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琥珀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使用水溶 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和控释 层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对脉冲 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以 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EC)水分散体为控释层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当内包衣层增重为17%和外包衣层增重 为16%时,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达到了时滞为4.5 h,时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DS-SRMP)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选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为阻滞剂制备了DS-SRMP,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结果:实验研究表明DS-SRMP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Kr0=8.78%·h-1(t≤8h)。结论:DS-SRMP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苦参碱时控型结肠定位给药微丸。 方法 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首先在空白丸芯上采用溶液上药法制备苦参碱载药微丸,然后以羟丙甲纤维素( HPMC )和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 )的混合物包衣作为溶胀控释层,以 Surelease 包衣作为时控包衣层,制备时控型结肠定位给药微丸。分别用扫描电镜、溶出度测定和光学显微镜考察微丸的包衣质量、体外释药率和释放过程中微丸的变化。 结果 药物通过时控层破裂开始大量释放 , 调节该层增重和溶胀控释层的增重及此层中 HPMC 与 Surelease 比例,均可以调节释药时滞 , 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优化后的包衣微丸在模拟胃肠道 pH 情况下延迟 5 h 释药,之后药物近恒速释放, 16 h 内药物释放完全。 结论 可通过调节时控层的增重 , 溶胀控释层的增重及此层中 HPMC 与 Surelease 比例来制备不同时滞的苦参碱时控型结肠定位给药微丸,为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制成时控型延迟释药微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3种不同包衣材料制备时间依赖型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分别以乙基纤维素、Surelease和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包衣片,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结果膨胀剂种类、包衣增重和包衣液中致孔剂浓度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3种包衣材料制备的双氯芬酸钠包衣片体外延时时间均可达到5~6 h。结论本实验为时间作为开关的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缓释包衣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磊  张亚琼  郭圣荣  殷明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38-1240
 目的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制备苦参碱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苦参碱微丸,并进行微丸质量评价及粉体学性质研究;用Surelease作为包衣材料、微型流化床进行包衣,对微丸体外释放进行评价并考察热处理对微丸释放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微丸质量良好,苦参碱缓释微丸需要热处理,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60℃,热处理时间为12 h,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制备的苦参碱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DS-SRMP)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研究DS-SRMP的吸收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结果:DS-SRMP在体内0~8 h的吸收速度符合表观零级动力学过程,其Ka0=12.14%/h。结论: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DS-SRMP缓释效果明显,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缓,持续作用时间长,可减少给药次数。该缓释制剂相对于其普通片剂具有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有效等制剂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珍菊降压缓释微丸包衣工艺。方法:选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E-7-19010)为包衣材料,采用BZJ-360M包衣造粒机对丸芯进行包衣,制备了珍菊降压缓释微丸;以氢氯噻嗪和芦丁为释放度指标,对包衣液的处方、包衣增重、致孔剂加入量及硫化时间等包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最佳处方及包衣工艺。结果:包衣液配方为:SureleaseE-7-19030:PEG 6000∶水=3∶0.225∶2,包衣增重为5%。包衣工艺为:主机转速大于150r/min,喷浆泵转速为10r/min,喷气流量为10L/min,控制鼓风温度为55℃~65℃,鼓风流量为(8~12)×20L/min,控制药丸温度(40±2)℃,干燥30min后40℃硫化12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制备硝苯地平脉冲释放微丸。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方法对含药微丸进行溶胀层和控释层的包衣。结果本研究所制硝苯地平脉冲释放微丸在体外释放试验中能达到要求的释药效果。结论所采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9.
谢齐昂  胡富强  袁弘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7):1312-1319
 目的 研制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考察微丸体外溶出度影响因素。 方法 用均匀设计及单因素实验设计筛选崩解剂种类和用量,确定载药丸心处方;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心,并依次用流化床技术在载药丸心表面以羟丙甲纤维素( Pharmacoat 606 )加载乳糖进行包衣,光洁化表面;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 E-7-19040 )进行控释包衣制备成单脉冲微丸,单脉冲微丸表面以 Pharmacoat 606 加载药物后进行薄膜包衣,制备成双脉冲微丸。以溶出度达 5% ( <> t 0.05 )和 90% <>t0.9) 为脉冲剂量开始释放和完全释放的参考指标,以持续释放小于总剂量 5% 的释药时间作为迟滞时间( <> t lag-time );同时考察体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最合适的崩解剂,优化用量为 50% ,第一脉冲剂量的 <> t 0.9 约为 30 min ,第二脉冲剂量的 <> t 0.9 约为 45 min , <> t lag-time 约为 150 min 。微丸粒径的大小,崩解剂的用量,光洁化处理时的包衣增重,控释层衣膜的增重程度,单脉冲微丸表面含药层的加载,双脉冲微丸表面的薄膜包衣都对微丸的溶出有影响;但不受溶出介质 pH 值的影响。 结论 所制得的双脉冲微丸具有良好的双脉冲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种双氯芬酸钠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控释片,并对其药物释放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硬脂酸和乙基纤维为释放阻滞剂,以羧甲基淀粉钠等为崩解剂,制粒干燥后制备控释片,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载的溶出方法测定其释放度。结果:所制备的控释片在t0.9之前的释放为零级动力学过程;片剂中主药含量(在35%~60%范围内)、片剂形状及硬度(5~10kg)等对该控释片的药物溶出无明显影响。结论:改变该控释片中崩解剂或阻滞剂用量均可改变其药物释放的t1/2。  相似文献   

11.
水性包衣工艺制备红霉素肠溶微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采用丙烯酸树脂水性包衣工艺制备红霉素肠溶微丸。方法 采用切线喷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和肠溶丙烯酸树脂水性包衣材料对红霉素微丸进行包衣 ,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和稳定性 ,并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 包衣微丸具有良好的肠溶效果 ,pH1.2盐酸溶液中释放量小于 10 % ,pH6 .8磷酸盐缓冲液中药物迅速释放完全。微丸体外稳定 ,工艺重现性好。 2 0例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证明 ,自制肠溶胶囊与进口对照品生物等效 ,相对生物利用度 (10 0 .5 9± 19.47) %。结论 水性包衣方法制备红霉素肠溶微丸工艺可行 ,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脉冲方波直流电占空比与频率对双氯芬酸钠亲水凝胶体外离子导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频率1.7kHz,占空比1:5,1:3,1:1,3:1,5:1和频率0.4,0.9,1.7,2.8,4.0 kHz,占空比均为5:1的脉冲方波直流电,分别考查双氯芬酸钠凝胶的体外渗透速率。结果 占空比5:1,频率为4.0 kHz的脉冲方波直流电的导入效果最佳,其渗透速率和增渗倍数分别达到(331.39±56.58)μg·h-1·cm-2和4.01倍。结论 频率对于双氯芬酸钠亲水凝胶离子导入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双嘧达莫pH非依赖型缓释微丸,使药物释放不受胃肠道pH值变化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药物与联合载体(Eudragit L、EC和PEG 6000)的混和有机液喷包于微晶纤维素(MCC)空白丸芯上形成膜衣骨架型共沉淀物结构,以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微丸的释放特性。结果: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释放呈pH非依赖型释放特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具有溶解度pH依赖性的药物,以固体分散技术处理,通过不同性质载体的调节作用,可以制成pH非依赖型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浇铸法制备格列美脲控释贴剂,以正交方法优化成膜骨架材料配比,设计最佳基质控释系统;首次建立格列美脲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不同基质组成及二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按照胰岛素类及降血糖药的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进行降血糖试验和糖耐量试验,评价贴剂对正常大鼠经皮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药剂学研究表明,当成膜骨架材料配比为改性PVA-PVP-乳糖=20:2:1,透皮促进剂氮酮和油酸以3%浓度按2:1比例合用时,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最大;对正常大鼠的药效学研究显示,该贴剂能明显减少给药次数,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空腹血糖(P<0.01),显著增加糖耐量(P<0.001),降糖作用明显。结论 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可以经皮肤给药达到显著的降糖药效,血药浓度平稳,给药次数减少,患者依从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