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胸壁挤压法在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儿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49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需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住院先后单号分为干预组(25例),双号分为对照组(2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均雾化吸入氟霉松和肝素钠,均于体位引流后吸痰,吸痰前后大流量吸氧3~5 min.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吸痰前予以胸壁挤压.结果 干预组患儿排痰后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肺部听诊结果,并发症及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机械通气患儿,可提高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干燥、痰阻、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1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湿化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进行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发生率晕著低于对照组(P〈0.05,P〈O.01);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5minSpO2波动程度,观察组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探讨改进气管切开的吸痰方法。方法将4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按常规法吸痰,将吸痰管无负压下直接插入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边吸边旋转退出。观察组采用先吸取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支气管分叉处),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肺部感染、粘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吸痰方法后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灭菌液体石蜡作为润滑剂在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吸痰方法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将92例经鼻(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一般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吸痰前用灭菌液体石蜡棉球均匀涂抹在吸痰管前端。比较两纽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利用灭菌液体石蜡涂抹吸痰管用于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可有效减少气道的痰痂形成和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伸缩式延长管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将呼吸回路管直接与人工气道相连,气管滴药或吸痰时分离呼吸机管路,吸痰前后分别给予100%纯氧2min。观察组在人工气道和呼吸回路之间连接1个带吸痰孔的可伸缩式延长管,气管滴药和吸痰过程中不中断机械通气。结果两组安静状态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滴药时和吸痰后3min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带机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可伸缩式延长管的使用,可有效避免气管内滴药和吸痰时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从而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棉球加压包扎法在甲床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振动排痰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排痰效果以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7例脑科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叩背排痰组(手法组,13例)和振动排痰机叩背排痰组(排痰机组,14例),比较两组叩背前、后的排痰量以及呼吸频率、肺部啰音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1次/d,连续5d。结果 两组共完成132例次检测,排痰机组(68例次)叩背前、后的平均排痰量显著增多,呼吸频率和肺部哆音也显著改善,与叩背前及手法组(64例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且排痰机组叩背后的SaO2和PaO2较叩背前及手法组叩背后显著升高(均P〈0.01),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国产振动排痰机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可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排痰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ICU 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按收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行人工叩背排痰辅助清理呼吸道,观察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进行辅助清理呼吸道护理。结果两组首次排痰护理10min及吸痰后15min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吸痰后15min血气分析检查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干预后72h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行辅助清理呼吸道的护理效果优于人工叩背,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步吸痰法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插管时关闭负压,当吸痰管插到气管深部(15cm)时再后退0.5~1.0cm后打开负压将痰液吸尽。观察组采用两步吸痰法,即第1步带负压插管将气管套管内的痰液吸尽,第2步更换吸痰管后按常规吸痰法吸尽气管深部的痰液。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H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痰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两步吸痰法能保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提高安全性,并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A组行开放式深吸痰;B组行开放式改良深吸痰;C组行密闭式深吸痰,吸痰深度同A组;D组行密闭式改良深吸痰,吸痰深度同B组,方法同C组。结果四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48);但C、D纽VAP发生时间较A、B组显著延迟(均P〈0.01)。气管插管第5天A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C、D组(均P〈0.01):第7天密闭式吸痰组CPIS评分有所升高,与开放式吸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法是否能够降低VAP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但在延迟VAP发生时间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双手叩肺法用于重症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排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重症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有效排痰方法。方法 将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双手叩肺法排痰、排痰机辅助震荡后行负压吸痰,对照组以传统方法叩肺排痰、排痰机辅助震荡后行负压吸痰。结果 排痰第2天治疗组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第1、5天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双手叩肺排痰法有目的地叩击、震荡肺部.可使痰液顺利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行气管切开对气管狭窄切除重建术后呼吸道管理及减小吻合口张力的价值。方法22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施行气管病变段切除并对端吻合重建手术,根据是否手术同期接受横行切口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10例和非气管切开组1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术前CPI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声嘶、意识障碍比率均明显高于非气管切开组(P<0.05),全组患者无死亡,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术后ARDS、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22例,随访时间3~32个月,均日常活动正常,无呼吸困难症状,三维CT重建检查无气管狭窄。结论气管切除重建术后行预防性横行气管切开,简化了术后的气道管理,保证了气道的通畅与清洁,同时亦起到减小吻合口张力作用,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气管狭窄重症患者,推荐预防性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吸痰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CHD合并PH患儿按适时吸痰时间顺序随机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四组患儿吸痰负压分别为13.3~19.9kPa、20.0~26.5kPa、26.6~33.2kPa、33.3~40.0kPa。结果不同负压吸痰对CHD合并PH患儿的SpO2均有影响,第2组、第3组较第1组、第4组SpO2更稳定(P<0.05);第1组痰液吸尽所需时间更长(P<0.01),第1组痰液吸尽所需次数更多。结论CHD合并PH患儿吸痰负压宜选择20.0~33.2kPa,以保证SpO2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有效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把2011年3月~2012年8月接受住院治疗且满足急性感染性喉炎确诊条件的92例患儿划分为甲乙两个小组,甲组接受常规治疗,乙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结果甲组无效13例(28.26%),有效23例(50.00%),显效10例(21.73%),总有效率为71.74%。乙组无效1例(2.17%),有效12例(26.09%),显效33例(71.74%),总有效率97.8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声嘶、发热、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及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较甲组有显著的减少(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急性感染喉炎起效快、疗效显著,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并评估膈肌折叠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膈肌麻痹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13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矫治手术后发生膈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35 d 至 11个月[(6.6±3.2)个月];体重3.5~9.6 (6.2±1.8) kg。膈肌折叠术在心脏直视手术后(19.08±4.29) d施行。所有患者均无法顺利脱离呼吸机,或脱机后因严重呼吸困难反复行气管内插管,13例患儿均行单侧或双侧膈肌折叠术。 结果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15.4%,其中1例痰培养为复合鲍曼不动杆菌阳性、血细菌培养阴性;另1例为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患儿,双侧膈肌麻痹,行双侧膈肌折叠术后第11 d痰培养和血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并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所有患儿膈肌折叠术后胸部X线片提示膈肌下降至正常位置。膈肌折叠术后患儿脱离呼吸机时间为 (5.38±3.09) d。膈肌折叠术后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增高 [(90.22±8.47) mm Hg vs. (80.69±6.72) mm Hg ;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术前明显降低 [(39.87±6.31) mm Hg vs. (56.38±7.19) mm Hg ;P<0.05] 。随访12例,随访时间24个月,1例患儿行双侧膈肌折叠术,出院后6个月内反复2次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患儿呼吸功能正常。所有随访患儿心功能Ⅰ~Ⅱ级(NYHA)。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膈肌麻痹时,难以顺利脱离呼吸机,行膈肌折叠术是较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缩短胸腔开放时间对行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同济医院普胸外科收治54例患者行三切口上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的肺功能情况,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58.9±8.2岁;鳞癌26例,腺癌2例;改良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54.7±9.4岁;鳞癌25例,腺癌1例。比较两组胸腔开放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差异,以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术后吸氧天数、术后住院天数、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例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组与改良组术中胸腔开放时间(4.7±1.2hvs.2.6±0.8h,t=7.51,P〈0.05)和单肺通气时间(3.7±1.5hvs.2.3±0.8h,t=4.2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3d,两组PaO2、SpO2较术前显著降低(传统组术后1d,PaO2:F=516.03,P〈0.05;SpO2:F=129.63,P〈0.05;术后3d,PaO2:F=213.99,P〈0.05;SpO2:F=61.84,P〈0.05。改良组术后1d,PaO2:F=423.56,P〈0.05;SpO2:F=184.24,P〈0.05;术后3d,PaO2:F=136.78,P〈0.05);术后1d,改良组PaO2、SpO2明显高于传统组(F=36.20,P〈0.05;F=93.42,P〈0.05),PaCO2明显低于传统组(F=155.49,P〈0.05);术后3d,改良组PaO2明显高于传统组(F=29.23,P〈0.05);改良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等指标明显短于传统组(t=3.81,P=0.00;t=4.65,P〈0.05)。结论改良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能明显缩短术中胸腔开放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显著减轻对呼吸功能的损伤,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80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pH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B组患者行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常规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面罩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病死率、治疗周期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 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周期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提高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超早期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50例未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39例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者死亡9例,肺部感染6例;50例延迟气管切开者死亡24例,肺部感染21例。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者行超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一种较为理想的雾化吸入方式,提高湿化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法,观察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改良氧气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气道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每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痰液成分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氧气雾化法能将雾化药液充分吸入气道,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递减负压吸痰法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1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4例脑卒中气管切开后1周的患者按住院或转入单双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用递减负压吸痰法,即从上往下抽吸,负压依次为-33~-36kPa,-27~-30 kPa,-22~-26 kPa。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从下往上抽吸,压力-20~-40 kPa。结果两组在吸痰后1min2、min5、min的SpO2,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液吸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递减负压吸痰较常规吸痰能明显减少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及SpO2的变化,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吸净痰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