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BAEP转颈试验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39例V-BA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者(A组)与30例BAEP转颈试验异常者(B组)作了西比灵治疗的前瞻性随访分析。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可使V-BAI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4.83%提高到79.31%(P<0.01);A组Ⅲ、Ⅴ(PL)及Ⅰ~Ⅲ、Ⅰ~Ⅴ(IPL)延长(P<0.01),B组Ⅲ(PL)和Ⅰ~Ⅲ(IPL)延长为著(P<0.05);西比灵治疗后Ⅲ、Ⅴ(PL)、Ⅰ~Ⅲ、Ⅰ~Ⅴ(IPL)有明显恢复(P<0.05),且与病情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脑干及其附近手术诱发电位术中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损伤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神经功能损伤第三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对23例脑干肿瘤病人进行手术中BAEP和SEP连续监测。结果 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SEP的改变。SEP的N13-N20中枢传导时间(CCT)和N2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和BAEPV波潜伏期(PL)、Ⅲ-V、I-V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犬脑干缺血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犬脑干局灶性缺血模型,观察脑干局灶性缺血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结果发现犬脑干缺血0.5、1、1.5、3、6和12h缺血组(IS)BAEP的Ⅰ、Ⅱ、Ⅱ、Ⅴ各波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IPL)与假手术组(SH)相比较均非常明显地延长(P〈0.01),以1-1.5h延长最显著(P〈0.01),3h后各植逐渐缩,提示BAEP可反映犬脑干缺血后的脑干损害,可客评  相似文献   

4.
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隙性梗塞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部分脑干腔隙性梗塞(腔梗)患者,因无定位体征而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为了对这些患者作出早期诊断,以利治疗及对预后的估计,对21例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梗组(A组)与30例V-BAI(B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组以持续症状为主,治疗效果较差,其TCD改变不如B组明显,而BAEP的Ⅲ、Ⅴ波峰潜伏期(PL)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延长比B组明显。结论:凡症状持续、疗效较差、TCD改变不显著而BAEP示听神经中枢段障碍明显者,要高度怀疑脑干腔梗。MRI是脑干腔梗可靠而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方法对30例长期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BAEP各波峰潜伏期(PL)、峰间期(IPL)延长,波形分化差,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AEP异常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实验室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诱发电位可作为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困难儿童BAEP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W工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语言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患儿根据不同病因分为五组,结合正常对照,进行BAEP描记分析。结果:和BAEP总异常率为84%,其中51%为双侧BAEP各波消失;21%为单侧BAEP各波消失,伴另侧BAEP各波潜伏期延长;12%为双侧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峰间期延长,结论:BAEP对于语言学习困难儿童的听力损害及传导路径的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TIA的BAEP转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高到80%(P<0.005)。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Ⅰ、PLⅤ、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30例尿毒症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观察到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患者BAEP各波潜伏期(PL)及峰间潜伏期(ZPL)普遍延长,治疗1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PL及ZPL相应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非血透非EPO组及单纯血透组,脑干电位无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患者BAEP异常与Hb、RBC呈负相关,与尿素氮(BON)、肌酐(Scr)无明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脑干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尿毒症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观察到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患者BAEP各波潜伏期(PL)及峰间潜伏期(ZPL)普遍延长,治疗1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PL及ZPL相应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非血透非EPO组及单纯血透组,脑干电位无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患者BAEP异常与Hb、RBC呈负相关,与尿素氮(BON)、肌酐(Sc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71例脑干病变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听沉诱发电位对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71例脑干病变患者及130名正常对照者BAEP检查。结果 53例患者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ⅢⅤ波PL及Ⅰ-Ⅲ,Ⅲ-Ⅴ,Ⅰ-Ⅴ的IPL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地58例临床诊断VBI眩晕的患者及30例非VBI眩晕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测。结果:VBI组BAEP异常率为59%,TCD异常率为615,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非VBI组BAEP异常率8%,TCD异常率为47%,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VBI组BAEP及TCD皆异常者为64/1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TIA的BAEP转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到80%。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1、PLV、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脑卒中应用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小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rn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检测研究,其中小脑出血19例,小脑梗塞9例,结果发现:BAEP在小脑卒中的异常为85.71%,且主要发生在病灶侧,部分病例可累及双侧。主要以Ⅲ,Ⅴ波PL及I~Ⅲ,I~ⅤIPL延长,BAEP在出血及梗塞的定性上无参考价值,随着病情的好转,BEAP亦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前后BAEP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驱铜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其潜伏期和峰间期的变化,并选用3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表明,HLD患者BAEP的PL和IPL较下沉对照组明显延长,主要表现为Ⅲ、Ⅴ波PL及Ⅲ-Ⅴ、Ⅰ-ⅤIPL延长,从而提示铜离子在H LD患者脑内沉积 害了脑干听觉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el's麻痹(BP)患者是否存在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方法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对急性期Bel's麻痹(BP)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进行观测。结果BP患者的BAEP和SSEP异常分别为47.8%和32.6%,结合均值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认为BAEPⅠ、Ⅲ、Ⅴ波PL和Ⅰ~ⅢIPL的改变,以及SSEP围绕N13的变化和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推测BP患者可能存在临床的周围神经及其根(核)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结扎犬脑基底动脉后6h,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波的峰潜伏期(PL)及峰间期(IPL)明显延长(P<0.01);脑干神经元形态结构发生缺血性改变(光镜及电镜),脑干组织PLA2活性升高5.8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58.8%(P<0.01)。海风藤300mg·kg-1、氟桂嗪1mp·kg-1、绞股蓝皂甙150mg·kg-1,分别于结扎脑基底动脉前3h经十二指肠造瘘管给药,皆能缩短PL及ⅠPL的延长(P<0.01),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结构的缺血性改变,三者作用相当。与缺血组相比较,三药分别使PLA2活性降低80.2%。74.2%和72.4%(P<0.01),使SOD活性升高2.1、1.95和1.84倍(P<0.01)。上述结果提示三药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PLA2活性和增强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AEP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0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9例VBI患者做常规BAEP检查,并对其结果按年龄、病程进行分析。结果:109便中异常81例,异常表现为各主波的波间期延长。其中病程〈2年者异常率为40.6%,2-5年者为87.8%,〉5年者为88.9%。结论:VBI2的BAEP异常率有随病程延长而增高的倾向。BAEP对VBI缓解期间病例诊断有一定参考意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方法243例发病7例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22例正常人进行BAEP检查。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BAEP异常率为85.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4%,P〈0.01。病情严重患者BAEP异常率为100%,而轻,中型患者分别为79.2%和83.7%,与严重患者比较,P〈0.01,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延长,主波消失或分化不  相似文献   

19.
郑瑛  郑鲁 《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4):224-225,228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意义。方法 利用神经电诊仪对28例患者进行BAEP检测。结果 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BAEP异常者19例(79%),表现多为同侧或双侧I波、Ⅲ波分化差,潜伏期延长。4例胆脂瘤所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BAEP全部异常,表现为Ⅲ波、V波分化差或波形缺失。结论 BAEP是三叉神经痛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尤其对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在24例经颅脑CT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和20例健康老年人中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研究。结果,病例组BAEP总异常19例,异常率83.3%,Ⅲ、Ⅴ波波峰潜伏期及各峰间潜伏期异常率较高;病例组Ⅲ、Ⅴ峰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均数比对照组大,t-检验;P<0.01。结论:在脑白质疏松症早期临床未提示脑干功能受累时,脑干电生理功能已出现异常BAEP可作为脑白质疏松症脑干功能受累的客观指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