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疫苗接种的应答水平及乙肝病毒变异情况。方法从广州市黄埔区、荔湾区、从化市、番禺区、天河区、越秀区6个区助产医院中,选取HBs 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的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新生儿,出生后接种HBIG及乙肝疫苗(3针),检测HBs Ag、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抗-HBs)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结果共调查新生儿11 831名,HBs Ag筛查率为100.00%,其中HBs Ag阳性10名,抗-HBs阳性11 239名,HBs Ag携带率0.08%(10/11 831);对HBs Ag阴性但乙肝HBV DNA阳性者进行S基因测序,流行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有2种,其中B基因型70.00%、C基因型30.00%,不同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15%~99.91%;抗-HBs无(弱)应答者采取复种免疫后,抗-HBs阳转率达90.00%~92.00%,GMT(几何平均滴度)在260.02~304.37 m IU/ml间。结论广州市HBs 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IG及疫苗接种效果明显;S基因序列和各参考株高度同源,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及有生物学意义的变异;对无(弱)应答者采取复种免疫,抗-HBs阳转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昌宁县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状况,为下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970名5岁及以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HBs Ab)检测。结果全县5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为99. 79%;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 81%,随年龄增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成下降趋势; 1针、2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各年龄组间为99. 56%~100. 00%; 3针接种率在96. 90%~100. 00%之间,2人进行加强免疫; HBs Ag阳性率为0. 31%; HBs Ab阳性率为72. 20%,各年龄组在59. 29%~89. 43%之间,随年龄增长,表面抗体呈下降趋势;各地区之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接种率、乙肝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 780,P <0. 05;χ2=10. 78,P <0. 05;χ2=34. 511,P <0. 05);男女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122,P <0. 05;χ2=22. 706,P <0. 05)。民族间首针及时接种率、1针接种率、2针接种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36,P <0. 05;χ2=26. 742,P <0. 01)。结论昌宁县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取得一定成效,建证率、1针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2针及3针接种率较高,乙肝感染率较低,但乙肝保护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强化免疫率较低。应对5对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以巩固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
吴限  高夕雷  孙文  吴凤会  钱雷 《海南医学》2012,23(21):11-13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经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双剂量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20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出生后联合接种10mg乙肝疫苗(0、1、6个月)和双剂量200IU HBIG(0、2周),出生后第7个月检测婴儿血液HBsAg和抗HBs浓度。结果 2.8%的婴儿(9/320)乙肝免疫预防失败(HBsAg阳性),2.5%的婴儿(8/320)呈免疫应答无反应(抗HBs浓度<10IU/L),94.7%的婴儿(303/320)免疫应答有反应(抗HBs≥10IU/L)。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免疫接种失败率分别为0%和5.17%(P<0.05),HBV DNA阴性和HBV DNA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免疫接种失败率分别为0%和4.41%(P<0.05),但母亲HBeAg和HBV DNA阳性与婴儿对乙肝疫苗无免疫应答不相关(P>0.05)。结论通过联合乙肝疫苗和双剂量200IUHBIG接种,绝大多数婴儿(94.7%)在出生后第7个月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母亲HBeAg和HBV DNA可影响婴儿的乙肝免疫预防失败率,但与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无反应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的携带情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 1 996~ 2 0 0 3年入学的该校新生进行 HBs Ag和抗 - HBs的检测 ,并对该 2项指标均阴性者进行血源乙肝疫苗或重组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和免疫效果追踪。结果 :8年总的 HBs Ag阳性率为 7.95 % ,近 2年下降明显 ;抗 - HBs阳性率为 5 2 .31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半年后检测 ,抗 - HBs阳性率 80 .85 %。与免疫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无差异(P >0 .0 5 )。结论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阳性率近 2年下降较快 ,无论是血源疫苗或是重组基因疫苗接种后 ,均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成年人首次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40名成年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其首针后第7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机体免疫情况。结果40名接种对象首针后第7个月的HBs Ab阳转率、免疫达标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明显高于第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达到全程免疫后的6个月,其体内HBs Ab的衰减速度较快,因此有必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2日至2017年6月22日期间本院预防接种100例儿童,回顾性分析小儿临床资料和各项基本资料后,再实施针对性免疫策略干预,随后分析儿童HBs 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Anti-HBs感染率、乙型肝炎发病率。结果儿童接种后的乙型肝炎发病率为4.00%、Anti-HBc感染率为1.00%、HBs Ag感染率为5.00%、Anti-HBs感染率为4.00%。结论对儿童加强针对性免疫策略干预,能保证乙肝疫苗的顺利接种,从而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近期淮安市淮安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策略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7~12月龄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史,检测HBs Ag、抗-HBs和抗-HBs。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对2 320名幼儿开展了调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高达99.6%,均全程接种了疫苗。监测对象的HBs Ag阳性率0.13%,核心抗体阳性率为2.1%,估计乙肝疫苗保护率在93.4%,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1.6%,幼儿HBs Ag阳性的原因为母婴阻断失败,所有母婴阻断失败幼儿的母亲为HBe Ag阳性感染者。接种5 g苗的幼儿抗体低、无应答率为26.3%,高于计划免疫中接种10 g疫苗的地区。出生低体重幼儿的低、无应答率高于出生正常体重幼儿。结论 :目前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规范接种率高,幼儿HBV慢性感染率低,幼儿的慢性HBV感染主要归因于母婴阻断失败。应提高乙肝疫苗计免免疫中的接种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中小学生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1周岁内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但从未加强免疫的1000名中小学生予以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检测,对其检测结果作分析。结果 5-8岁学生的抗-HBs(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4-16岁学生,5-8岁学生的抗-HBc(乙肝核心抗体)、HBs Ag(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低于14-16岁学生,随着免疫时间的增加,其抗-HBc的阳性率逐渐升高,抗-HBs的阳性率逐渐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名中小学生抗-HBs的平均水平为11.23 m IU/ml,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5-8岁、8-11岁、11-14岁、14-16岁的抗-HBs的平均水平为16.53 m IU/ml、15.01 m IU/ml、7.97 m IU/ml、6.21m IU/ml,在免疫后11-14岁、14-16岁的抗-HBs的水平明显较低。结论在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免疫水平明显下降,需对中小学生的乙肝血清检测予以加强,对于乙肝标志物阴性的学生加强乙肝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9.
兴山县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兴山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17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73%、92.37%,母亲HBsAg阳性率0.61%。结论兴山县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国家乙肝防治规划规定的接种率达90%的目标。加强产科接种点建设是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符合我国乙肝疫苗母婴阻断的最佳免疫方法。方法将HBs Ag阳性孕妇随机分成3组,确保在新生儿出生后6 h内,A组注射乙肝疫苗10μg联合HBIG 100 IU,B组注射乙肝疫苗10μg联合HBIG 200 IU,按计划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C组全程仅接种乙肝疫苗。结果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率为98.08%,其中HBs Ag单阳性孕妇阻断率为100%。乙肝疫苗联合HBIG 100 IU与乙肝疫苗联合HBIG 200 IU阻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注射乙肝疫苗阻断率为77.33%,与联合阻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肝疫苗治疗100例 HBsAg 携带者,并以30例对照。实验组 HBsAg 阴转率17.0%,对照组阴转率13.3%(P>0.05);实验组 Anti—HBs 阳转率11.0%,对照组Anti—HBs 阳转率3.3%(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绵阳市农村居民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双阴分布的现况,为制定农村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3 797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取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分离出的血清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分析其表达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调查对象HBsAg总阳性率为6.57%〔95%可信区间(CI):6.45%~6.69%〕,双阴率为40.32%(95%CI:40.36%~40.84%)。男性HBsAg阳性率(7.74%)高于女性(5.73%),双阴率(39.93%)低于女性(40.61%);56~65岁人群HBsAg阳性率(7.36%)最高,86~96岁人群双阴率(47.61%)最高;已婚人群HBsAg阳性率(6.63%)高于未婚人群(5.54%)和离异/丧偶人群(6.11%),离异/丧偶人群的双阴率(43.04%)最高;涪城区HBsAg阳性率(9.23%)高于江油市(5.38%)和安县(5.77%),安县双阴率(55.24%)最高;有乙肝家族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21.01%)高于无乙肝家族史人群(6.41%),双阴率(30.10%)低于后者(40.6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3.78%)和双阴率(37.91%)均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分别为7.30%和40.9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绵阳市农村居民HBsAg阳性率和双阴率均较高,高龄、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将陶氏免疫沉淀法加以变更,测定83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人及 50倒无症状HBsAg 携带者血清DNAP 活力,结果 DNAP活力增高的百分率是:急性乙型肝炎59.9,慢性活动性肝炎57.6,重症肝炎56.3,慢性迁延性肝炎 28.6,无症状携带者26.0。对一例携带者血清作免疫电镜观察,发现三种颗粒均存在。对HBeAg、抗-HBe 的产生与 DNAP活力增高的不一致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省丹寨县2004-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丹寨县2004-2008年乙型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丹寨县2004-2008年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均发病率为83.30/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不明显。以20-29岁发病率最高,其次是50-59岁,发病率较低的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病例以农民为主,占65.36%。结论为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首先应对易感人群尤其是新生儿和20岁以下青少年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其次,强化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饮食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第三,提高住院分娩率,继而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第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5.
岳君 《中外医疗》2016,(12):98-99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清前S1抗原(Pres1)在乙肝感染患者临床检测中的检测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5项指标,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来检测患者的HBV-DNA指标,然后分析血清前S1抗原和HBV-DNA和HBeAg指标的阳性。结果经检测,以HBV-DNA阳性为标准,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6.9%和98.5%,患者的该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05);以血清 HBsAg指标阳性结果为标准,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eAg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5%和96.6%,患者的该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2,P>0.05)。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HBV的复制状况,对于乙肝感染者开展血清前S1抗原检测,能够明显地降低单纯血清学检验中的假阴性率,并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简便方法从HBsAg阳性尸肝中提取HBcAg。用PEG沉淀、DEAE·A_(50)五管提纯法从抗-HBc阳性血清中纯化抗-HBc及市售马抗人IgM诊断血清;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抗-HBc及抗-HBcIgM试剂盒,经与Abbott抗-HBc试剂盒比较结果相符,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按0、1、6免疫程序,肌肉注射不同剂量(5、10、20μg)国产乙肝血源疫苗,观察其对HBV血清标志均阴性的152名健康学龄儿童的免疫效果。首针后2年,5、10,20μg各组的Anti—HBs应答半分别为88.9%、97.2%、87.2%;Anti—HBs GMT维持在85.7~1052S/N(166.1~322.1mIU/ml);Anti—HBsS/N≥10者三组分别占88.9%、91.7%、84.6%。疫苗组及对照组HBV感染率各为1.74%和32.4%,保护率是94.6%。疫苗接种者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效果确实,低剂量(5μg)用於健度儿童阻断水平传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万春阁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127-1129
目的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及GAVI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抽取1~59岁人群30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安康市汉阴县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4.9%,抗-HBs阳性率为57.2%,抗-HBc阳性率为32.7%,HBV感染率为50.7%。免疫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HBV感染率15~59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14岁组高于1~4岁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率,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19.
HBV-DNA、HBVpreS1-Ag、HBeA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炜  楼正团 《医学综述》2006,12(4):252-253
目的为了观察HBV-DNA、HBVpreS1-Ag、HBeAg之间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HBV感染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VpreS1-Ag与HBeAg,PCR法检测HBV-DNA。结果84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与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0/84)和79.76%(67/84),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48例HBeAg阴性患者HBV-DNA和HBV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35.42%(17/48)和31.25%(15/48),明显低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HBV-DNA、HBVpreS1-Ag与HBeAg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联合监测对更好的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告重庆地区27例重型乙型肝炎(SHB)用ABC法检测肝组织内δ抗原的结果。肝组织δ抗原阳性6例(22.22%),进一步证实重庆地区SHB病例有较高的δ因子感染率,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δ因子感染的检出率。6例肝细胞δ抗原阳性者均有胞核和胞浆的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