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后与颅内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致力于提高AIS治疗效果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及静脉联合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机械碎栓到机械取栓,颅内大血管的再通率显著提高~([1-3])。特别是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已成为治疗AIS的新方法~([4-5])。血管内机械取栓术能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对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日益重视,动静脉溶栓及血管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方法。然而,静脉溶栓后再通血管中约14%早期会发生再闭塞而致预后不良~([1]),动脉溶栓早期再闭塞率高达17%~22%(平均19%)~([2-4]),而动脉取栓早期血管再闭塞率约为13%~([5])。因此,如何预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发病4.5h内进行静脉溶栓仍然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最有效方法。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静脉溶栓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法。经动脉机械取栓装置能实现迅速和完全的血管再通,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文章对近年来机械取栓装置相关的技术演变和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桥接治疗是指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目前,已完成了6项随机对照研究及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来对比直接血管内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卒中患者的疗效。该文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并着重分析直接血管内取栓与标准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卒中的随机对照研究(DIRECT-SAFE)的结果来探讨桥接治疗的未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3年各国指南明确指出在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被证实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方法,但中美2015年中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南存在一定差异,汇总如下。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替代静脉溶栓?2015年中国指南推荐:机械取栓推荐使用机械取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发病4.5 h内者则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Ⅰ级推荐,A级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专职卒中救治团队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卒中绿色通道给予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20月5月31日即专职卒中救治团队成立前的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55例及介入取栓患者85例;2020年6月1日开始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由脑血管病专业方向的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急诊护士及神经内外科护士组成,有全职科主任和护士长,独立的病房,专门收治需静脉溶栓和(或)介入取栓治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以自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至2022年5月31日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757例及介入取栓患者27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率、就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DNT)、就诊至介入取栓股动脉穿刺时间(DPT)、DNT≤60 min达标率、DPT≤90 min达标率、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患者住院病死率、介入取栓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等...  相似文献   

7.
正醒后卒中是指患者入睡时无新发卒中症状,但觉醒后患者本人或目击者发现其出现卒中症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新发缺血性卒中的9.7%~27.8%~([1-8])。研究表明,醒后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转归较差~([1-3])。卒中进展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性加重或虽经治疗病情仍恶化,其发病率约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30%,临床一些醒后卒中患者规范化治疗病程中仍会出现卒中进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早期血管开通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静脉溶栓),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4.5 h),如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更低(13%~18%)~([1]),能够从此项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到3%,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一些新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动脉溶栓、支架机械取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显著提高了闭塞血管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研究表明,与无心房颤动者相比,伴有心房颤动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更高的病死率.此外,心房颤动还是静脉溶栓后血管未能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转归不良相关.机械取栓治疗为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文章就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形成之前,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AIS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溶栓治疗有效~([1-2])。但在卒中人群中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比例不及10%,且在静脉溶栓后3~6个月有2/3的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尤其对于合并大血管阻塞的卒中患者,其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的早期血管内治疗,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标准方案.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导致的AIS-LVO,多见于亚洲人群,目前尚无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血管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单纯机械取栓效果不如心源性栓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取栓前、溶栓/取栓后即刻、溶栓/取栓后1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取栓后即刻、溶栓/取栓后10 d及随访结束后血管再通率,随访结束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取栓后10 d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取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取栓后即刻、溶栓/取栓后10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取栓后即刻、溶栓/取栓后10 d及随访结束后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结束后GO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取栓后10 d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能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短期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4.5 h内给予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改善预后~([1-2])。尽管阿替普酶的有效性被证实,但因增加出血风险,尤其是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 ICH),其应用受到限制。sICH的发生率在不同患者和不同sICH定义中不同,一般波动于2%~7%~([3])。阿替普酶相关sICH的治疗基于专家共识和小样本病例系列,  相似文献   

14.
<正>缺血性卒中可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研究证实,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血管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均可加重缺血性卒中所致的脑组织损伤~([1])。花青素家族,特别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 chloride,C3G)被证实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自由基损伤、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脑保护作用~([2])。对C3G的研究多在视力保护和抗肿瘤治疗等方面,其在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现针对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无论是公认和首选的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支架术等血管内介入治疗,最终目的均为开通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但在脑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指标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02例,均经头部CT或MR证实有新发梗死灶,并在院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排除了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患者.根据登记的院前转运...  相似文献   

17.
溶栓治疗目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3h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药物.不过,由于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很短,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在发病3h内到达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因此,如何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使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溶栓治疗并从中获益,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有研究报道,卒中发病率为0.24%~0.60%,年病死率近20%,缺血性卒中占脑血管病的60%~80%~([1])。静脉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治疗是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的最有效方法~([2])。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与改善一直是神经病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梗死周围脑组织的可塑性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占卒中的80%~([1]),其致死率为5%~15%,致残率可达50%~([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反应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5]),其主要涉及外周白细胞浸润脑实质和内源性小胶质细胞活化~([6-7])。研究显示,炎性级联反应作为主攻击因素~([8-9]),在该过程中可活化促炎性细胞因子~([10])、趋化因子~([11])和黏附分子~([12])。鉴于炎性反应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血管再通率高,相对于溶栓治疗出血转化少的优势,尤其对于溶栓治疗效果较差的颅内大血管栓塞,如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的闭塞,机械取栓是开通血管有效的补充技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选择和研究热点。但取栓装置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组织供血后,能否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