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中度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老年人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对63例健康老年人和17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肌酐,血、尿β_2—微球旦白,血流变学检测。结果示:50~60岁和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64±0.20 1.39±0.29ml·s~(-1)/1.73m~2老年组与中年组相比平均下降21.03%,按平均年龄比较每年递减1.701%,缺氧(PaO_25.76±1.03kPa)和二氧化碳正常的肺心病患者肌酐清除率明显低于50岁组(P<0.01)。Ccr平均每年递减4.614%,与年龄相同的老年对照组相比,Ccr平均下降32.66%。血β_2—微球旦白与Ccr成负相关,结果表明:中度高原低氧环境健康中年人肾小球滤过率可保持正常范围,健康老年人肾功能有轻微损伤,肺心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尤为严重,作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肾功能损伤不仅与缺氧的直接作用有关,而且与血液流变学改变而致肾血流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肺泡低氧对内皮素—1(ET—1)合成及释放的影响。我们测量了未制动的清醒鼠在低氧条件下肺及血浆Er—1类免疫反应性(ET—1—LI)水平。结果:肺泡低氧(10%或5%o_2)60分使肺内ET—1—LI水平提高;低氧鼠血浆ET—1—LI水平亦显著升高;血浆及肺ET—1—LI水平随低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果表明,急性肺泡低氧使未制动的清醒鼠肺及血浆ET—1—LI水平升高,提示ET在肺泡低氧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4) 急性高原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其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后的6~96h,吸氧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常需要脱离低氧环境2~3天后才能恢复,因此有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是低氧引起的超时反应[1]。急性高原病的发生过程及其演变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的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其中液体潴留、液体转移(主要是肺和脑)、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低氧通气反应降低和心功能不全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也称急性轻型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后,由于对环境的习服适应机制尚未建立而发生的一系列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初上高原1~3天,甚至数小时后就可能出现缺氧症状,多数人能够耐受,5~10天可逐渐缓解。1.1发病诱因高原低氧、低气压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但诸多诱发因素也不可忽视,常见因素包括寒冷、感冒、睡眠不足、晕车、精神紧张及劳累等。急速进入高原者发病率高,症状较重,缓慢进入高原者反应较轻。另外,发病还与进入季节有一定关系,往往夏季轻、冬季重。患有慢性疾病或肥胖者更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且症状较重,持续时...  相似文献   

4.
由我院担负医疗保障任务的青海省驻军部队地处青海高原,海拔2 260m~4 500m,平均海拔3 000m以上.其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低氧、寒冷、干燥、多风、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其中玛多县及清水河镇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1].为了解驻军部队干部、战士皮肤病发病情况,特将1994年2月至1999年2月5年来我院门诊部队初诊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进入4850m高原后连续半年114名体力劳动者MEFV进行了动态观察。按进住时间梯度,通过对高原低氧不同适应水平群体的肺功能变化的演变进程的观察。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同一条件下,发病组MEFV有关指标参数明显低于未发病组,机体在低氧应激下发病组各指标参数波动较大,且无规律性,低氧反应严重,恢复慢。这种改变也许对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线索。而且揭示有高原适应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沙利度胺进行干预研究,探讨细胞凋亡在慢性高原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TUNEL方法检测高原低氧条件下及其在沙利度胺干预后的大鼠骨髓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原低氧条件下1天时大鼠骨髓细胞凋亡指数减低,低氧1天组为(1.34±0.65)%,对照组为(2.73±0.51)%(P〈0.01);与低氧21天组比较,沙利度胺干预后细胞凋亡增加,低氧21天组为(2.65±0.98)%,干预组为(4.02±2.13)%(P〈0.05)。结论:高原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抗血管新生药物沙利度胺有促进高原低氧大鼠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成为慢性高原病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对大鼠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炎症组(慢炎组)、高原低氧组(高低组)、高原低氧+慢性炎症组(高+慢组);慢炎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0.5 mg/kg),每周2次,连续注射4周,高+慢组经慢炎组相同处理后,同高低组大鼠一起置于模拟海拔6000 m的高原低氧环境中连续3 d;然后进行肺组织取材、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血清和肺组织IL-6、TNF-α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IL-6蛋白表达.结果 经LPS和高原低氧暴露处理过的大鼠肺组织出现炎细胞浸润、肺泡间毛细血管扩张的病理学变化;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计数.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慢炎组、高低组均能导致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P<0.01),血清和肺组织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均P<0.05);高原低氧和慢性炎症具有交互作用(P<0.01),高+慢组进一步增加了外周血白细胞数,并促进IL-6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1).结论 通过大鼠脂多糖慢性炎症模型,证实高原低氧可加重慢性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复缺氧TNF-α和IL-6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高原重复缺氧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 ;方法 :随机抽取某汽车部队驾驶员 1 6名 ,在开运前 1 0天 (海拔 1 40 0m)、完成 4次高原 (海拔 3 70 0m~ 5 40 0m)运输任务中途 (海拔 3 70 0m处 )及运输任务结束 (完成 8次高原运输任务 )后一个月 (海拔 1 40 0m) ,分别进行TNF -α、IL -6的检测 ;结果 :运输前及运输后较运输中途TNF -α、IL -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 ,运输前较运输结束后差异非常显著 ,TNF -α(P <0 .0 0 1 ) ,IL -6(P <0 .0 1 ) ;结论 :TNF -α和IL -6作为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了低氧应激和缺氧适应过程 ,急性重复缺氧机体产生了间歇性的低氧适应。  相似文献   

9.
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其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后的6~96 h,吸氧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常需要脱离低氧环境2~3天后才能恢复,因此有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是低氧引起的超时反应[1].急性高原病的发生过程及其演变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的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其中液体潴留、液体转移(主要是肺和脑)、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低氧通气反应降低和心功能不全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低氧预适应结合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方法: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先进行10天HiLo低氧训练,模拟海拔高度为1200~1500 m.再于海拔1500 m进行8周亚高原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亚高原训练前、中、后不同时段测定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测试指标包括:氧转运系统指标(Hb、RBC)、内分泌系统指标(T、C、T/C、EPO)、免疫系统指标(WBC、IgA、IgM、IgG)以及CK和BU.结果:与低氧训练前相比,1)EPO在低氧训练后和高原训练第3天出现两个峰值,升高幅度分别为26.27%和26.60%(P<0.01).Hb在低氧后显著下降(P<0.01),高原训练第3天,第1、3、7周,下高原后第2、3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白细胞在实验期间升高(P<0.01),IgA和IgG无显著变化(P>0.05),IgM在低氧训练后、高原训练第3周、下高原后第2周(P<0.01,P<0.05,P<0.05)显著升高;3)低氧训练后血清睾酮下降(P>0.05),高原训练第3天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在高原训练第3周(P<0.01)、第5周(P<0.05)显著下降,T/C在高原训练第3天和第3、5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干预加快了运动员高原适应;10天低氧预适应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态产生良好影响,运动员未出现过度疲劳,血液载氧能力提高,免疫能力未见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体暴露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为何有的适应良好,有的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以及适应性优劣和高原病的发生与低氧通气反应(HVR)有何关系,这是当前国内外研究人体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机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一、高原世居人和平原人到高原后的HVR: 在60年代有人对高原人体生理学研究表明,高原世居人的HVR迟钝。80年代初,Fahiri和Hackett等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高原世居人的HVR显示迟钝。认为高原世居人迟钝的HVR是继发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去敏感性的结果,而这种去敏感现象是在慢性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超过几代后发生的,因此有着遗传的特征。也有认为,在高原生活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原病(High alt itudedisease,HAD)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性疾病。高原低压性缺氧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发病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均呈好转。高原病依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再根据低氧性损害在某器官系统更为集中和突出而作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3.
《全军第四届高原医学专业组会议》于1983年10月18—21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军内的高原医学专家、医务和科研工作者,还有军外的专家、学者。会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就下列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1.低氧环境下,人体心、肺、脑功能、血液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2.模拟高原对动物的实验研究; 3.适应锻炼对提高机体高原适应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复方红景天提高高原运动能力效果评价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对以红景天为主的中药复方提高高原运动能力效果进行评价。小白鼠减压缺氧(模拟海拔10000m)游泳实验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组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延长21.0%(P<0.05)。低压舱(模拟海拔4300m)人体递增负荷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组PWC_(170)接近低氧前水平,对照组的PWC_(170)与低氧前比减少13.2%(P<0.05);前组的AT与低氧前比减少15.4%(P<0.01);后组的AT减少29.8%(P<0.05);高原现场(海拔3700m)人体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组于服药后1、4、7天的PWC_(170)与对照组比,分别增加14.0%(P<0.01)、11.0%(P<0.05)和3.9%,综上可以看出,复方红景天能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有氧运动能力。本文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原心脏病是指高原低氧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脏病,其发病机理主要是低氧 直接损害心肌及低氧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全心损害的一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人及高原移居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 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术,观察了5例高原世居藏族及5例移居汉族在静息吸入室内空气、100.0%纯氧及14.0%低氧后的肺动脉压变化. 结果:5例高原世居者及4例高原移居者的静息肺动脉压在平原值的正常范围内,仅有1例高原移居者出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吸入14.0%低氧时,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均存在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其中移居汉族在吸入低氧1 min时,肺动脉压即明显升高;而世居藏族在吸入低氧3 min后,肺动脉压才开始上升.相反,世居藏族在停止吸入低氧1 min后,增高的肺动脉压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移居汉族在停止吸入低氧10 min后,增高的肺动脉压才恢复正常. 结论:适应良好的高原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未发现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而高原世居者及移居者均存在低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但二者的这种增压反应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7.
急性高原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低压环境的一种特发病 ,是由于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 ,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急性高原病 ,一般而论 ,指抵达高原 2周内发病的高原病。急性高原病因个体差异、具体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病情有轻有重 ,差异很大 ,急性高原病有急性轻症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之分[1 ]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教育[2 ] 。随着医疗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医疗模…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原肺水肿 (HAPE)的治疗 ,传统用药主要为氨茶碱〔1〕,虽其效果较好 ,但治愈时间较长。近年 ,有人提出HAPE可能为超敏反应Ⅲ型疾病的局部表现〔2〕。根据这一观点 ,作者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 ,加用激素治疗。旨在探讨激素 ,对高原肺水肿治疗作用。1 材料与方法  所选病例均为发病当日即住院者 ,并符合下列条件 :①乘飞机进入高原后 ( 5± 2 )天发病 ,发病前均有劳累史 ,而无受凉、感冒等诱因 ;②平素健康 ,急速进入高原后短期内出现典型肺水肿的症状与体征 ,并经X线胸部摄片证实 ;③排除非高原低氧因素所致的肺水肿 ;④肝功…  相似文献   

19.
对快速进入高原部队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高原病(AMS)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2006—2007年两次进入高原某地进行军事演练,伴随卫勤保障任务,通过在平原集结时之前,进行身体调整,加大训练强度,进入高原后,延长休整天数,进行心理干预,开展AMS知识的宣传教育,采用问卷、卫生队、卫生室进行病员登统计、个别问诊、检查的方法,了解部队进入高原后AMS的发病情况。结果2006年9—10月份与2007年9—10月份两次进入高原人员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发病率由21.6%下降为13.4%及住院率0.72%下降为0.48%,2007年9—10月份与2006年9—10月份重度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发病率都有所减低。结论在常规的卫勤保障基础上,应调整进入高原的休整期,一般7d左右为宜,加强高原卫生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官兵们对低氧危害性和机体代偿能力的认识,克服高原恐惧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责任心。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AMS的发病率和住院率,有效地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雪莲虫草口服液提高青年男性高原运动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的运动能力较在平原条件下明显降低,海拔愈高,运动效率下降愈明显。研究表明,缺乏高原适应锻炼者进入高原,其运动效率在3500m处较平原降低12.61%,4500m处降低18.78%。运动效率的降低影响了高原部队军事训练效果和作战能力。本研究通过观察受试者服用雪莲虫草口服液前后的运动心率、肺通气量指标的变化,进而对雪莲虫草口服液对青年男性高原低氧条件下运动能力的影响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