,在密闭条件下起火做饭,试验烧饭的功效、卫生、伪装及三防等项指标。通过初试,证明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要求。一致认为在战争条件下,该伙房完全可以使用。现将有关卫生学调查情况简报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基本概况队房位于等道以内70米处,在三道防护门以内,整个伙房由炉间、灶间、存储间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坑道内储水的防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已听到北方寒区坑道内储水水面长霉的反映,直到1981年内蒙集宁驻军邀请我们去进行初步调查后,才了解到存在问题确实严重的真实情况。为三北地区的战备着想,这个问题必须加紧解决之。首先对内蒙固阳和集宁两个地区坑道的储水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共调查坑道内储水75个(固阳36个,集宁39个)两地水池实际储水量只分别占其容水量的60.7%和54.6%,储水  相似文献   

6.
半密闭坑道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半密闭坑道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方法 用N 962风速温湿度计监测微小气候及大气采样器监测空气颗粒物,用撞击法监测空气微生物,应用血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对12名受试者检测29项血液指标,并对生理反应作问卷调查。结果 半密闭坑道房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75.5%,风速0.06 m·s-1,可吸入颗粒物0.5526 Hlg·m-3,空气细菌总数1 157 cfu·m-3,真菌数902 cfu·m-3。受试者29项血液指标3次检测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占79.32%;乳酸脱氢酶有7例在坑道内试验期间高于正常值;受试者有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关节酸痛等自觉症状。结论 可吸入颗粒物超标2.8倍,多数自觉症状在出坑道后1-4 d消失,除低温高湿环境引起关节痛应引起重视及乳酸脱氢酶结果增高需要进一步探讨外,半密闭坑道在短期内对人体健康基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坑道密闭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对作业官兵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部坑道作业官兵,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进驻前和进驻后血清中五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驻前和进驻后官兵血清中的MDA值与进驻中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驻前组和进驻后组的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进驻中组(P0.05);与进驻前组和进驻后组比较,进驻中组GSH-Px明显偏低(P0.01);进驻中组的MPO值较进驻前组和进驻后组明显升高(P0.01),三组的CAT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坑道密闭作业环境对官兵机体的氧化-还原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坑道内储水的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在坑道储水消毒应用中不同温度的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用20mg/L对3个微生物污染的坑道水库储水进行消毒,2年后检测,余氯量平均为11mg/L,细菌、真菌、厌氧菌及大肠菌群均未检出,消毒效果满意。对照水库储水消毒2年后余氯量为14.4mg/L。根据不同时间有效氯丧失量进行计算,水库新注入清洁水源时,按40mg/L浓度投入二氯异氰尿酸钠,并加强水库管理,消毒作用可持续约18年时间或更长一些。  相似文献   

9.
坑道内储水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坑道内储存13~25年的21个水库储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及毒理学18项指标,除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及氟化物各1个样本超标外,其余全部符合卫生标准。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4.8%及57%。肉眼观察水面有真菌斑膜的占57.1%,储水真菌培养计数,均值654个/ml,与对照组比较P<0.01。根据“水质综合评价及分级”属于二级水质,消毒后除个别污染较重的储水可作生活用水外,其余仍可饮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硫化氢检测管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其应用于坑道内硫化氢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模拟坑道气体环境(101.3 kPa,49% RH,27℃),采用硫化氢检测管分别对低、中、高(0.06 ~0.09 mg/m3、0.14 ~0.18 mg/m3、0.29~0.39 mg/m3)3个质量浓度的硫化氢进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其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 检测管精密度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准确度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结论 该方法符合GB 7230-87的要求,此检测管可用于坑道内硫化氢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重点查阅了80年代以来的国外有关资料,综述了CO2对生理心理效应和健康影响;介绍了国外有关人体对CO2耐受限值及卫生标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重点查阅了80年代以来的国外有关资料,综述了CO_2对生理心理效应和健康影响;介绍了国外有关人体对CO_2耐受限值及卫生标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军事坑道内环境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指战员感到疲劳和不适而影响战斗力。而应激性心脏功能的改变,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7年6月做了密闭军事坑道七天对心脏功能影响的试验,结果报告结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自然或机械通风状态下,探索一种地下坑道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查阅军事坑道现场试验资料,进行地下建筑现场空气污染调查,等效采用我军的屯兵坑道内空气污染物限值(GJB 3768-1999)和人防工程环境卫生标准(GB/T1 7216-1998),参考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模式(WS/T 199-2001)。结果所建立的军事坑道空气卫生综合评价模式为P=√O+Iav(Iav+KS)(O-超标分指数个数;Iav-平均分指数;S分指数标准差;系数K=1.645√(n-1)n,其中n为分指数个数);提出6项参评指标的限值(CO2≤0.15%、CO≤10mg/L、甲醛40.12mg/L、氨〈2mg/L、耗氧量≤8mg/L和细菌总数≤50cfu/皿,以及P值的4级卫生判定标准(合格、临界、较差、很差)。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某高层建筑11个地下室空气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评价,表明采样点超标项目越多,或超标倍数越多,综合指数P值就越大,判定结果符合空气卫生的实际状况。结论通过现场调查资料的实际应用验证,综合评价方法判定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状况。此法简便,实用,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公共场所及家庭居室等环境空气微生物调查,提出坑道空气真菌平时限值指标,为启用坑道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撞击法和沉降法对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及真菌进行监测。撞击法用JWL-ⅡB新型微生物固体撞击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高度1m,采样1min。沉降法暴皿5min。监测面积≤30m。取3个点,≥30m。取5个点。用N962风速温湿度计监测微小气候。结果11个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撞击法平均2062 CFU/m^3,沉降法平均21.7 CFU/Ⅲ;真菌数撞击法平均479 CFU/m^3,沉降法平均5.0 CFU/Ⅲ。细菌与真菌比值,撞击法4.3:1(2.8~6.8:1),沉降法4.3:1(2.2~8.4:1)。结论根据不同场所空气中真菌监测结果、细菌与真菌比值关系及综合分析,建议坑道内平时空气真菌限值撞击法为≤1000 CFU/m^3,沉降法为≤10 CFU/Ⅲ。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人员进驻坑道和人防工事生活作战时的粪便除臭消毒问题,我们本着高效、价廉、方法简便,坚固耐用,便于维修管理的原则,于1985年6月研制一种自动水封除臭消毒便器,经正交筛选试验和坑道试用,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实验方法一、便器的种类和结构便器分坐、蹲两种四个型号、分别用WA1~4表示。坐式由能使臀部定位并自动控制密封盖的便座和起隔臭作用的密封拉板(WA1为硬木拉板,WA2为胶木拉板;WA3为水封拉盖)以及固定在便器下方的塑料便袋所组成(见图1,2)。蹲式WA4为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坑道内氡浓度及工作人员的氡防护。方法分析坑道内氡的来源,采取降氡措施,限制工作人员坑道内工作时间。结果给出坑道内通风次数及工作人员坑道内年工作时间上限的计算公式。结论通过采取一定的降氡措施和限制工作人员在坑道内工作时间,则可避免氡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通过调整电光晶体来改善调Q激光器的输出性能的方法。方法:调Q激光器大多采用DKDP作为电光Q开关,工作状态的晶体内存在反向电场,对电光效应产生相反的作用,从而影响激光器的输出性能。将晶体两端的环状电极一部分向外探出晶体,这样在反向电场区域就没有晶体,反向电场也就不会对激光器的电光效应起反作用了。结果:将环状电极的宽度的一部分探出晶体端面,调Q效果比电极与晶体表面平齐好。结论:改变电极的位置,可以消除电光晶体内反向电场的负效应,改善调Q激光器的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部队卫生坑道微小气候进行检测 ,在无人员进驻时 ,年均气温 9 5℃、气湿 33 9% ;部队进驻后 ,平均气温 10 6℃、气湿 76 5 %。在低温、高湿环境中 ,进驻人员容易出现疲劳症状及上呼吸道、关节等疾患。低温环境不符合外科手术室对气温的基本要求。根据坑道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热水瓶使用时间长了,瓶胆内壁便会积聚许多白色水垢。怎样清除这些积垢呢?下面介绍几种简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