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动素主要在胃肠道表达,促进消化间期Ⅲ相收缩.而胃动素系统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胃动素受体的了解.1999年Feighner等成功地鉴定和研究了胃动素受体的基因序列和生物学特性.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人们对胃动素系统的认识,并对开发更加有效的胃肠动力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治疗临床大量胃肠动力性疾病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本文就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动素受体突变对胃动素和红霉素激活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口服的药物很贫乏.1999年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的克隆,为研究促胃动力药物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胃动素(motilin,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胃动内酯是一类具有MTL样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药物,是一种便宜可口服的MTL替代物.有文献表明,红霉素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是通过MTL-R而实现的,但目前尚无一种化合物与MTL-R的亲和力高于MTL本身.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与胃收缩运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胃收缩运动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胃癌患者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 ;采用压力传导装置记录胃收缩运动。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胃窦收缩频率和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与胃收缩运动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 ,与胃运动功能无相关性 ;但胃窦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胃动素是1971年发现的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主要由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皮Mo内分泌细胞分泌。胃动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胃肠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大量研究表明胃动素与消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胃动素的发现及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分布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分布及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或者毁损后对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M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中枢立体定位杏仁核微量注射、杏仁核毁损、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十二指肠MMC的方法,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的作用。结果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以杏仁内侧核分布最多;杏仁基底外侧核也有较多分布,后部多于前部;分布较少的核团是杏仁基底内侧核、杏仁中央核、杏仁基底外侧核: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后可以使十二指肠MMC时相变短,峰电振幅增加,峰电频率增快;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可完全阻断这种效应: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不能阻断这种效心;抗胃动素血清只能部分阻断这种效应:杏仁基底外侧核核团毁损对十二指肠MMC影响不明品。结论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杏仁内侧核是胃动素受体分布最多的部位。杏仁核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MMC的时相、峰电振幅和峰电频率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杏仁核-下丘脑-脑干.迷走神经通路实现的.提示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存对十二指肠MMC的中枢性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与胃肠运动及胃动素水平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其中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水平, 同位素单光子辐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检测患者胃液体半排时间、食管通过时间.结果 甲减组受试者食管通过时间明显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4) ;甲亢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甲减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甲亢与胃动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P<0.05) .甲减与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分布及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或者毁损后对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M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中枢立体定位杏仁核微量注射、杏仁核毁损、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十二指肠MMC的方法,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的作用。结果 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以杏仁内侧核分布最多;杏仁基底外侧核也有较多分布,后部多于前部;分布较少的核团是杏仁基底内侧核、杏仁中央核、杏仁基底外侧核;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后可以使十二指肠MMC时相变短,峰电振幅增加,峰电频率增快;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可完全阻断这种效应;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不能阻断这种效应;抗胃动素血清只能部分阻断这种效应;杏仁基底外侧核核团毁损对十二指肠MMC影响不明显。结论 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杏仁内侧核是胃动素受体分布最多的部位。杏仁核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MMC的时相、峰电振幅和峰电频率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杏仁核-下丘脑-脑干-迷走神经通路实现的,提示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在对十二指肠MMC的中枢性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胃动素受体(MTLR)的表达,并探讨胃动素引起神经元内钙信号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MTLR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胃动素引起的单个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肠肌间神经元呈MTL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在Hank's液中,10-6mol/L胃动素可引起神经元内Ca2+浓度的显著升高,其峰高(峰值减去静息值)为30.6±3.7,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为(100.8±18.4)%。在D-Hank's液(去除细胞外Ca2+)中或用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预处理细胞后,胃动素可轻度升高胞内Ca2+浓度。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分别用G蛋白拮抗剂NEM和PLC抑制剂Compound48/80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胞内Ca2+浓度升高的程度明显降低,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用PKC抑制剂D-鞘氨醇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其峰高和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同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能自身表达MTLR。胃动素可明显升高神经元内Ca2+浓度,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既源于外钙的内流又源于内钙的释放。外钙的内流主要通过L型Ca2+通道,G蛋白偶联型MTLR-PLC-IP3途径参与细胞内钙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胃动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现胃动素(motilin MLI)以来,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仅就MLI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及其与胃肠动力失调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一、胃动素产生部位及命名:  相似文献   

10.
黄裕新  许才绂 《医学争鸣》1993,14(5):394-397
作综合报道我们近年对胃动素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所做的工作。研究结果发现MTL在人胎儿脑脊髓及消化道,人体液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并提示人与兔Mo细胞均具有腔内分泌方式。内源性MTL可加速小肠传递时间;胃癌患胃内压降低与其MTL代偿性分泌增中有关。进面食餐可抑制血浆MTL释放;针刺特定穴位可促进其分泌。我们又发现肝硬化,应激状态,妊高征患血浆MTL升高;胃癌患其血浆,胃液,十二指肠液中MTL均显...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免法观察了10组共249例空腹血浆MLI水平。结果各疾病之MLI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0岁以上老年人MLI值略高于对照组,但增高幅度较低,其表现不同于疾病组。急性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药源性腹泻患者之MLI值高于便秘者。各类未治疗恶性肿瘤之MLI显著高于良性胃肠道病。本文中以胃、结肠癌手术前病例及病程长糖尿病患者之MLI值最高。此外,尚观察了胃癌行迷走神经干或分支切断术后之MLI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特异的胃动素抗体,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33例肺心病人和30例健康人血清胃动素的含量结果发现:肺心病组胃动素含量(682±137.5)ng/L较健康组(316±46.51)ng/L升高(P<0.01).且肺心病组中伴上腹饱胀、嗳气、腹泻等消化道不适者16例胃动素为(800±27.38)ng/L高于17例无消化道不适者(644±142)ng/L(P<0.01).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与胃动素分泌异常和调节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彭昊  龙博文  肖晨  邓敏  张翼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2):4094-4098
背景 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对胃肠运动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危重症患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或胃肠功能衰竭是应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诱因,因而监测血清GAS、MTL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儿血清GAS、MTL的变化及其临床监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300例住院患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GAS、MTL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不同疾病类型、治疗前不同胃肠功能状态患儿血清GAS、MTL水平。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极危重患儿血清GAS、MTL水平高于非危重、危重患儿(P<0.05);治疗后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血清GAS、MTL水平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儿血清GAS、MT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衰竭患儿血清GAS水平高于无胃肠功能障碍患儿(P<0.05),胃肠功能衰竭患儿血清GAS水平高于胃肠功能障碍患儿(P<0.05);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血清MTL水平高于无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衰竭患儿(P<0.05),无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血清MTL水平高于胃肠功能衰竭患儿(P<0.05)。结论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胃肠功能状态的患儿血清GAS、MTL变化是不同的,临床可通过监测患儿血清GAS、MTL变化来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胃肠功能状态及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放免测试方法对31例早产新生儿血浆胃动素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同时期出生的3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早产儿后开奶产胆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随着胃肠道喂养的开始,早产儿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增高也十分显著,胃动素对于早产儿胃肠运动障碍和胃肠运动的成熟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儿腹绞痛患者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29例腹绞痛婴儿(腹绞痛组)和22例上呼吸道感染婴儿(对照组)血浆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比较两组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的差异;分析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与腹绞痛婴儿每天哭吵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腹绞痛组血浆ghrelin及胃动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绞痛组平均每天哭吵时间与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ghrelin及胃动素水平的升高与婴儿腹绞痛的发生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升降汤对小鼠胃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中药升降汤对胃肠蠕动的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①观察小鼠用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灌胃后碳素墨水在小肠的移动长度 ,并与蒸馏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升降汤灌胃 1 0d后 ,小鼠小肠组织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组碳素墨水在小鼠小肠的推进率分别为 ( 96 .1 6± 3.2 7) % ,( 94 .0 2± 3.4 5 ) % ,( 81 .4 2±5 .1 8) % ,对照组为 ( 5 9.2 6± 5 .2 4 ) % ;升降汤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升降汤高剂量组小肠湿组织胃动素为 ( 8.71± 1 .0 7)ng/g ,生长抑素为 ( 2 4 .0 7±2 .91 )ng/g;对照组分别为 ( 7.5 9± 0 .85 )ng/g ,( 30 .83± 3.6 9)ng/g,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或P <0 .0 1 )。结论 :升降汤可促进小鼠的胃肠蠕动 ,提高小鼠小肠组织的胃动素及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柴芍胃炎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模型大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FD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柴芍胃炎颗粒高、中、低组,同时与空白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饮食、体重变化和胃排空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结果:胃泌素:各中药组、多潘立酮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动素: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中药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升高(P〈O.05)。胃排空率: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于低剂量组(P〈O.05)但较多潘立酮组低(P〈O.05)。结论:柴芍胃炎颗粒可能通过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和增加胃排空率,从而起到改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胃动素、胃排空率超过正常范围并不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机理。方法将6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3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胃动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维生素B1可以提高胃动素的水平,可明显提高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章  董光龙 《医学综述》2008,14(8):1133-1135
自然杀伤(NK)细胞通过活化性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和最显著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阐述了NK细胞活化性受体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