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n=19)与无END组(n=61)。采用CTP检测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面积,采用CTA评估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绘制ROC曲线以分析CTP、CTA检查指标及其联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END组缺血区CBF、CBV、TTP面积大于无END组,侧支循环不良发生率高于无END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缺血区CBF、CBV、TTP面积及侧支循环不良单独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AUC分别为0.742[95%CI(0.615,0.870)]、0.660[95%CI(0.499,0.821)]、0.792[95%CI(0.678,0.906)]、0.696[95%CI(0.544,0.847)],四者联合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AUC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全脑灌注在慢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病人行CT平扫和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脑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排空时间(TTD)、流入时间(TTS)及Tmax灌注伪彩图,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CTA),并根据CTA中MCA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状况,将32病人分成侧支丰富组和侧支减少组,比较两组CTP参数,并统计CT平扫和全脑CTP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果 32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病人,患侧与健侧比较,CBF降低,CBV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丰富组病人患侧与健侧比较,CBF降低,CBV增高,MTT、TTD、TTS、Tmax延长,患侧与健侧的CBF、CBV、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TTD、TTS、T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支减少组患侧CBF降低,CBV增高,患侧与健侧的CBF、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TTD、TTS、Tmax均延长,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和全脑CTP总的辐射剂量均值为(2.41±0.11)mSv。结论第三代双源CT全脑灌注MCA狭窄或闭塞可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和全面显示灌注异常范围,并且重建CTA可以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将6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14 d后行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测定相应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I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T灌注图像变化、VCTDSA图像结果.结果 60例患者用药前CT灌注成像表现为CBF值下降、CBV值下降、MTT值延长、TF值延长.用药14 d后,对照组CT灌注成像表现为CBF、CBV值升高,TTP、MTT值缩短.而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VCTDSA可见51例患者相应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9例患者未检出相应责任血管狭窄.用药14 d后,VCTDSA可见36例患者相应责任血管区侧支循环增加,其中对照组10例,治疗组26例.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的药物.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 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查CT,与 入院时CT片比较。对同一例患者脑灌注后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发病90min后,CT 脑灌注即可显示出病灶区域血流灌注异常,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T延长。对于CT平 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 的发展趋势。12例CT脑灌注异常的同一例患者,左、右两侧半球脑实质内CBF、CBV及MTT差 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6例无CT脑灌注异常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0.01)。 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价值。统计学分析可作为诊断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技术(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初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P与CTA联合检查。分别比较CTP、CTA及CTP联合CTA 3种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检查结果、诊断效能、不同灌注异常区域与正常区域CTP各个参数的差异。结果 50例病人经CTA检查34例为真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经CTP检查诊断38例为真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CTP联合CTA检查41例为真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相比CTP、CTA单独检查,两者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正常对照区域比较,半暗带及梗死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更少,平均通过时间(MTT)更长(P<0.05),对比剂峰值时间(TTP)更长;与半暗带区域相比,梗死区域的CBF及CBV更少,MTT、TTP更长(P<0.05)。结论 应用CTP可以更好地反馈脑卒中病人机体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及时评估及干预;采用CTA可以对病人脑部血管阻塞部位、脑梗死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8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行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给予128排容积CT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重建生成全脑灌注3D图像,分析患侧病灶区与健侧对照区脑血容量(r CBV)、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及治疗后1、7、14 d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变化。结果两组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病灶区治疗后1、7、14 d与治疗前比较,r CBV、r CBF增高,MTT降低(均P0.05),治疗后1、7、14 d各指标呈逐渐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8排CT全脑灌注成像准确快速地诊断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可敏感反映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的脑血流改善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第三代双源CT"一站式"全脑CT灌注(CTP)联合4D-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病人的病例资料。所有纳入病人均于术前、术后行全脑CTP联合4D-CTA检查,然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划定特定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取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灌注时间(TTD)、起始时间(TTS)以及达峰反应时间(TMax)的参数值。采用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CTP参数的差异。利用4D-CTA图像直观观察血管吻合口及侧支循环形成状况。结果 25例病人手术前后全脑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术前患侧ROI的灌注参数值CBF较健侧明显减少(P0.01),MTT、TTD、TTS、TMax均较健侧明显延长(P0.01),CBV则与健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病变区CBF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TT、TTD、TTS、TMax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CBV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可清楚显示桥血管及吻合口。结论全脑CTP联合4D-CTA检查可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前及手术效果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头颅CT复查结果将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出血转化(HT)组和非出血转化(non-HT)组,分析两组患侧CTP的主要参数(表面通透性PS、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与健侧对称部位的比值得出相对参数值(rPS、rCBF、rCBV和rMTT)及rPS不同水平的其余CTP参数情况,采用ROC曲线确定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HT的rPS值,并随访HT组rPS不同水平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 HT组的PS和rPS均高于non-HT组(P<0.05),CBF、rCBF、CBV和rCBV均低于non-HT组,除rCBF(P< 0.05),其余均为P<0.01,但两组的MTT和rMTT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HT组“rPS≥1.72”亚组的CBF、rCBF、CBV及rCBV水平均低于“<1.72”亚组(P<0.05),但两水平的MTT和rMTT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提示rPS值取2.25作为截断点对于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和84.3%,曲线下面积是0.849(95% CI=0.738~0.951);HT组“rPS <1.72”亚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1.72”亚组,且变化值大于“≥1.72”亚组,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rPS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可用于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CT灌注成像(CTP)与复发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98例,均行CTP检查,将患者灌注数据传至GE工作站处理数据,按照时间-密度曲线计算生成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认知功能评估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MoCA评分≥26分示认知功能无障碍,以MoCA评分<26分示认知功能障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CBF和CBV变化,复发组与非复发组CBF和CBV变化,分析CBF和CBV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CBF和CBV与复发相关性。结果根据MoCA评分评估,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7例,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1例。认知功能障碍组CBF和CBV显著低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患者13例,非复发患者85例。复发组CBF和CBV显著低于非复发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BF和CBV与认知功能障碍呈线性负相关(P<0.05),CBF和CBV与复发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CTP检查CBF和CBV与复发及认知功能障碍呈线性负相关,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口服乙酰唑胺CT灌注显像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血管分布区脑血流储备力的变化。方法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先行常规脑CT灌注检查(基础态),结束后即刻口服乙酰唑胺1.0g,延时2h后再次行脑CT灌注检查(激发态)。比较激发前后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Y)、负荷前后双侧相对值(rCBF、rCBV、rMTr)及CBF变化率(RCBF)。结果负荷试验:基础态:病变侧MCA供血区CBF较对侧明显减低,CBV轻度增加,MTT明显延长(P均〈0.05)。激发态:健侧CBF明显升高、MTY明显缩短、CBV无明显改变;病变侧CBF、CBV及MTT均无显著变化;病侧与健侧负荷前后RCBF、RMTT及rCBF、rMTT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RCBV及rCBV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乙酰唑胺负荷试验CT灌注显像是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的简单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变化,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 h、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常规扫描阴性的患者,立即行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成像相关数据,并且与20例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6 h内脑梗死患者患侧灰质及白质脑血流量、脑血流容积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对侧与对照组比较,灰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下降、脑血流容积上升、达峰时间上升,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上升、达峰时间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与病灶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呈显著性相关(脑血流量r=-0.707、脑血流容积r=-0.658)(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不仅有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还有对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年龄也是影响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变化以及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TIA行CTP和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值,通过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确定CTP异常.对CTP异常组与正常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例TIA患者,其中52例存在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表现为TTP和MTT延长,但CBF和CBV下降不明显.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99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3 ~3.564;P=0.020]、症状持续时间较长(OR l.062,95% CI l.013~1.114;P=0.013)以及伴有颅内血管狭窄(OR 15.410,95% CI2.118 ~112.116;P=0.007)是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TP延长(r=0.389,P=0.001)和MTT延长(r=0.413,P=0.001)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TTP和MTT能敏感地显示TIA患者的脑灌注异常,病情越严重,CTP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16排移动CT建立一种脑灌注成像(CTPI)的新方法,评定该扫描仪CTPI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筛选经CT或MRI扫描确定有脑缺血性卒中改变的6例受检者。先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2.3 mL/s。应用16排移动CT对确定的感兴趣区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成像,扫描条件为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 mA,层厚1.1 mm,层间距4.4 mm。采用高级影像处理软件Anythink及去卷积法算法,分别计算病侧感兴趣区和健康侧相对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 结果16排移动CT进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检查的成像效果及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6例受检者CTPI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病侧感兴趣区的CBF(25.226±6.458)mL·100 g-1·min-1、CBV(2.756±0.734)mL/100 g、MTT(3.365±1.450)s和TTP(22.314±4.884)s与健康侧相对应区的CBF(29.672±8.879)mL·100 g-1·min-1、CBV(3.714±0.401)mL/100 g、MTT(1.730±0.807)s及TTP(22.424±5.395)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成功建立了16排移动CTPI检查新方法,成像性能良好,CTPI检测计算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局部脑灌注改变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9例,在发病1周内进行CT灌注扫描,3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将MoCA评分<26分40例作为VCI组,MoCA评分≥26分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梗死区局部脑血流量(CBF)和脑血流容量(CBV)与对侧正常镜像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的比例更高,脑梗死灶位于左侧和额颞顶叶的比例更高(P<0.05,P<0.01)。VCI组和对照组患者梗死区局部CBF和CBV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均减少(P<0.05);VCI组的病灶侧CBF和CBV下降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CA评分与局部CBV和CBF呈负相关(r=-0.3758,-0.47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流灌注降低程度与V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88例。根据侧支情况分为侧支良好组和侧支减少组。本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类型,脑灌注参数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量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侧支良好组42例,年龄(63.34±10.56)岁;高血压病32例(76.19%);收缩压(150.69±25.96)mmHg。侧支减少组46例,年龄(63.21±10.33)岁;高血压病22例(47.83%);收缩压(162.82±25.46)mmHg。两组相比,侧支良好组高血压比例明显增加,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侧支良好组中无梗死灶患者比例最高(16例,38.09%),LTI比例最低(1例,2.38%);侧支减少组中PI比例最低(1例,2.17%),IBZI发生比例最高(15例,32.61%),P<0.05。③侧支良好患者患侧CBV明显增加,TTP、MTT明显延长。侧支减少组患侧TTP明显延长,MTT明显缩短,CBF明显增加(P<0.05)。④两组相比,侧支良好组Rcbv、Rcbf略高,Rmtt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Rttp无明显差异(P>0.05)。⑤侧支良好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都低于侧支减少组(P<0.05)。结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降低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容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有神经缺失症状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64层螺旋CTPI和CTA后,选定感兴趣区层面,测量异常灌注区和对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2例患者CTPI发现病灶区域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100%;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灌注异常区与对照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4层螺旋CT可同时获得容积CTPI和包括颅底动脉环在内的CTA;22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区,有19例患者CTA发现血管异常。结论早期、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结合CTA检查,对病因、病情进展、预后评估、半暗带区判定提供了综合、简单、快速、便捷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6例TIA患者中有26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另外10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26例患者病变侧及对侧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2.04±4.05)s和(9.89±2.68)s,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变侧脑血流量值较对侧略低,脑血容量值较对侧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重建CTA图像显示26例患者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他脑内疾病,CTP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CTA可明确血管有无狭窄,对TI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48例临床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CT 16层平扫及CTPI检查,测定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与对侧相应脑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所有病例3~10 d后行MRI随访.结果 本组中40.9%的患者CT平扫显示缺血灶,93.2%的患者CTPI显示异常灌注.CTPI发现异常灌注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100%;缺血区CBF减低,MTT、TTP延长,与对照区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能够敏感地反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老年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T perfusion imaging(CTPI)on brain hemodynamic of the ag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48 patients who were doub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underwent 16-slice CT plain scanning and CTPI within 24 hours of onset. The cerebral blood flow(CBF), mean transit time(MTT)and time to peak(TTP)of contrast-medium in region of interest(FOV)were used as brai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comparation with contralateral region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with MRI after 3-10 days. Results Ischemia lesion was found on CT plain scanning in 40.9% of patients, while 93.2% of patients showed abnormal perfusion on CTPI. The sensibility of CTPI in identifying ischemia area was 93.2%,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100%. CBF in research are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MTT and TTP were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contrast to counterparts(P<0.01). Conclusions CT perfusion imaging can sensitively reveal the hemodynamic condi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brain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