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合并感染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选取肿瘤性DIC患者39例(1组)、肿瘤性DIC合并感染患者42例(2组),健康人40名(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用免疫比浊法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的值。结果对照组D-二聚体测值(0.74±0.35)mg/L,中位数0.8 mg/L,四分位数间距0.5 mg/L,病死率为0%,无人死亡;1组D-二聚体测值(7.81±9.33)mg/L,中位数5.4 mg/L,四分位数间距7.580 mg/L,病死率为64.1%,死亡24名;与对照组D-二聚体值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二聚体测值(14.6±13.6)mg/L,中位数10.8 mg/L,四分位数间距11.975 mg/L,病死率88.1%,死亡37名;与对照组D-二聚体值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组D-二聚体值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性DIC合并感染可使D-二聚体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以验证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法)。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显著增高。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有价值的实验指标。其测定方法简便、及时、准确,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FDP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FD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浆D-二聚体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 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实验(Latex)对53例D IC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 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D IC早期较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及时和准确地诊断肝硬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比较困难。笔者研究这一病理过程中有关出、凝血指标的特征性变化,探讨如何合理地诊断和治疗这一严重的肝病并发症。方法 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出现出血倾向,表现为大片皮下瘀斑。检测DIC相关的出、凝血指标如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3P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FⅧ:C、FⅧ:C/vWF:Ag、D—二聚体(D—D)以及优球蛋白溶解试验(ELT),并连续观察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病情发展中,患者的PLT、Fg进行性降低;PT、APTT、TT等延长;FⅧ:C降低,FⅧ:C/vWF:Ag降低更为明显;D—D显著增高。患者接受肝素抗凝等治疗后,出血倾向好转,但肝功能恶化。结论 感染等诱因可以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DIC这一严重的出凝血障碍性疾病;FⅧ:C/vWF:Ag和D—D对肝硬化合并DIC的诊断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动态观察DIC有关指标的连续变化有利于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多种临床和实验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相继被提出,不同评分标准的诊断性能各不相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非显性标准的诊断特性是四种标准中最佳者。ISTH显性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及日本危重病协会三种诊断标准的同特点是针对典型DIC的判断。将针对凝血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DIC诊断,在考虑DIC发生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可能不失为早期诊断DIC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8.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凝集颗粒法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 39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33例,阳性率8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快速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指标,并能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动态监测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体的测定方法有乳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免疫比浊法.本文用ELISA法定量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D-D二聚体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例DIC患者(观察组)、20例疑似DIC患者(对照1组)、20例正常人(对照2组),均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浆D-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同时对20例疑似DIC者进行D-D二聚体动态检测;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血浆D-D二聚体水平在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为(2951.1±1683.8) μg/L、(532.3±360.6)μg/L和(182.5±90.2)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对照1组较对照2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观察组较对照1组明显增高(P<0.01).对疑似DIC组实施动态检测后,有9例被确诊为DIC,另11例排除怀疑.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D-D二聚体水平对临床DI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早期DIC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细胞因子IL 1、IL 6、PAI 1、TNF、内皮素、选择素、组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等 ,均参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病理过程。DIC的诊断应包含 :①前凝血物系统激活 ;②纤溶系统激活 ;③抑制物的消耗 ;④细胞因子的释放 ;⑤细胞的激活 ;⑥终末器官的损害。以上六个基本病理过程中①、②、③、⑥及其相应的实验参数异常必须具备。DIC治疗以病因治疗为根本 ,抗凝治疗和血液成分补充为治疗之基石。抑制蛋白分解酶、凝血酶、因子Χa、PAF的药物及活化的蛋白C、重组凝血酶调节蛋白等加强抗凝或 (和 )纤溶的药物是研究开拓中的有效药物 ,正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并发前DIC的分子标志物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 (AL)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索其在前DIC (pre DI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81例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D 二聚体 (D D)含量。结果 pre DIC患者血浆TAT、TF、PAP、D 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FPI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发pre DIC者PAP值增高尤为显著。TAT、PAP、D D对 pre DIC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 88.6 %、97.1%、85 .7% ;特异性为 6 9.6 %、76 .1%、89.1% ;联合应用 3个指标 ,其灵敏度为 80 .0 % ,特异性为 95 .7%。发生DIC者TF持续增高。结论 TAT、PAP、D D对 pre DI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多项分子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可提高pre DIC的确诊率。TAT/PAP的监测有助于临床上对DIC治疗效果的判断及抗凝、抗纤溶药物的应用和调整。TF对DIC的发展和进程具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实验诊断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产后出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性。方法 对69例产妇按分娩时产后出血量分为3组,第1组28例,出血量为500-800ml;第2组11例,出血量>800ml;第3组,出血量<500ml,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产时及产后72h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及常规凝血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产时:第1组的抗凝血酶活性(AT:A)降低,D-二聚体(DD)升高;第2组的AT: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BPC)下降,DD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上升。产后:第1组的TAT降低,DD升高;第2组的AT:A、TAT下降,DD升高。产时第2组Fg的下降及PT的上升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产后第2组的抗凝血酶抗原(AT:Ag)比第1组下降更显著(P<0.005)。每组的产后与产时比较,第1组的AT:Ag、Fg明显上升,DD、PAP明显下降;第2组的BPC显著上升,而第2组的Fg上升较第1组更明显(P<0.005)。结论 检测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DI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诱发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水平及诱发因素。结果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为0.119%,其诱发性因素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和死胎等。结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比值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血栓和出血学会(ISTH)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合并DIC组22例及非DIC组46例,另选取30例普通感染患者为阳性对照组,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RP水平,采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的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栓分析仪测定各组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Fib/CRP比值在诊断脓毒症患者DIC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症合并DIC及非DIC组血浆CRP、PT、D-D、APTT水平显著高于与普通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而Fib、Fib/CRP比值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合并DIC组CRP、PT、D-D、APTT水平高于非DIC组,而Fib、Fib/CRP比值显著低于非DIC组(P<0.05),普通感染组CRP高于对照组(P<0.05).经ROC分析可知,Fib/CRP比值、Fib、APTT、D-D、PT、CRP等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89、0.789、0.808、0.826、0.702,0.612,预测价值Fib/CRP比值>Fib> APTT> D-D> PT>CRP.结论:Fib/CRP比值水平可作为脓毒症DIC早期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益母草对大鼠模型重症胰腺炎DIC形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练  郑晓辉  方驰华  黄燕鹏 《广东医学》2007,28(8):1210-1213
目的 探讨益母革对大鼠模型重症急性胰腺炎DIC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75只,雌、雄不限,体重180~300 g.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每组再分为6,12,24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配5只大鼠活杀取血测定血清AMY以及抗凝血浆测定TF抗原、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各时间点各组的淀粉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除假手术组呈炎性改变.各时间点TF、AT-Ⅲ、F1 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各组间P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益母草对大鼠模型SAP本身疾病不起主要作用,但它能干预其凝血过程,有效地阻止DI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并发横纹肌溶解症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重症热射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我院在2006年1月~2012年7月共收治热射病患者15例,并发横纹肌溶解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7例热射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每日检测血气分析、肌酶谱、凝血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起病0.5~10h内住院,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观察组血小板明显低于对照组,CK、AST、肌酐、PT、APT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神志转清好转出院,观察组7例患者死亡5例,2例存活,出院时为睁眼昏迷,植物状态。结论并发有横纹肌溶解症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重症热射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存活患者遗留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状,需尽早控制体温,大量补液,尽早进行血液净化,低分子肝素及丹参的应用有良好的抗凝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对于纠正DIC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致DIC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9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IC及MODS分组,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活化剂(t-PA)及其抑制物1(PAI-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浓度。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结果血浆TNF-α、IL-6浓度在脓毒症合并DIC组为(38±12)ng/L、(77±9)ng/L,合并MODS组为(63±25)ng/L、(103±28)ng/L,分别高于非DIC组的(17±6)ng/L、(45±6)ng/L和非MODS组(29±7)ng/L、(48±9)ng/L,均P〈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合并DIC组蛋白C活性为(32±10)%,合并MODS者为(24±12)%,分别低于非DIC组的(57±28)%及非MODS者的(55±17)%,均P〈0.05;死亡组低于存活组(P〈0.05);合并DIC组t—PA浓度为(48±17)μg/L,PAI-1浓度为(103±38)μg/L,均高于非DIC组,P〈0.05。结论在脓毒症、DIC、MODS一系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性介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蛋白C活性减低和PAI-1的增高使纤维蛋白易于沉积造成微血栓形成,并且为DIC预后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发现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DIC患者50例,其中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我院出现的肝癌介入后并发DIC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院肝癌介入后并发DIC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护理中强调DIC症状的早期观察,并对护理人员进行DIC症状、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的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早期DIC的发现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早期发现有黏膜出血、指端发绀、抽血后迅速凝固的现象,明显多于对照组(41.7%、12.5%、12.5%vs 30.8%、3.8%、7.7%;χ2=13.12、11.93、8.71;P〈0.05)。观察组患者肾衰竭(16.7%)、死亡(0)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8%、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13.39,P〈0.05)。两组存活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出血、一过性休克及肾衰竭得到控制,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恢复正常,好转出院。结论:DIC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但是后果严重,介入治疗前后应加强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