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刺足三里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皮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月龄健康昆明种无毛小鼠32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每组8只。用紫外线灯管模拟紫外线照射,造成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造模同时针剌小鼠足三里,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对SOD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并可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足三里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SOD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从而达到抗皮肤光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用绞股蓝紫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线粒体DNA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照射组、照射加绞股蓝低、中、高剂量组。模拟日光中uv长期照射,给药组照射同时外用绞股蓝。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缺失情况。结果所有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均存在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而正常对照组以及给药组中的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中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照射组。结论绞股蓝可防止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线粒体DNA损伤,对紫外线照射下的无毛小鼠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后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例1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P-NO)、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和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活性和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间亦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依达拉奉治疗后P-NO、P-LPO和E—LPO含量显著下降(P〈0.01),P-VC、P-VE、P-β-CAR、E—SOD、E—CAT和E—GSH—Px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除E—CATP〈0.05,余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除P—β—CARP〈0.05,余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清除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体内过多自由基,对急性颅脑外伤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0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同时留取肾组织做HE、PAS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FBG、TC、TG、UAE均升高(P〈0.05),系膜密度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增加(P〈0.05);与DM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FBG、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UAE及肾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Cu/Zn-SOD、CAT、GSH—Px活性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表现改善。结论罗格列酮对DM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医抗老驻颜古方抗小鼠光老化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研究中医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可能的抗光老化作用。方法:采用UVA/320~400nm+UVB/280~320nm紫外灯模拟日光紫外线组合造模光老化小鼠,选择中药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每天分别灌胃各组小鼠,共12周。生化法检测小鼠受试区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接受实验选择的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治疗的小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保护效果。各组与UV损伤组比较:滋阴为主的神仙驻颜方GSH-Px、HYP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SOD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补气为主的黄芪六一散SOD、GSH-Px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D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双补生脉散SOD、GSH-Px、MDA、HYP的表达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气血双补延龄固本丸SOD、GSH-Px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DA、HYP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双补、益肾填精的龟龄集方SOD、HYP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GSH-Px、MD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选择的中药古医籍记载的美容驻颜抗衰古方有一定的抗光老化作用,有进一步研究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对衰老小鼠皮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青年组(A)、老年对照组(B)和老年给药组(C);A、B组灌胃生理盐水20ml/kg,C组灌胃绞股蓝皂苷提取液8g/kg,每天1次。30天后取皮肤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CAT、GSH-Px活性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减少,SOD、CAT、GSH-Px活性增加(P<0.05)。结论:灌胃绞股蓝皂苷可减轻衰老小鼠皮肤的氧化损伤,具有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小鼠体内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100mg/kg)、单纯结晶组(c组,乙醛酸盐100mg/kg)、丹红干预低剂量组(D组,100mg/kg)、中剂量组(E组,200mg/kg)、高剂量组(F组,300mg/kg),丹红干预组为乙醛酸盐诱导结晶肾损伤基础上加用不同浓度的丹红注射液,在连续给药7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肾组织钙含量水平,比较各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或活力水平及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体分布及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单纯结晶组相比,给予丹红注射液后的小鼠肾脏组织SOD、GSH和CAT显著上升,而MDA、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肾组织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沉积及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均低于单纯结晶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过氧化应激途径减轻小鼠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化损伤在糖尿病性E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n=10),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n=13),C组为糖尿病胰岛素干预组(n=13)和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GSH干预组(n=14)。采用腹腔注射STZ法制作糖尿病模型并进行筛选。8周后取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进行组织匀浆,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用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检测胞外型SOD基因(SODEX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uZnSOD蛋白含量。结果A组大鼠海绵体组织基本无过氧化产物蓄积。与A组相比,B、C、D组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B、C、D组SODEX基因的表达、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B组相比,C、D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Ex基因的表达及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SODEX基因的表达及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性雄性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自由基代谢明显障碍,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同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而抗氧化剂GSH的应用能部分减弱氧化损伤。提示氧化损伤可能在糖尿病性E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为糖尿病性E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抗急性脑出血自由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后自由基反应并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检测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一氧化氮(P-NO)、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h素(P—β—CAR)和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活性和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并将前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两组上述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P—NO、P—LPO、E—LPO均值显著升高(P〈0.01),P—VC、P—VE、P—B—CAR、E—SOD、E—CAT、E—GSH—Px均值显著降低(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托奉治疗组在第3灭后P-NO、P-LPO、E—LPO均值显著下降(P〈0.01),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均值显著升高(P〈0.01),治疗7天后,差异减小,但部分指标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出血时,人体内自由基反应病理性加剧,而依达拉奉可以清除过剩自由基.对脑出血患者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绞股蓝提取液对抗小鼠皮肤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中药绞股蓝提取液对老龄小鼠皮肤组织的影响,判断绞股蓝提取液在减轻小鼠皮肤自然老化方面的作用。方法:为健康昆明种老龄小鼠灌胃给药绞股蓝提取液,30天后观察小鼠皮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并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H2O2含量及SOD活性。结果:给药绞股蓝后,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增强,H2O2含量降低,同时病理切片示其皮肤衰老状态有所改善。结论:绞股蓝提取液有改善老龄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多糖对ICR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AAP)对ICR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雌性ICR小鼠共50只,随机分成5组各10只:正常组(A)、模型对照组(B)、模型+AAP低剂量(50mg/kg.d)灌胃组(C)、模型+AAP中剂量(100mg/kg.d)灌胃组(D)、模型+AAP高剂量(200mg/kg.d)灌胃组(E)。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联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照射小鼠制备皮肤光老化模型。每周一、三、五照射,第1周每次照射时间1h,以后每周依次增加1h,自第5周起为5h,直至第14周照光结束。每次照光前各治疗组小鼠给予不同浓度的AAP灌胃。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用测试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含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AAP各灌胃组SOD、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皮肤出现皮屑、褐黄、粗糙肥厚、深皱纹、缺乏弹性等光老化特征,组织切片呈现光老化改变。AAP各治疗组皮肤外观及组织学特点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AAP能有效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对小鼠皮肤光老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对紫外线照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紫外线(UV)照射对无毛小鼠皮肤组织线粒体DNA的影响,以及绞股蓝对UV照射是否具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及照射加绞股蓝低、中、高剂量组。模拟日光中UV长期照射,同时给药组绞股蓝提取液灌胃。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缺失情况。结果所有照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均存在线粒体DNAC(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而正常对照组以及给药组中,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中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照射组(P<0.01)。结论绞股蓝可防止由UV照射引起的mtDNA损伤,对紫外线照射下的无毛小鼠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明显降低,H2O2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CAT、GSH-Px活性增加,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VE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延缓UV引起的大鼠皮肤光老化,能增强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降低H2O2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是否对大鼠光老化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拟UV连续照射60天,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玉屏风散提取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第61天碱水解法测定皮肤组织中羟脯胺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表皮郎格罕斯细胞(LC)数量及形态。结果:模型组HYP含量明显减少;模型+玉屏风散高、中、低剂量组HYP含量均有所提高,并呈剂量依赖(分别是P〈0.01,P〈0.05)。模型+玉屏风散高剂量组LC数量较多,树突状结构明显,排列较规则;模型+玉屏风散中、低剂量组对LC数量、形态及排列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玉屏风散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大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玉屏风散具有清除自由基、促进表皮细胞分裂,增加真皮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另一方面玉屏风散能够减少表皮LC的迁移,保护其树突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真皮内注射二甲氨基乙醇(DMAE)和复方氨基酸溶液(AA)对皮肤胶原代谢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成衰老治疗组(60只)、衰老对照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衰老治疗组从第18天开始,在两侧臀部真皮内分别注射0.2% DMAE+AA、0.1% DMAE+AA、0.2% DMAE、0.1% DMAE、AA、生理盐水(NS),每周1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皮肤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切片组织学变化并测定皮肤中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0.2%DMAE+ AA组、0.1% DMAE+AA组表皮、真皮厚度和胶原纤维面积均高于衰老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 DMAE+AA组、0.1% DMAE+ AA组与其他各衰老组相比,HYP含量增加、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0.2% DMAE+AA组、0.1%DMAE+ AA组之间HY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皮肤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皮内注射0.2% DMAE+AA、0.1% DMAE+AA能显著增加表皮、真皮厚度和胶原纤维面积及HYP含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表明其有清除皮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促进皮肤胶原代谢的作用,从而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核桃仁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以D-半乳糖1g/(kg·d)皮下注射造衰老模型,第11天开始治疗组灌核桃仁水提液8mL/kg,持续30d,观察HE病理变化及测定皮肤中Hyp含量。结果治疗组比模型组皮肤结构完整,表皮与真皮界线清晰,Hyp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核桃仁具有良好的抗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周大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2只,制作瘢痕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厚度、横截面积变化情况.采用比色氯胺T法测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测量TGF-β表达.结果 野生型组小鼠瘢痕增生明显,其厚度、横截面积比自身对照增加倍数显著大于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组小鼠(P<0.01),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瘢痕增生轻,羟脯氨酸含量与同窝野生型组小鼠瘢痕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1),野生型组小鼠瘢痕TGF-β表达比自身对照增加倍数显著大于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组(P<0.01).结论 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瘢痕TGF-β表达降低,瘢痕增生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柳氮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J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模型组、巴柳氮不同剂量组(42、141、423mg/kg),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其余各组自由饮用5%DSS溶液,巴柳氮灌胃给药。每日予以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分,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GSH-Px)、丙二醛(MDA)含量。小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Evans蓝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DSS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体质量减轻、便血和腹泻,DAI评分和病理(HI)评分增高(P〈0.01)。同时,结肠黏膜MPO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透射电镜检查小鼠回肠黏膜绒毛变短、萎缩、稀疏和排列极不规则,细胞间连接复合体缩短、变宽及细胞间隙扩大;小肠组织中Evans蓝含量增高。巴柳氮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DAI评分与HI评分降低(P〈0.05),MPO活性减低,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增高。随着巴柳氮剂量的增高,回肠黏膜微绒毛形态接近正常,小肠组织中Evans蓝含量明显减少。结论DSS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陛增高,巴柳氮可改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