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中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180例临床护理干预及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暂停多发生于胎龄28~34周,出生体质量1500~1800g的早产儿;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可高达89.92%;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在1800~2500g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有呼吸暂停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均应予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论对于低出生体质量儿尤其是胎龄<28周及出生体质量<1500g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应给予密切监测、认真评估及早期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
姜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55-756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65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保暖、呼吸管理、喂养、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质量增加明显、死亡率降低、存活率有很大提高。结论:提高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水平,合理的保暖、有效的呼吸支持、营养喂养的改进、精心的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 s,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可造成早产儿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多脏器衰竭,甚至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杨蓉  童玲  王慧琴 《安徽医药》2018,22(4):648-651
目的 了解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并发症及转归,为提高其治愈率及生活质量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0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暂停、血糖异常、贫血、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院内感染、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等.呼吸暂停、院内感染、RDS的发生率在三胎龄组中不同,血糖异常和RDS的发生率在三体质量组中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比32~36周胎龄组高,32~36周胎龄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28~<32周胎龄组高,32~36周胎龄组RDS发生率比另两组低,<1000 g体质量组RDS发生率比另两组高.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转归越差.106例患儿中67例治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19例放弃治疗,4例转院,2例死亡.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应重点监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乳嗅觉刺激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3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早产儿规范护理,试验组在早产儿规范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母乳嗅觉刺激,即将浸润母乳的纱布放置于距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鼻孔2 cm处,每次喂奶前及足跟采血前均予以母乳嗅觉刺激。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经口喂养时日龄、完全肠内营养时日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呼吸暂停次数及呼吸暂停伴心动过缓次数、足跟采末梢血时心脏恢复至基线心率的时间、早产儿疼痛评分、宫外发育指标、常见并发症及住院总天数。结果 试验组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达全肠营养时间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例数的比较无意义,P> 0.05;试验组在体质量增长及头尾增长上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在恢复到出生体质量时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在呼吸暂停及疼痛相关项目比较均好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在常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母乳嗅觉刺激可以降低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围产期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感染、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妊娠为发生VLBW和ELBWI主要因素,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肺出血、颅内出血、感染、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为其常见并发症,其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感染、颅内出血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体重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VLBW和ELBWI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呼吸治疗和管理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低体质量儿(LBW)、极低体质量儿(VLBW)和超低体质量儿(ELBW)的生命得到挽救。决定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时间长短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就是喂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国内近年报道,呼吸暂停在早产儿的发病率约为23%,极低出生体重几为49%.反复呼吸暂停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已被广泛重视.随着围产医学迅速发展.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已有明显提高,今将我科自1989年建立新生儿室以来,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36例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强生  席康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59-3160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提高其存活率的办法.方法 根据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出生体质量、胎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6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临床资料.结果 (1)出生体质量分布以1 250~1 500 g为主.(2)胎龄分布以30~34周为多.(3)并发症,胎龄<34周、体质量<1 250 g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大胎龄、大体质量组.喂养不耐受、贫血、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胎龄、小体质量组.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低血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脉导管开放、窒息等两组变化不大.(4)死亡2例、自动出院6例、存活出院53例.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管理是新生儿监护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并发症能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有近40 年的历史,是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规治疗剂量的咖啡因不仅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还具有肺保护作用和改善神经发育的作用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被誉为新生儿界的“银子弹冶。咖啡因的剂量鄄效应关系尚未明确,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剂量:首剂予以负荷量咖啡因10 mg/kg,24 h后继以2.5 mg/(kg·d)维持。较高剂量的咖啡因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其安全性及咖啡因的最佳治疗剂量仍具有争议。本研究就高剂量咖啡因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临床应用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开展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出生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出生时间顺序分作对照组(2021年6~12月出生,50例)与观察组(2022年1~6月出生,5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体位管理方式干预,观察组早产儿开展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联合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成长变化及住院费用、时间,对比组间差异性。观察各组早产儿发生并发症的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概率,调查两组早产儿家属对此次干预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出院时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观察组早产儿发生误吸、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总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另外,观察组早产儿家属表示对此次干预服务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针对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开展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胎儿体质量的增长,预防并发症,值得运...  相似文献   

12.
陶靖  旷甫铭 《重庆医药》2009,38(13):1699-1700
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儿科医生进产房,新生儿复苏新技术的应用,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质量儿的抢救成活率也得到提高。但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健康新生儿。因此,加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管理成为降低围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任务。现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的4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防性持续低剂量咖啡因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试验组患儿在出生后尚未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持续低剂量咖啡因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呼吸暂停后才开始接受咖啡因治疗。比较并评价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患儿出生1周内呼吸暂停发生率和体质量增至2.0kg前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反复发生呼吸暂停而使用呼吸机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咖啡因用于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病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护理经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早产儿采取保暖、辅助呼吸、合理喂养、预防交叉感染、发育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早产儿存活,患儿体质量能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细节护理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力管饲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临床可行性,将符合标准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实施重力管饲喂养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管饲喂养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治疗下,患儿的胃耐受能力、血氧饱和度及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等;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增加,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于生后24 h给予惠氏金装保儿加液体奶管饲喂养,每2 h喂1次。观察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情况、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力管饲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静脉营养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6.
陈勤玲  张津 《江西医药》2009,44(10):994-996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管理经验。方法分析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措施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所有病例一入院即进入重症监护室特级护理,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NCPAP治疗,早期治疗动脉导管开放(PDA),早期微量喂养,重视呼吸暂停,积极防治贫血和感染,注意预防核黄疸。结果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积极救治均存活。结论依据临床表现,采取多种救治措施,可成功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救治水平的提高,使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NICU集中了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危重儿,其免疫功能低下,许多先进的诊治手段和抗生素的应用,使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现就NICU医护人员在预防院内感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VLBWI)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5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早产儿贫血、低钙血症、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RDS)、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6.8%(43/56),死亡率为23.2%(13/56)。结论应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减少VLBWI发生几率,对VLBWI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及随访,以提高其生存率及近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呼吸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编号,奇数设为治疗组,偶数设为安慰剂组。治疗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 CPAP进行早期呼吸支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及n 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率、撤机时间、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率、撤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 CPAP应用于VLBW早期呼吸支持,不仅能缩短VLBW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减少呼吸机使用率及使用时间,还能减少BPD发生率,能更好提高VLBW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