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曼  吴玉章  倪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96-398,F003
目的:利用人/鼠嵌合模型评价人黑色素瘤基因mage-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建立并鉴定Trimera动物模型,并用重组质粒mage-3/pCI-neo作为基因疫苗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和血清中mage-3特异性抗体。结果:构建的Trimera模型脾脏和腹腔中出现了大量的人淋巴细胞。接种后,Trimera模型体内出现了效价为1:256的mage-3特异抗体。免疫动物CTL体外杀伤实验显示,注射基因疫苗的Trimer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LB373的最大杀伤率为50%左右。而对照小鼠只有10%以下的杀伤水平。结论:mage-3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疫苗,在人源化动物模型中能激发出特异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对共享mage-3抗原的各种肿瘤细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人 /鼠嵌合模型评价人黑色素瘤基因 mage-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 建立并鉴定 Trimera动物模型,并用重组质粒 mage-3/pCI neo作为基因疫苗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 CTL的杀伤活性和血清中 mage-3特异性抗体. 结果 构建的 Trimera模型脾脏和腹腔中出现了大量的人淋巴细胞.接种后, Trimera模型体内出现了效价为 1 256的 mage-3特异抗体.免疫动物 CTL体外杀伤实验显示,注射基因疫苗的 Trimer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 LB373的最大杀伤率为 50%左右,而对照小鼠只有 10%以下的杀伤水平. 结论 mage-3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疫苗,在人源化动物模型中能激发出特异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对共享 mage-3抗原的各种肿瘤细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bcr-abl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诱导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小鼠体内外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探索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构建表达bcr-abl融合基因cDNA片段的真核细胞质粒pVbcr-abl,将 pVbcr-abl质粒用纳米颗粒聚乙烯亚胺包裹后给BALB/c小鼠肌内注射,检测小鼠血清中bcr-abl特异性抗体水平。小鼠免疫后20 d皮下接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SP2/0/ber-abl细胞(H-2~d),观察小鼠生存情况、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细胞浸润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变化;LDH释放法检测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bcr-abl,bcr-abl融合基因cDNA片段在真核细胞中可得到高效表达。pVbcr-abl免疫BALB/c小鼠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CTL活性,并形成特异性免疫保护力。免疫小鼠的移植肿瘤形成时间、表面出现破溃时间、生长速度明显降低,荷瘤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免疫小鼠移植肿瘤组织中有大量CD3~+T细胞浸润。免疫小鼠的脾细胞杀伤SP2/0/bcr-abl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升高。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CIM~+/ CD8~+细胞比值升高到1.54±0.29。结论pVbcr-abl真核表达载体除能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以外,还能诱导高水平特异性CTL活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含人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的DNA疫苗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情况,为人B细胞淋巴瘤疫苗的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资料。本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VH)基因片段,同时克隆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作为免疫佐剂分子,进一步以重组PCR的方法获得MCP-3和、VH基因的融合基因片段,构建DNA疫苗重组质粒。在体外以瞬时转染的方法证实以融合基因片段作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DNA疫苗质粒大量提取后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抗体生成情况,并用LDH释放法测定CTL活性以检测抗独特型细胞免疫。结果表明,从接种疫苗第8周开始小鼠体内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明显升高,并且抗体滴度可维持高水平至少至第20周。在DNA疫苗免疫组中5只免疫小鼠有3只产生抗体。所诱导的抗体只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独特型抗原,而不识别人A549对照细胞。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未测到明显CTL反应的产生。结论:以MCP-3与VH的融合作为抗原基因构建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体内产生抗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为DNA疫苗临床用于人B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了初步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度恶性的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615转导B71基因后激发移植宿主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情况。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B71基因导入小鼠白血病细胞系L615中,获得高表达B71分子的L615B7细胞,作为肿瘤疫苗进行体内移植,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并检测瘤苗体外激活的T细胞杀伤活性、细胞增殖和因子分泌情况。结果:体内移植实验表明B71分子的表达可降低L615细胞在小鼠中的致瘤性,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用B7瘤苗预先免疫小鼠,对随后的瘤细胞攻击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B7瘤苗体外活化的T细胞对同种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并可刺激L615B7的增殖。结论:B71基因的导入并有效表达可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激活T细胞,提高宿主抗瘤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小干扰短链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封闭BABL/C小鼠淋巴细胞MHC-Ⅰ基因(H-2K~d)对H-2K~d表达的影响及H-2K~d表达降低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 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LAK)杀伤活性的改变,探讨淋巴细胞MHC-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在4×10~5/ml的LAK细胞的24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H-2K~d-siRNA,单纯转染剂和无义siRNA。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siRNA对LAK细胞H-2K~d表达抑制作用,LDH释放试验检测H-2K~d表达降低的LA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siRNA组H-2K~d蛋白的表达率下降(P<0.01)。LDH释放试验显示(E/T=40/1):对H22和K562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P<0.01)。结论不同比例H-2K~d-siRNA和助转染剂均能有效抑制小鼠LAK细胞表面H-2K~d的表达,其中以1.6μg/8μL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siRNA均不影响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对淋巴细胞无毒副作用。H-2K~d-siRNA通过抑制鼠LAK细胞的H-2K~d的表达,导致鼠LAK细胞对H22及K562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说明H-2K~d是鼠LAK细胞杀伤作用的重要因子,本实验为构建H-2K~d降低的体内实验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B7 1、IFN γ双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瘤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了双顺反子人B7 1、IFN γ共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 ,用其修饰卵巢癌原代细胞 ,制备成肿瘤疫苗 ,体外刺激自体淋巴细胞 ,以MTT法进行杀伤抑制试验。对SCID小鼠进行人免疫重建 ,于皮下接种双基因修饰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 3AO ,观察肿瘤的成瘤情况。结果 :体外试验证明人B7 1、IFN γ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疫苗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杀伤活性。体内试验观察到双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细胞系成瘤性下降。结论 :B7 1、IFN γ双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可诱导很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为联合免疫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瘤苗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7-1、IFN-γ双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瘤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构建了双顺反子人B7-1、IFN-γ共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用其修饰果癌原代细胞,制备成肿瘤疫苗,体外刺激自体淋巴细胞,以MTT法进行杀伤抑制试验。对SCID小鼠进行人免疫重建,于皮下接种双基因修饰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3AO,观察肿瘤的皮瘤情况。结果:体外试验证明人B7-1、IFN-γ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疫苗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杀伤活性。体内试验观察到双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细胞系成瘤性下降。结论:B7-1、IFN-γ双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可诱导很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联合免疫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瘤苗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对小鼠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 (DC)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无菌取小鼠骨髓细胞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细胞因子作用诱导为树突状细胞 (DC) ,用EMT6肿瘤抗原裂解物冲击致敏DC细胞 ,检测DC体外刺激活化淋巴细胞作用 ,以及经DC免疫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观察致敏DC免疫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镜下可见抗原致敏后的DC可吸引淋巴细胞聚集成团 ;致敏DC诱导生成的特异性CTL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作用 (与PBS对照组比较 ,P =0 .0 2 7) ,而未成熟DC细胞组和肿瘤抗原组与PBS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17,P =0 .0 72 ) ;经致敏DC注射免疫后 ,小鼠负荷肿瘤得到抑制 (与PBS对照组比较 ,P =0 .0 3 5 ) ,而单纯肿瘤抗原及未致敏DC免疫组与PBS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6,P =0 .11)。结论肿瘤抗原裂解物致敏的DC可有效递呈抗原并诱导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氧化型甘露聚糖修饰的LL/2c肿瘤细胞疫苗(Oxidative mannan-conugated LL/2c,ox-ML)能否诱导Th1抗瘤免疫反应。方法:乙醇固定的LL/2c细胞(fixed LL/2c,f—L)、ox—M—L腹腔免疫小鼠,取脾脏制备T淋巴细胞悬液,采用ELISA检测体外刺激的T细胞INF-γ、IL-4分泌,^51Cr释放实验观察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杀伤活性。结果:ox—M—L免疫小鼠的T细胞经丝裂霉素C预处理的LL/2c体外刺激,其INF-γ分泌显著提高:^51Cr释放实验显示出对LL/2c细胞特异性的CTL杀伤活性,且这种杀伤活性具有CD8 T细胞的依赖性:未修饰的LL/2c免疫小鼠的T细胞诱导了较高的IL-4分泌,但未显示出CTL杀伤活性。结论:LL/2c肿瘤细胞作为抗原,经氧化型甘露聚糖修饰有效的诱导了Th1类型的抗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建立类似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B/c小鼠模型并探索其免疫学特征。将鼠源性B淋巴瘤细胞株(A20细胞)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以建立B细胞淋巴瘤鼠模型。实验分为3组:成瘤小鼠组,未成瘤小鼠组和正常小鼠组(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CD抗原表达及成瘤小鼠、未成瘤小鼠和对照正常小鼠的外周血和脾脏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在成功构建病理学形态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B/c鼠模型肿瘤组织中,检测到CD3、CD4、CD8、CD19、CD30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9.27±23.75)%,(6.07±3.65)%,(51.2±23.1)%,(67.06±16.39)%,(37.93±17.03)%,与接种前A20细胞相比,其CD3和CD8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19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下降(P〈0.05)。成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阳性表达比例较正常小鼠有显著差异,其CD3和CD4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未成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表达比例与正常小鼠相比,CD3、CD4、CD8阳性细胞比例降低,而CD19阳性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为在有免疫功能的小鼠体内进行B细胞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半乳糖基壳聚糖纳米材料与5-氟尿嘧啶(5-FU)合成5-FU纳米粒,并观察其在体内抑制小鼠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体外培养的C26细胞接种小鼠肝左叶,成瘤后,分别用0.9%氯化钠液、空纳米粒、5-FU和5-FU纳米粒行尾静脉注射,观察5-FU纳米粒的抗肿瘤效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小鼠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活性.结果:与0.9%氯化钠液组及纳米粒组相比,5-FU组和5-FU纳米粒组的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尤其5-FU纳米粒组降低更显著(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5-FU组小鼠,外周血IFN-γ和I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5-FU纳米粒组与0.9%氯化钠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的脾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1),5-FU纳米粒组与0.9%氯化钠液组比较未见降低(P>0.05),纳米粒组NK和CTL杀伤活性0.9%氯化钠液组增高(P<0.05).结论:5-FU纳米粒治疗结肠癌模型,具有明显抗肿瘤效应,纳米粒材料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低5-FU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10^6个SKOV3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s2O3高、中、低剂量组及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卡铂(CBP)组(阳性对照),连续给药10d,停药后24h处死裸鼠,计算移植瘤的瘤质量、抑瘤率及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检测用药后裸鼠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As2O3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各剂量As2O3组及CBP组瘤质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17.931,P〈0.05);As2O3作用后caspase-3基因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21,q=2.89~3.84,P〈0.05)。同时,As2O3各组与CBP组相比,未表现出明显的肝、肾及血液学毒性。结论As2O3对人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飞蓬活性成分对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16只裸鼠右背部皮下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生理盐水组5只,小飞蓬组6只,5-FU组5只;接种细胞24h后进行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荷瘤裸鼠体重变化,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待第一只正常死亡裸鼠出现时处死所有裸鼠,检测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各治疗组荷瘤裸鼠的生长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0.01);治疗后各组肿瘤重量和抑瘤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飞蓬体内可抑制荷瘤裸鼠人乳腺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A Natsume  M Mizuno  Y Ryuke  J Yoshida 《Gene therapy》1999,6(9):1626-1633
Cationic liposomes containing the human interferon-beta (IFN-beta) gene induce marked growth inhibition in human glioma cells. In vivo experiments using an human glioma implanted into the brains of nude mice have demonstrated a definite growth-inhibitory effect, achieving complete tumor regression with multiple intratumoral injections of the gene. However, nude mouse studies are inadequate to evaluate antitumor effects fully,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activation of the host immune response. This article aimed to investigate antitumor effects and immune response activation by murine IFN-beta gene transfer in syngeneic mice. In vitr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a stronger growth-inhibitory effect of liposomes containing the murine IFN-beta gene on a GL261 mouse glioma cell line than exogenously added murine IFN-beta. In in vivo experiments, intratumoral administration of liposomes containing the murine IFN-beta gene resulted in a 16-fold reduction in the mean volume of residual gliomas in the brains of C57BL/6 mice and massive infiltration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within the residual tumor, while few CTL were infiltrated in controls including murine IFN-beta, empty liposomes, naked plasmid expressing murine IFN-beta, and liposomes containing beta-galactosidase gene. In addition, 40% of mice treated with liposomes containing the murine IFN-beta gene were completely cur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ctivation of cellular immunity participates in antitumor effects in vivo together with direct effects of the IFN-beta gen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负载HPV18E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并观察其在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采用微磁珠分选系统(MiniMACS)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34干细胞,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各200ng/ml和100U/ml诱导其向DC分化,采用阳离子脂质体DMRIE-C介导HPV18E7基因进入DC,制备DC疫苗。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DC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表面目的基因E7蛋白的表达情况;MTY法检测DC疫苗致敏的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表达HPV18E7的食管癌细胞EC-109的杀伤活性。结果脐带血CD34^+干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下,细胞体积增大,形状由圆形变得不规则形,细胞数量增多,形成细胞集落。经过14d的培养,大部分的细胞从集落上脱落下来成为成熟的DC,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E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5%,说明基因转染成功。DC疫苗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EC-109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未转基因DC致敏的淋巴细胞组、T淋巴细胞组和对照组(P〈0.01),且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人脐带血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能扩增分化为DC,经肿瘤相关病毒抗原基因转染获得的DC疫苗,高表达目的基因蛋白,并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对相应人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真核表达基因(pEGFP-C1_IL-12)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pEGFP-C1_IL-12基因转染入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_2,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半定量PCR法检测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经动脉导入重组基因至VX_2移植性肝癌组织,观察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时在体内对VX_2肝癌的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实验中,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VEG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体内,基因治疗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结论重组基因pEGFP-C1_IL-12在体外并不表现出抗肿瘤作用,但在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这种抗肿瘤作用可能并非重组基因表达产物的直接作用,可能是由间接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其17-70片段转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对其在动物体内生长的影响。构建含有人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17-70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筛选并检测稳定表达转染基因蛋白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用稳定表达转染基因蛋白的U266细胞建立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动物模型。每2周检测小鼠血清中人轻链蛋白的含量,每4周测量小鼠血清中人VEGF及PF4蛋白含量。并检测肿瘤的体积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血小板因子4蛋白和其17-70肽段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筛选后各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清液内VEGF含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用转染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建立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发现,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较,转染血小板因子4基因组小鼠血清中人VEGF及人轻链蛋白含量降低,在转染17-70片段组的降低更加明显(p0.05)。各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及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空载体组小鼠与其它两组小鼠之间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血小板因子4小鼠与转染血小板因子4片段组小鼠之间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染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其17-70片段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受到抑制,小鼠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的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对裸鼠肝癌的影响作用,探讨RNA干扰对肝癌基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骨桥蛋白序列特异性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载体,并导入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尾静脉注射OPN sh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生长的影响作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OPN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浓度。结果全身系统性给予OPN shRNA后,空载体组、阴性shRNA组及OPN shRNA转染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35±5mm^3、222±24mm^3(P=0.2)、98±24mm^3(P〈0.05);瘤组织中OPN浓度在空载体组、阴性shRNA组及OPN shRNA转染组分别为498±8pg/mg、382±98pg/mg和122±56pg/mg(P〈0.05)。结论OPN的RNA干扰明显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有望通过RNA干扰技术实现肝癌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