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婴儿睡眠现状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婴儿睡眠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婴儿睡眠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影响婴儿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为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者解决婴儿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市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904名婴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及气质测试。 【结果】 深圳市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3.0%; 2) 婴儿睡眠姿势6月龄前以仰卧为主,6月龄后侧卧、不固定姿势均随着月龄增长逐渐增多, 婴儿自行入睡及需外界帮助入睡方式均与月龄无关;3)影响婴儿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有父母缺乏睡眠知识,婴儿难养型气质、夜间睡眠开灯等。 【结论】 婴儿睡眠问题已引起父母广泛关注,父母缺乏睡眠知识而又过多干预婴儿睡眠,是婴儿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婴儿睡眠情况的调查,了解西安市婴儿睡眠问题现况,探讨婴儿母亲可能影响婴儿睡眠的危险因素,为促进婴儿健康睡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1年9-11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196名1~12个月龄健康婴儿进行睡眠评估,对其中1、6、12月婴儿母亲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和抑郁自评(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量表分别进行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估。 【结果】 西安市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0.47%;睡眠问题组婴儿的母亲PSQI总分整体高于正常组婴儿母亲,主要表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等因子上,以及睡眠障碍因子(6月)和入睡时间因子(12月)得分高于正常组;1月、6月睡眠问题组婴儿母亲SDS标准分明显高于正常组。 【结论】 1~12月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婴儿睡眠问题与母亲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有关,应及时发现不良因素,以预防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睡眠障碍与其体格成长、气质、智力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4月~2009年7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1~12个月的婴儿进行睡眠状况调查、体格测量、气质评估和Gesell测量.结果 在调查的1 763例婴儿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5.07%;6月龄和12月龄睡眠障碍组婴儿身长低于睡眠正常组婴儿(t=-3.33,P=0.0010;t=-2.42,P=0.0164);6月龄睡眠障碍组气质维度中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3个维度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t=3.45,P=0.0007;t=2.55,P=0.0114;t=2.30,P=0.0226),睡眠障碍组注意分散度维度得分低于睡眠正常组(t=-3.50,P=0.0006);12月龄睡眠障碍组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的发育商低于睡眠正常组(t=-2.94,P=0.0036;t=-2.03,P=0.0431;t=-2.29,P=0.0228).结论 婴儿期睡眠障碍与其体格成长、气质、智力发育相关,有必要及早预防婴儿期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儿气质对婴儿睡眠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婴儿睡眠质量.方法 对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婴儿中,随机选取月龄在6~12个月之间,且无中枢神经系统及发育异常的婴儿进行睡眠评估,符合婴儿睡眠问题诊断标准1项者即纳入睡眠问题组,共有102名婴儿,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查体无睡眠问题、身体健康婴儿共105名.婴儿气质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婴儿睡眠问卷调查表由母亲填写完成.结果 ①在睡眠问题组的102名婴儿中,频繁夜醒的婴儿数最多为83人次,入睡困难39人次,睡眠节律紊乱25人次;②婴儿气质类型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1.537,P<0.01);③有睡眠问题的婴儿其气质维度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和情绪本质上较无睡眠问题的婴儿得分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①困难型气质的婴儿易出现睡眠问题;②父母应针对婴儿气质特点,改善自身育儿行为,营造和谐的睡眠环境,以提高婴儿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肥东县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可能存在的原因,以期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方法对2016年4-5月于安徽省肥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定期体检的6~11月龄婴儿,采用根据国际睡眠障碍性疾病分类自编的《儿童睡眠行为相关问卷》(6-11月版)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儿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78.8%,男、女童在各类睡眠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入睡困难与睡前1小时兴奋或活动量过大有关(P=0.000),与夜间婴儿有动静时不恰当的应答方式有关(P=0.002);婴儿频繁夜醒与入睡时需要安抚(P=0.001)、夜间进食(P=0.016)及夜间不恰当的安抚方式(P=0.000)有关。结论肥东县6~11个月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提示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童保健工作者需加强对家长进行睡眠知识和睡眠卫生宣教,帮助婴儿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从而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婴儿睡眠问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行为、母亲心理健康状态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婴儿睡眠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6~12月婴儿进行睡眠评估,抽取存在睡眠问题的102名婴儿为睡眠问题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查体无睡眠问题、身体健康婴儿共105名。其母亲均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婴儿睡眠问卷调查表。【结果】①在睡眠问题组中,母乳喂养婴儿数和婴儿夜间进食次数均较睡眠正常组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01)。母乳喂养婴儿夜间喂哺次数平均为(3.54±1.29)次,人工喂养的婴儿夜间喂哺次数平均为(2.33±1.03)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SCL-90评定结果显示有睡眠问题婴儿的母亲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睡眠、饮食)等方面得分较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母乳喂养婴儿较人工喂养婴儿夜间进食次数多,易出现睡眠问题,但母乳喂养仍是婴儿首选的喂养方式,只是需要改善父母相关的喂养行为;②母亲精神状态通过影响其育儿行为,可对婴儿睡...  相似文献   

7.
<正>睡眠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而言,睡眠尤为重要。睡眠不单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儿童体格和心理发育也有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在儿童阶段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且年龄越小睡眠问题发生率越高。大约28%~40%的婴儿存在着睡眠问题,其中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家庭督导睡眠卫生习惯培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促进婴儿健康生长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以68例在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定期体检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家庭督导睡眠卫生习惯培养指导,后者仅对其睡眠行为进行常规询问并登记,定期对婴儿身长、体重进行测量,随访至12月龄,比较两组儿童睡眠情况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儿童的体重和身长增长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儿童6、9、12月龄的体重和身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婴儿在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睡眠节律紊乱和6月起维持整晚睡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督导睡眠卫生习惯培养能明显促进婴儿的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9.
睡眠问题是儿童保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在癫痫儿童中更为常见。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梦游及梦魇等,常导致儿童及家庭的日间功能受损;而癫痫儿童由于睡眠中异常脑电活动扰乱了正常睡眠结构,更容易萌生睡眠问题。睡眠与癫痫之间互相影响,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睡眠能激活癫痫样放电,癫痫发作会干扰睡眠结构;另外,睡眠问题也对癫痫儿童的认知、行为与生活质量等多方面造成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癫痫儿童的睡眠及睡眠相关问题,对癫痫儿童中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睡眠问题与癫痫之间的关系、睡眠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睡眠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昨晚又没睡好,你说最近我怎么这么多梦……"很多老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感觉上睡觉的时间不仅比年轻时候少了,而且经常做梦,并由此担心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睡眠由慢波相(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组成,异相睡眠状态下人们经常会有做梦的体验.慢波相睡眠主要用于恢复体力,而异相睡眠主要用于恢复脑力.老年人随着脑功能的退化,异相睡眠增加,就显得多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担心.观察自己的睡眠质量不要用单纯的睡觉时间和做梦多少来衡量,只要精神状态良好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1.
不同喂养方式对0~6个月婴儿睡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0~6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自2004~2005年全国12省、市5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双录入所有调查数据,应用SAS统计软件对3 016名0~6个月婴儿进行喂养与睡眠的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白天和夜间睡眠时间上存在差异,其中母乳、人工、混合喂养3组平均每日白天睡眠时间分别为5.26、5.23、5.36小时,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9.05、8.93、8.83小时;在睡眠习惯方面,母乳喂养婴儿同床睡眠及睡前含奶头等习惯发生率较高,且平均每日睡眠次数较多,而人工喂养婴儿则表现为睡前多需拍抱;此外,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打鼾发生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作为婴儿首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婴儿充足睡眠时间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伴随有同床睡眠、睡眠安慰等不良行为.因此,家长在实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以便为婴儿创造更好的睡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抚育环境因素对婴儿夜醒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在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参加儿童系统保健的5~11个月健康婴儿400例,进行婴儿发育、环境、行为调查及婴儿气质评估.结果 不良睡眠习惯、夜间哺喂频繁、成人过度护理会打扰婴儿的正常睡眠,从而造成夜醒,影响婴儿自己入睡.结论 夜醒是婴儿期常见的睡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睡眠质量.改善睡眠环境以及父母的抚育方式,有利于婴儿建立规律睡眠觉醒周期.  相似文献   

13.
梦 保健新解     
贺弋 《家庭医学》2006,(11):34-35
梦是睡眠者在睡眠中的主观体验。1953年,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睡眠分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人一夜睡眠中的20%~25%的时间与作梦有关,一生中约1/12~15的时间是在作梦。睡眠学家已证实梦来自右侧大脑半球的活动,梦对脑的发育成熟、智力开发和脑的衰老程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表明,睡眠由慢波睡眠(又称非快动眼睡眠)和异相睡眠(又称快动眼睡眠)组成,异相睡眠状态下人们经常会有做梦的体验。老年人随着脑功能的退化,异相睡眠增加,就显得多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担心,只要精神状态良好就可以了。另外,白天耗费了心神,或者对电视的内容记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氧饱和度rSO2的检测对脑损伤综合征婴儿脑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将30名脑损伤综合征婴儿按年龄分为2月龄、3月龄、4月龄组,并选取同年龄的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每组婴儿oddball范式声音刺激前和刺激过程中反映脑氧合的氧饱和度rSO2的变化量,应用婴幼儿智能测查量表测查脑损伤综合征婴儿组神经心理发育;用成组t检验比较各组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用相关性分析分析脑损伤婴儿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和神经心理测量量表智能指数(MDI)的相关性。结果 2、3、4月龄组的脑损伤综合征婴儿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小于同年龄组的正常婴儿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4月龄组的正常婴儿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大于3月龄组以及2月龄组正常婴儿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P0.05);脑损伤综合征婴儿组的脑氧饱和度的变化量与婴幼儿智能测查量表智能指数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脑氧饱和度的检测可以作为有脑损伤婴儿脑功能的一种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重视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充足的睡眠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对于儿童而言,睡眠对健康的影响较成人更为重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将近有1/3甚至1/2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新生儿、婴儿、儿童及少年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各种睡眠障碍。系列研究结果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改善脑瘫儿童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278例,由专人负责对家长及儿童进行睡眠障碍及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67.6%)脑性瘫痪儿童发生睡眠障碍,其中,睡眠不安、入睡困难、打鼾症状的发生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而肢体抽动、梦魇、磨牙症状均没有表现出年龄的差异(P>0.05)。患儿紧张性姿势反射、家庭紧张因素、睡前安慰、睡前功能训练以及年龄这几个相关影响因素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减少家庭紧张因素,指导患儿家庭正确的养育方式以及加强治疗措施,可显著减少脑瘫睡眠障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睡眠状况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婴儿睡眠情况调查表”对出生0~6个月有睡眠障碍的婴儿135例及睡眠正常婴儿65例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婴儿睡眠时间和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6月内婴儿白天、夜晚和每日总计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组分别为(3.06±1.52)、(8.13±1.46)和(11.25±1.48)h,睡眠正常组分别为(3.82±0.81)、(9.81±1.24)和(14.17±1.6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月和6月婴儿身长、体重睡眠障碍组分别为(61.19±2.26)cm、(5.91±0.87) kg和(66.90±2.75)cm、(7.81±0.96)kg,睡眠正常组分别为(62.08±1.25)cm、(6.42±0.69)kg和(69.21±2.65) cm、(8.64±0.87)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障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正>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一种最亲昵、舒 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 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 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为 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及睡眠的影响, 我站社会保健科对2002年12月~2003年3月出生的57例城区 婴儿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