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急诊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减少医疗环节,缩短AMI患者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时得到溶栓治疗的有效措施。我院急诊科自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溶栓治疗AMI病人53例。病人到达急诊室至开始溶栓时间由1994年76.8±50.3分钟缩短到1996年以来25.4±19.0分钟(P<0.01),平均40.3±34.2分钟。静脉溶栓病人占同期就诊AMI病人41.7%(53/127),发病6小时内再通率为75%(33/44),总再通率为66.0%(35/53)。5周总病死率11.32%(6/53),再通组和非再通组分别为2.86%和27.78%。对此,…  相似文献   

2.
选择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心内科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0例,随机分组,溶栓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未溶栓组18例,男性15例,女性3例。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未服用任何影响QTc间期的药物,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严重的心力衰竭。 溶栓治疗者血管再通指标: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开始输注溶栓剂后2h内,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下降>50%。②胸痛开始输入溶栓剂2h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将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2例)和未溶栓组(38例)。两组病人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58±52msvs471±60ms,P>0.05)。溶栓后1和3日QTc间期明显延长,与未溶栓组入院后1和3日QTc间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88±51msvs455±52ms,480±54msvs455±44ms,P均<0.05),这种变化可能与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入院后7日两组QTc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46±56msvs452±41ms,P>0.05)。溶栓组入院后第1,3,7日与入院时QTc间期平均值之差值分别为-(29±10),-(6±9),10±8ms,未溶栓组则为16±8,9±10,19±9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因此比较QTc间期缩短的速度比单纯比较QTc间期对于判定溶栓治疗的疗效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一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溶栓开始时间的途径,以此争取提高的血管再通率. 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从来医院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合为一体.溶栓大夫随救护车出发(如患者自己来诊,略此步),见到患者后立即做18导联心电图,患者的入选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是否能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了解院前溶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院前溶栓组和入院后溶栓组,各30例.院前溶栓组患者的溶栓场所是在其家中、工作场所、救护车上或急救中心,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给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静脉点滴.对照组的患者按常规迅速办入院手续,而后按上述方法立即溶栓.结果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院前溶栓组(104±43)min,入院后溶栓组(256±121)min(P<0.01).按临床标准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立即溶栓组70.3%,对照组51.5%(P<0.01).结论入院前溶栓,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增加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初步看未增加溶栓并发症,认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QTc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例QTc间期缩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两次心电图均仅有QTc间期缩短,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外,其余病例入院时心电图QTc间期正常,病情危重时急查心电图均示QTc间期缩短,伴窦性心动过缓、过缓交界逸搏心律1例,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1例,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1例,窦性停搏,过缓室逸搏心律1例。且最终均出现过缓室性逸搏心律至全心停搏,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QTc间期缩短在不同临床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预后,在某些临床疾病情况下QTc间期缩短,往往是患者病情恶化征兆,预示心脏电活动衰竭,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危重症患者QT间期缩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间期目前主要用于反映心室的复极时程,有关QT间期延长的论述及相关临床意义讨论较多,但对QT间期缩短尚未引起重视,有关报道也极少.本文通过10例危重症QT间期缩短的病例报告,探讨其相关问题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 (QTintervaldispersion ,QTd)的变化 ,我们将 34例施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病人分为 2组 :再通组 18例 ,未通组 16例。测定溶栓前及溶栓后 2、8、2 4、4 8h和 1周的同步 12导联心电图QTd。溶栓前再通组与未通组QTd分别为 :58.3± 13.5ms ,56.2± 17.1ms ;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组QTd分别为 :2h ,70 .2± 14.2ms ,58.5± 13.1ms ;8h ,51.2± 13.6ms ,73.4± 15.8ms ;2 4h ,4 8.7± 16.8ms,66.5± 15.2ms ;4 8h ,4 0 .5± 11.8,66.5± 15.2 ;1周 ,38.6± 13.4 ,50 .1± 15.8。溶栓后 ,再通组与未通组QTd各对应时间段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溶栓前再通组与未通组QT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说明成功的溶栓治疗使心室复极的QTd缩短 ,使QTd最高值提前出现。QTd缩短速度明显加快 ,对于判断溶栓治疗的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女性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3年内接受静脉溶栓 3 0 2例 (AMI)患者中的 83例女性AMI的临床疗效。结果  ( 1 ) 83例女性AMI与 2 1 9例男性患者比较 ,溶栓后梗塞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明显为低 ( 57 8%比 73 5% ,P <0 0 1 ) ,尤其3 8例≥ 60岁的老年女性比 92例老年男性明显为低 ( 55 9%比 73 0 % ,P <0 0 2 5)。 ( 2 )经溶栓治疗的男性AMI患者比女性的 5周死亡率 ( 4 1 %比 1 4 5% ,P <0 0 1 )及中度以上心衰率 ( 1 4 2 %比 2 6 5% ,P<0 0 5)明显为低。结论 国人女性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但其临床疗效似乎低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十年中对数以万计被疑为AMI的病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随机、多中心溶栓试验。 以1983年为开端的GISSI-1试验的结果不仅激发了静脉内溶栓疗法的广泛应用,而且也促进了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为了检验不同的溶栓策略是否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随后又进行了GISSI-2与ISIS-3试验。这两个研究均发现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时患者的存活率几乎相同,这大出研究者所料,也引起困惑、争论甚至紧张。研究者将这种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伴发QT间期缩短的心电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常规测量10例临终患者的QT间期实测值(QT),通过QT间期换算公式计算QT间期预测值(QTp)、校正后QT间期值(QTc)以及QT/QTp比值。结果:10例临终患者心电图除出现各型传导阻滞、心室停搏等心电异常外,均伴随QT间期缩短(QTc<0.32~0.34s、QT/QTp<0.88)。结论:继发性QT间期缩短可能是出现于临终患者的一种罕见心电图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电活动衰竭,其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自 Lown 等报道正常人可以具有 PQ 间期缩短和 QRS 综合波正常的特征以来,有关报道日多。本文试图从心电图与临床表现将本症与预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作一区分,并对其发生机理作一探讨。作者将200例 PQ 期间缩短综合征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溶栓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9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第Ⅰ组为常规治疗,第Ⅱ组为静脉溶栓治疗,第Ⅲ组为静脉溶栓+康复运动(4周程序)治疗。结果:4周内死亡例数第Ⅰ、Ⅱ、Ⅲ组分别有4、3、3例,出院后1年内死亡例数三组顺序分别是5、2、0例。结论:结果说明康复运动+溶栓可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比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放宽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指征后.对疗效、安全性及提高溶栓比率影响.观察408例AMl且患者中,进行溶栓治疗的201例选择的主要指征变化及疗效.结果:(1)在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1年所推作的AMI济栓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入选距发病时间从≤6小时至≤12小时,年龄由≤65岁变为不限,使获选溶栓者占总的AMI患者比率达到49.3%,比未放宽前(28.4%,P<0.001)及GISSl-2(32.8%,P<0.001)等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较高.(2)32例AMI在发病>6小时而≤12小时之间溶栓比169例≤6小时,仍有相近的血管再通率(62.5%对71.0%)、及病死率(3.1%对6.5%,P>0.05),比不溶组明显下降(18.4%,P<0.05);(3)69例老年(≥65岁)AMI溶栓患者,比与之匹配的92例未溶栓者的心功能较好及病死率较低(11.6%vs28.3%,P<0.025).提示:AMI溶栓在国人使川链激酶、冰激酶可放宽至年龄起病至溶栓时间≤12小时,可使更多的忠者受益,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间期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差异。研究表明,QTd增大与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d较正常人增大;QTd增大可作为影响AMI预后的危险指标之一。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如何,本组对此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9例AMI患者的QTd进行了测定分析,以了解AMI患者QTd的特点及其与死亡率、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多部位梗塞及心肌酶学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择资料完整的AMI患者59例,AMI的诊断依据1979年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46-85岁,平均64.75±8.70岁。存活组46例,死亡组13例。发病时无电解质紊乱,无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均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未做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其性别、年龄与AMI组相匹配,临床体检、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属正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盲随机试验评估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前接受溶栓治疗的利弊。发病后4小时之内(A 组40例入院前,B 组38例入院后),每例静脉推注200万单位尿激酶。A B 两组分别在发病后85±51和137±50分钟(P<0.0005)开始溶栓治疗。91%患者发病后3  相似文献   

19.
Q-T间期缩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间期主要反映心室的复极时程,有关Q—T间期延长的论述及相关临床意义讨论较多,对Q—T间期缩短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通过8例Q—T间期缩短的病例,探讨其相关问题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发心绞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4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并与同期住院的49例AMI后未溶栓者进行对比。心绞痛在未溶栓组发生率为51.0%;溶栓组发生率40.8%,其中单溶栓组36.8%,溶栓加抗凝组43.3%,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组分别为35.7%和42.9%。经卡方检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AMI早期SK和UK溶栓治疗、溶栓加肝素短期抗凝均不能防止AMI后再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