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掌握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蚊媒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血清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IgM抗体。结果共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四个乡镇卫生院363份发热人群血清,74份阳性,总阳性率为20.39%(74/363),阳性率最高的是登革病毒,51份阳性,阳性率为14.05%,乙脑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20%(8/363)和4.13%(15/363)。10岁以下人群总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57.14%(4/7)。乙脑病毒和登革病毒均以儿童最高,中老年人群的感染情况也不容忽视。结论应加强河口口岸地区蚊媒监测,降低当地蚊媒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等几种重要虫媒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克隆和筛选等方法制备几种虫媒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应用IFA、ELISA方法进行特异性和亚型等的鉴定。结果分别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是登革病毒18株、乙型脑炎病毒5株、黄热病毒8株、西尼罗病毒5株和基孔肯雅病毒7株,大部分是IgG型;大多数单抗有良好的特异性,乙型脑炎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单抗无非特异交叉反应,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各有一株单抗与乙型脑炎病毒有交叉反应,登革病毒的单抗则表现出较为广泛的交叉反应。结论主要获得了几种重要虫媒病毒特异性好、高效亲和的单抗,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现况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病原学、流行现况、诊断方法、防治对策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检测基孔肯雅病毒的Real-time PCR方法及试剂盒。方法根据发表在Genbank上15株基孔肯雅病毒基因序列全长,应用ClustalW2.0和DNAMAN8软件筛选出位于其E1基因上的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目的片段,并据此设计出最优引物。人工合成该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梯度稀释后,再利用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该特异基因的浓度,建立标准品曲线,用于临床上基孔肯雅病毒的早期诊断。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标准品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长度与目标条带一致,测序结果显示与目标条带序列一致,说明引物与阳性质粒性能良好。经优化确定CHIKV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最佳的引物浓度为350 nmol/L,最佳的反应条件为:50 ℃ 2 min;95 ℃预变性2 min;以95 ℃ 15 s,60 ℃ 15 s,72 ℃ 1 min进行40个循环扩增,在72 ℃进行荧光采集。根据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出现特异性单峰,并对黄病毒属成员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检测阈值达302 拷贝 ,显示敏感性好,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说明该实验设计稳定性良好。结论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快速定量等优点,有利于临床上基孔肯雅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孔肯雅病毒(CHIKV)是一种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我国人群对CHIKV普遍易感,近年来屡有输入性病例报道,是一种潜在严重威胁我国南方地区公共安全的虫媒病毒。当前CHIKV感染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本文就基孔肯亚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寨卡病毒(ZIKV)NS1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以胶体金标记的抗寨卡病毒NS1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识别及信号产生的探针,抗寨卡病毒NS1单抗和羊抗鼠多克隆抗体IgG分别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以制备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肉眼对检测线上条带进行判断、读取灰度值比等方式对试纸条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检测逐级稀释的寨卡病毒NS1抗原标准品,考察该试纸条的灵敏度。进一步通过检测分别感染了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的细胞上清及血清样品,评价该试纸条检测的特异性。考察存储温度及放置时间对试纸条检测寨卡病毒NS1样品的影响,评价该试纸条的稳定性。结果所研制的试纸条在寨卡病毒NS1抗原标准品浓度为100 ng/mL时能够有效检测寨卡病毒培养上清,并与感染了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以及日本脑炎病毒的细胞上清及血清样品均无交叉反应。此外,室温(22~25℃)或4℃储存条件下存放时间为36周的试纸条检测效果未受影响。结论本研究研制的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特异性好、稳定性高,快速、简便,该方法在即时检测、大样本疾病初筛等应用领域具备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一种类似于登革热的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席卷了中南美洲,其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病毒,隶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属,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与登革热十分相似,临床上需要鉴别诊断。2010年该疾病在我国广东曾小规模流行,其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不亚于登革热,应高度重视,遏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检测基孔肯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检方法,为其实验室诊断与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基于基孔肯雅及其相近虫媒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系统比对分析,筛选、鉴定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并以人GAPDH基因为内参照,设计引物、探针,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法的基孔肯雅病毒qRT-PCR快检方法,并详细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及覆盖面。以克隆的检测靶标核酸片段为阳性品,制作标准曲线,建立绝对定量方法。结果 经系统优化,建立了基孔肯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反应体系包括:基孔肯雅病毒、GAPDH内参照检测引物探针,RT/Taq酶混合液,反应缓冲液及阴阳性参考品。所建立方法与ECSA亚型ROSS株、IOL分支LR2006株,亚洲型181/25株以及2010东莞流行株均可获得阳性结果,而与所试其他18种黄病毒、甲病毒、布尼安属相近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为580拷贝/mL。定量分析表明,在5.80×102~5.80×101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结合基孔肯雅热非洲疫情流行情况,提出防控策略。结果个案调查得知该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符合基孔肯雅热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结论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根据该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入境旅客的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口岸蚊虫媒介的监测和控制,普及防蚊灭蚊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机构临床诊断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和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结果 2010年9月12日至10月21日,阳江市某建筑工地发生基孔肯雅热病27例,总罹患率为11.07%(27/244);其中男性17例,占62.96%,女性10例,占37.04%;检测15份恢复期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其中2份病例血样IgM抗体阳性,其余13份为阴性,15份病例血样IgG抗体均为阴性;检测5份现症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核酸均为阴性,2份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加强出入境检疫、开展医疗机构症状监测和控制传播疾病的媒介密度是预防控制孔肯雅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播病毒(TTV)的状况。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 DNA。结果 在16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 DNA阳性者23例,阳性率13.61%。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13.4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和阳性率15.07%,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11.36%,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一种有效实用的全自动多重检测试剂同时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系统MPLC-COBAS。方法笔者采用ACR OMETRIX公司的NAC^TM HBV DNA。HCV RNA及HIV-1 RNA核酸对照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HBV DNA,HCV RNA质控对照品,检测该系统的灵敏度;同时采用我中心酶免法(ELISA)初筛检结果阳性,经中和实验确认HBsAg阳性标本10份,经RIBA确认抗-HCV阳性标本3份。经Western Blot确认抗-HIV阳性标本3份,检测该系统的阳性符合率;检测大量临床ELISA筛检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来检测其特异性,并且每次实验设立内对照,阴阳性对照以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95%可信限)为HBV病毒为24-60IU/mL,HCV病毒为78-125IU/mL,HIV-1 RNA病毒为45-67IU/mL。阳性符合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13%。结论全自动多重检测试剂同时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系统MPLC-COBAS用于检测临床标本是有效实用的,可进一步加大临床标本检测数量,将该系统更好地用于酶联阴性结果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ELO)和鸡减蛋综合症病毒(EDS)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参照GenBank提供的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CELO长纤突蛋白和EDS六邻体蛋白的基因序列,建立检测CELO和EDS的多重PCR方法,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使用该方法检测流感疫苗主种子批病毒是否存在外源性禽腺病毒的污染.结果 该多重PCR方法成功扩增得到了两条特异性目的条带,并经测序验证.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显示核酸最低检测量可达10-4μg/mL.使用该方法检测12批次流感疫苗主种子批病毒,外源性禽腺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和鸡减蛋综合症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流感疫苗主种子批病毒的外源性禽腺病毒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北省经血途径感染HIV-1人群中合并HCV感染情况及HCV基因型分布。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本院诊治或会诊的597例抗HIV阳性者进行HCV筛查,并行HCV病毒载量检测,对HCVRNA阳性者进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V核心基因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Mega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树分析。结果既往有偿供血和受血的HIV感染者中HCV的感染率分别为76.5%(205/268),57.4%(189/329)。9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发现1b型90例(92.8%)和2a型7例(7.2%),两型的HCV病毒载量(HCV—V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数值分别为(6.0±1.0)拷贝/ml、(5.8±1.4)拷贝/ml,t=0.40,P=0.69]。结论血液途径为HIV、HCV合并感染的主要途径。受血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率低于献血人群,感染者中HCV的基因型主要为1b型和2a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血请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方法一株DV4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点加于硝酸纤维膜上,以捕获血清中的DV4抗原。借助黄病毒组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革抗鼠IgG抗体、金标SPA和金标亲合素,建立用DIGFA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常规DIGFA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而生物素一亲合素DIGFA(BA-DIGFA)的敏感性又高于常规的DIGFA。常规DIGFA可检测到5、0TCID50的病毒抗原,BA-DIGFA可检测到43TCID50的病毒抗原。结论作者建立的BA-DIGFA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快速诊断登革病毒4型感染。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多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已有广泛的研究和报道,本文从体内和体外研究总结了目前与HBV感染相关的抑癌基因甲基化研究现状及HBV引起抑癌基因甲基化的最新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输血传播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观察输血传播病毒(TTV)和肝炎病毒在慢性肾衰(PCF)血液的透析(HI)患中的流行情况和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巢式,一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方法和双轨体夹心ELIS分水岭列CRF血透患和208例西安地区职业血员及128例对照组血清TTV DNA,HBV五项,并分析TTV与输血次数、HD时间、员冢及其与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1)90例CRF血透患和208例职业献血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兰州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017-2019年新确证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大鼠内耳组织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更适合内耳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方法 一定体积的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液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液经圆窗膜注入鼓阶外淋巴液,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组化、Western免疫印迹及听性脑干反应等方法 对两种载体所携带报告基因的表达部位、表达时程以及两种病毒本身对内耳组织细胞生活状态的影响加以比较.结果 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所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均可在前庭膜、血管纹、基底膜、盖膜、螺旋神经节区及转染对侧耳表达.rAAV2携带的EGFP蛋白第14天表达开始明显增多,第60天仍可检测到高表达.rAd5携带的EGFP蛋白在耳蜗组织内的表达高峰维持在第1~21天,在30天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腺病毒的优势在于其基因表达的迅速和高效,而腺相关病毒载体以其长的表达时程,低组织细胞毒性在内耳基因转染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108例(包括20例献血员)血清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结果:分析88例患者,其中11例血透患者,35例乙肝患者,26例丙肝患者,4例庚肝患者,12例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及20例正常献血员,TT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3%,20.0%,7.8%,0%,25.0%与5.0%,结论:在正常人群中TTV健康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