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人体和动物 ,可导致棘球蚴病(也称为包虫病 )。由细粒棘球蚴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所致的包虫病称为囊型包虫病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在宿主体内发育缓慢 ,人往往在感染数月甚至数年后因出现临床症状而被发现。细粒棘球蚴感染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较为复杂。细粒棘球蚴抗原成分多且可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 (期 )表达特定的抗原 ,产生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 ]。机体感染 E.g.后的初期 ,尤其是以前曾有过接触的患者对免疫杀伤作用较为明显 ,而一旦包囊在宿主体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myophilin antigen)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用小鼠实验评价其免疫学特性. 方法 提取总RNA,构建克隆质粒Eg myophilin/pGEM-T,然后将亲肌肉抗原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进行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利用Western blot、ELISA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并通过包囊计数,评价其免疫保护力. 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Eg myophilin/pET28a,并表达、纯化出浓度较高的亲肌肉抗原.ELISA检测显示,用纯化的亲肌肉抗原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体;Western blot鉴定该抗体能识别重组抗原及原头蚴.攻击感染实验表明亲肌肉抗原免疫小鼠的包囊数为0.93±2.1,对照组为7.13±10.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得的保护力约为94.4%. 结论 成功表达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有望作为棘球蚴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价了半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包虫囊液抗原方法及其在诊断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虽盐析方法简单,但其提纯的包虫囊液经免疫印迹证实,去除了不少非包虫抗原性蛋白组分(由粗囊液20条带减为14条带)及保留了较多的抗原信息(剩余蛋白带大多与包虫病人血清呈阳性反应)。用两剂量抗原诊断(ELISA)40例包虫病人,盐析纯囊液比粗囊液无论是阳性符合率(1μg/ml时:85%对70%;0.3μg/ml时:75%对55%)或免疫比值(1μg/ml时:12.33±8.58对5.01±3.59;0.3μg/ml时:9.34±8.15对4.48±5.79)都有所提高。盐析纯囊液用于IHA中,也使52例正常人与46例包虫病人的凝集滴度拉开距离,阳性、阴性模式界线分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纯化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和囊液粗抗原诊断包虫病的效果。方法用 Burstein法纯化抗原 ,与粗抗原平行同步检测包虫病病人、健康人及其它寄生虫病病人血清 ,以标化阳性预告值 ( SPPV) ,标化阴性预告值 ( SNPV) ,标准化准确度 ( SAc)等计算综合积分指数 ( SII)。结果两种抗原检测包虫病病人与健康人 ,其 SII值 :纯化抗原为 96 .0 % ,粗抗原为 95 .5 %。包虫病与其他寄生虫病 ,其 SII值 :纯化抗原为 94 .9% ,粗抗原为92 .8%。结论表明 Burstein法纯化抗原在诊断包虫病的质和量上均优于囊液粗抗原。  相似文献   

5.
囊型包虫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对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囊型包虫病作了广泛的研究,而合适抗原的应用是其成功的关键,因此,对囊型包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该文就囊型包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次将Elwing&Nygren(1979)简化的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IGELISA)应用于细粒棘球绦虫病(包虫病)患者的免疫诊断。经用标准血清测定,以粗提的羊棘球蚴囊液为抗原,沉淀环直径(mm)和Log抗体浓度(μg/ml)间呈线性相关,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E.g.)囊液粗制抗原和B抗原(EgB)识别绵羊感染E.g.后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特异性IgG和IgE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并对抗原特性及分子量进行描述。 方法 制备E.g.囊液粗制抗原及EgB,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经剖杀证实感染E.g.并诱发过敏性休克的20只绵羊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对两种抗原的抗体反应性,并对抗原特性和分子量进行描述。 结果 特异性IgE抗体与耐热、低分子量的EgB(8、12和16 kDa)抗原未见明显的反应条带,而与E.g.囊液粗制抗原在43 kDa处可见明显的反应条带。IgG抗体与E.g.囊液粗制抗原未见明显的反应条带,但与EgB抗原反应后在31、43和66.2 kDa处可见较为明显的反应条带。 结论 EgB可能不是特异性IgE抗体的特异性抗原,而是IgG抗体的特异性抗原。E.g.粗制囊液抗原中含有特异性IgE抗体的特异性抗原组分,其分子量大于43 kDa,可能是导致棘球蚴病患者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8.
细粒棘球绦虫是最重要的带绦虫之一。其它带绦虫与细粒棘球绦虫一样,其幼虫阶段常感染相同的宿主,以致免疫学上常常难与细粒棘球绦虫区分。自在细粒棘球绦虫囊液中鉴定出抗原5(Ag5)和抗原B(AgB)以来,人畜包虫病诊断的特异性已大有改进,但由于在感染多房棘球绦虫、伏氏绦虫(E.vogeti)和猪囊尾蚴的病人血清中以及感染水泡绦虫、羊绦虫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免疫印迹、免疫电泳(IEP)及ABC-ELISA等免疫化学方法系统地比较分析了羊、牛、人源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作为人体囊型包虫病诊断性抗原的差别,发现三者蛋白组分及免疫原性蛋白大同小异;IEP中三源EgCF形成迁移距离不同但能识别同一抗体的沉淀弧,由此推知三源EgCF中寄生虫抗原决定簇相同而其载体蛋白有别;ABC-ELISA结果表明三源EgCF对30例包虫病人反应无显著差別。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血清学方法对调查现场包虫病人血清的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青海囊型包虫抗原 Dot- EL ISA、IHA和新疆囊型包虫抗原 EL ISA、泡型包虫 EM18抗原 EL IB对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的 2 0 6例包虫病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青海囊型包虫抗原 Dot- EL ISA和 IHA对囊型包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是 90 .37%和 91.98% ;新疆囊型包虫抗原 EL ISA对囊型包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 75 .94% ;三种方法对钙化灶型囊型包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是 77.2 7%、81.82 %和 6 5 .91% ,显著低于其它囊型包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 ;阴性者主要是单纯性肺脏和肝脏囊型包虫病人血清。3种方法 B超、X线诊断的泡型包虫病人的血清阳性率均为 10 0 .0 %。泡型包虫抗原 EM18-EL IB检测结果表明 ,B超 ,X线诊断的泡型包虫病人血清阳性率为 73.6 8% ;囊型包虫病人血清阳性率为 5 .88% ,其中钙化灶型病人血清阳性率为 15 .91% ;阳性血清数与阴性血清数比例约为 1:7(2 5 :181)。对不同方法在囊型和泡型包虫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18ku纯化抗原建立ELISA诊断方法,用于两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用18ku纯化抗原ELISA方法对44例泡型包虫病(AE)、70例囊型包虫病(CE)、29例囊虫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同时用羊包囊液抗原(Bu)常规ELISA法检测上述血清做比较.结果18ku纯化抗原检测不同血清的阳性率为AE90.91%、CE11.43%、囊虫病和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Bu抗原分别为AE97.73%、CE88.57%、囊虫病51.72%和健康人10.0%.18ku-ELISA对AE血清诊断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93.80%、阳性预示值为83.33%、阴性预示值96.80%.结论两型包虫病患者体内18ku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纯化抗原18ku-ELISA可用于两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较免疫印渍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2.
作者使用一种简便而敏感的诊断包虫病抗体的二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检测棘球属抗原,对包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9份人包虫囊液样本采自不列颠和肯尼亚手术病人,囊液中或多或少有原生头节存在,羊包虫病囊液采自当地屠宰场,其中含无原生头节的囊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AgB8/1,以rEgAgB8/1为抗原,应用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对31例手术确诊的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进行了回顾性检测与分析。结果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检测CE病人血清阳性率均为90.3%(28/31),3例血清学检测阴性的CE病人均为初次诊断为CE及单纯性肝脏单发感染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随着病人棘球蚴囊数目增加而有所增加,棘球蚴囊的数目与血清抗体水平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42),1个囊与2个囊/3个囊组间血清抗体水平有显著差异,2个囊与3个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gAgB8/1重组蛋白抗原对囊型包虫病有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多囊型包虫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高于单囊型包虫病人。  相似文献   

14.
人体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E.g.)和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E.m.)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包虫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其化疗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十几年来用于化疗研究的药物有十几种,但效果肯定、副作用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甲苯咪唑(mebendazole,MEB)、丙硫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感染细粒棘球蚴(E.g)绵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特异性IgG、IgG1和IgE抗体水平。了解抗原B对人工感染E.g绵羊IgG抗体的反应性。 方法 从绵羊E.g囊液中制备抗原B和E.g囊液粗制抗原,ELISA测定感染E.g绵羊诱发休克期间特异性IgG、IgG1和IgE抗体的动态变化。 结果 感染E.g绵羊6个月,特异性IgG、IgG1和IgE抗体水平较正常绵羊显著升高;诱发休克后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显著下降,尤其因休克致死的绵羊下降更为明显;IgG及IgG1抗体的衰减时间不同,趋势各不相同;抗原B和E.g囊液粗制抗原与血清IgG抗体反应阳性率分别为91%、32%。 结论 特异性IgE是导致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抗体,而IgG和IgG1抗体也起着重要作用。抗原B与感染E.g绵羊IgG抗体的血清反应性较好,可作为一种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监测绵羊感染E.g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绦虫 (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原头节 18k Da、16k Da抗原 ( E.m.18k Da和 E.m.16k Da)诊断泡球蚴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2 4例泡球蚴病、55例囊型包虫病、33例囊虫病和 30份健康人血清对 E.m.18k Da和 E.m.16k Da的抗体反应 ,同时用 E.m.2 - EL 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上述血清对 E.m.2的抗体反应。结果 :在免疫印迹试验中 ,E.m.18k Da和 E.m.16k Da均能被所有 2 4例 ( 10 0 % )泡球蚴病人血清识别 ,与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16.4 %和 2 9.1% ,与囊虫病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3.0 %和 33.3%。E.m.2 - EL ISA检测泡球蚴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 95.8% ,与囊型包虫病和囊虫病患者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2 3.6%和 33.3%。健康人血清均不与 E.m.18k Da、E.m.16k Da或 E.m.2发生反应。结论 :E.m.18k Da/16k Da,特别是 E.m.18k Da对诊断泡球蚴病有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特异性 ,可望成为泡球蚴病免疫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包虫病流行近况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在 2 0 0 0年召开的我国西部地区寄生虫病专业会议上 ,包虫病被确认为危害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包虫病按棘球绦虫种的不同分为囊型 (CE)和泡型 (AE) ,分别因细粒棘球绦虫 (E.g)和多房棘球绦虫 (E.m)幼虫而致病。为了监测包虫病近年流行趋势 ,特复习 1996年以后的国内文献 ,按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各省区作一综述。1 流行区1.1 甘肃 :我室截至 2 0 0 0年底共诊断包虫病 380例 ,多为甘肃籍病人 ,少数来自西部其它省 (区 ) ,其中囊型 2 77例 ,侵犯肝脏182例 ,肺脏 4 0例 ,多脏器 5 5例 ;泡型 10 2例 ,侵犯肝脏 10 1例 ,…  相似文献   

18.
研究单房型(简称E.g.)或多房型(简称E.m.)包虫病的化学治疗很有必要。有效的化学治疗主要是杀灭包虫原头节和破坏囊壁生发层,从而抑制包虫发育增殖。 Romero-Torres等(1965)认为,单房型或多房型包虫即使已被化学剂杀灭,但其病灶似同异物一样,长期遗留下来,随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重组亲肌肉抗原(rEg.myophilin)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包虫病分子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方法 (1)选取111只ICR小鼠随机分为A、B对照组和C实验组,分别于皮下注射PBS、PBS+佐剂和PBS+佐剂+候选疫苗,之后分别用同样的试剂进行两次加强免疫;(2)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5周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3)按不同的时间点分批次对小鼠采血、取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并检测其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rEg.myophilin能诱导小鼠产生≥86.11%的免疫保护力;免疫小鼠血清IgG、IgG1、IgG2a、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均增高,对照组攻击感染后IL-10增高,实验组未增高。结论 rEg.myophilin免疫后IgG及其亚类IgG1和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抗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4在IgE亚型类别转换中起关键作用,这一机制可能直接影响IgE参与的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抗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20.
包虫病免疫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包虫病免疫诊断学研究概况。包虫抗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免疫诊断的效果,国外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对包虫抗原中大分子多肽的免疫原性及与相近蠕虫的交叉反应领域,由此证实了包虫不同部位(囊液、在头蚴、胚层)的蛋白免疫原性不同,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宿主中包虫囊液的免疫原性亦不同。近年来受推崇的包虫抗原提纯方法是 pH5. 0等电点沉淀、0. 8M 硫酸铵盐析及免疫亲和层析等。对包虫病人的免疫球蛋白目前着重于研究 IgM(据认为可反映抗原正在刺激宿主之指征)及 IgE(可能反映抗虫免疫)。在肯尼亚,发现了大量缺少特异性抗体的包虫病病人,由此提出了抗原刺激的量太少或太多均不能产生易检出的抗体,从而把循环抗原的检测推向新阶段(解离法和 ELISA 的结合)。包虫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包虫病免疫诊断中发挥了作用,尤其是抗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的单抗的筛出,使用血清流行瘸学调查传染源和环境污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