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不清3 h"入院。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食指活动不利,无法正常写字,伴言语不清,持续约3 min自行缓解。其后30 min内出现2次发作,表现为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不能行走,言语含糊,每次持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血小板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整个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患者中,超过1/3体外试验提示存在药物抵抗[1]。因此,寻找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是ASCVD治疗的重要课题,现拟对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做一简单综述。1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1.1普拉格雷普拉格雷通过血浆酯酶迅速转化为活性代 相似文献
3.
静脉溶栓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式,很多患者静脉溶栓后虽然神经功能获得改善,但溶栓后24 h内症状再次恶化,称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目前指南推荐溶栓24 h后除外颅内出血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因此,静脉溶栓后缺血性END是临床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年的研究情况,从静脉溶栓后缺血性END的定义、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和研究者在静脉溶栓后缺血性END的预防、诊治及研究方向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阿司匹林可在缺血性卒中发病 2 4~ 4 8h内应用 ,并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 ,可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文章主要探讨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最佳剂量以及抗血小板药与其他干预手段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 068例,均为发病12 h内。其中资料不全(7例)、存在绝对禁忌证(465例)者被排除,最终有596例无绝对禁忌证的静脉溶栓候选者被纳入研究。以有无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为终点事件,根据是否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将静脉溶栓候选者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463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TD)、发病日期、多模式影像检查和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的差异,分析年龄、性别、OTD和基线NIHSS评分对静脉溶栓决策的影响。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证包括OTD超过6 h、卒中模拟病、影像学证据提示的出血性卒中、未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等。结果小卒中及症状快速恢复卒中(MRIS)是静脉溶栓候选者中最常见的相对禁忌证[47.5%(283/596)],其次为发病至评估结束时间超过4.5 h[34.7%(207/596)]。治疗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OTD低于对照组,MRIS比例低于对照组,多模式CT检查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9.0(5.5,12.0)分比2.0(1.0,5.0)分;OTD:120(74,170)min比210(120,285)min;MRIS:12.0%(16/133)比61.1%(283/463);多模式CT检查:33.1%(44/133)比21.8%(101/463),均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及工作日发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有无静脉溶栓治疗为终点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OTD与静脉溶栓治疗决策呈负相关(OR=0.97,95%CI:0.95~0.99,P0.05;OR=0.99,95%CI:0.98~0.99,P0.01),基线NIHSS评分及多模式CT检查与静脉溶栓治疗决策呈正相关(OR=1.24,95%CI:1.17~1.31,P0.01;OR=17.55,95%CI:4.28~71.88,P0.01)。结论 MRIS及发病至评估结束时间延误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排除溶栓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多模式CT影像和较重的基线卒中程度是促进静脉溶栓临床决策的正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明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12):915-918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仍然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但因其价格昂贵,目前仅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阿司匹林无效者中使用。联合用药只推荐缓释型双嘧达莫加小剂量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发病前抗血小板治疗(APT)对觉醒型脑卒中(WU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22年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WUS患者107例,根据既往是否长期(1个月以上)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将患者分为APT组32例和非APT组75例。入院后两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溶栓后24 h、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治疗后90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预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后24 h、出院时APT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非APT组(P<0.05)。治疗后90 d,APT组临床疗效优于非APT组,APT组预后良好率高于非APT组(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颅内出血(ICH)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APT可改善WU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从1995 年起,静脉溶栓治疗就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在 中国仅有4%~5% 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机会接受到静脉阿替普酶的治疗。文章简介中国静脉溶栓治疗之现状,探讨 目前存在的问题、相关因素、变化趋势,并罗列了近几年来出现的“卒中地图”等中国特色的急救模式,对国内静脉溶 栓治疗发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2):881-882
脑卒中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是对神经科临床的巨大挑战,进一步规范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各项诊治措施,是神经科大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更新了2005年版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目前,急性期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仍应用药物进行溶栓及抗血小板聚集。国内外对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研究,虽取得一些新进展,但仍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关于溶栓治疗目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治疗AIS最有效的药物。发病时间窗内应用rt-PA进行溶栓,是唯一被证实可降低AIS生存患者致残 相似文献
14.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8)
目的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海南省10家综合性医院再次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0例,调查患者入院时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状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知晓率为60.4%,治疗率为4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健康教育是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现状令人堪忧,临床医师需提高认识,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建议患者长期服药,提高脑卒中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知晓率及治疗率。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5,13(12):915-918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仍然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但因其价格昂贵,目前仅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阿司匹林无效者中使用。联合用药只推荐缓释型双嘧达莫加小剂量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6.
17.
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准治疗方案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联合抗凝药物,即阿司匹林联合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阻滞剂联合肝素类或戊糖类药物,对于一些高危患者还需适当加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缺血性疾病的二级预防也要求使用一定时期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之后终生服用合适剂量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潜在出血风险,如脑卒中及严重内脏出血等,因此,选择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应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在争取获得最优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寻找 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目前溶栓治疗已被大家公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 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时窗、溶栓药物、溶栓治疗未来方向等方面进 行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血压变异性(BPV)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IVT)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风险的价值。方法纳入2012至2016年的发病4.5 h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IV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后48 h内头颅CT或MRI结果及NIHSS评分变化分为s ICH组(22例)和非s ICH组(157例)。采用单因素t、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s ICH危险因素的差异性。进一步分别将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和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以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最低四分位组为参照组,其余组分别与参照组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s ICH组年龄、纤维蛋白原(FIB)、吸烟史、24hSBPsd、24hDBPsd均高于非s ICH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 ICH组年龄(OR 3.117,95%CI 1.089~8.920)、吸烟史(OR 2.933,95%CI 1.042~8.257)及24hSBPsd(OR 4.135,95%CI 1.397~12.237)均仍高于非s ICH组(均P0.05),而2组之间FIB、24hD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吸烟史危险因素后,最高四分组24hSBPsd、24hDBPsd发生s ICH风险分别是最低四分位组的10. 882倍(95%CI 2. 088~56. 717)、6. 025倍(95%CI 1. 550~2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BPV越大,发生IVT后s ICH风险越高,以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