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家兔体内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叉设计法对6只家兔随机给予灌胃左氧氟沙星、西咪替丁6 d+左氧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清中左氧氟沙星浓度,比较不同给药方案的家兔体内左氧氟沙星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氧氟沙星组的左氧氟沙星体内参数Cmax、Tmax、AUC、t1/2分别为2.36±1.89、1.21±1.03、7.82±3.84、6.17±1.16;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组Cmax、Tmax、AUC、t1/2分别为2.19±1.67、0.83±0.63、5.49±1.60、6.43±0.81,两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对左氧氟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春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882-2883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观察组应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均口服,1周停抗生素,继续应用奥美拉唑,持续6周~8周。结果 2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93.4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6%和41.30%,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30%(P<0.01);随访(1.52±0.34)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14.04%;低于对照组的32.61%(P<0.01)。结论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
单剂服用西咪替丁对家兔体内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家兔体内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叉设计,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单剂量给予左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 西咪替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清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左氧氟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 西咪替丁组比较,左氧氟沙星的Cmax、Tmax、AUC、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剂同时使用西咪替丁和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及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各34例,分别予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1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的症状、体征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总有效率为94.12%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治愈率为70.59%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腰腹痛消失时间、带下异常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阴道分泌物正常时间均快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武凤华  温志华  朱先女 《广东医学》2014,(16):2616-2617
目的:比较在四联抗结核标准治疗基础上长疗程与短疗程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将8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短疗程组48例和长疗程组39例,两组均在四联抗结核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短疗程组使用左氧氟沙星1周,长疗程组使用左氧氟沙星2周以上,最长不超过3个月。在完成疗程后对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胸腔抽液量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疗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短疗程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适宜短疗程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舍尼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方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8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4例和对照组415例。观察组前4周合用舍尼通和左氧氟沙星,后4周单用舍尼通,服用剂量为舍尼通1片,bid,左氧氟沙星0.5g,qd;对照组仅前4周用左氧氟沙星0.5g,qd,后4周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方法、前列腺按摩液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后4周和8周,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3.40±2.29,5.64±2.38,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1.80±1.59,2.99±1.65;对照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30±2.52,4.20±3.01,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1.24±1.78,1.91±2.54。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卵磷脂小体、白细胞记数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第4周和第8周疼痛和排尿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舍尼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永超 《吉林医学》2012,33(25):5457-545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CG)和PU并携带Hp阳性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9例,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对照组63例,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结果:两组在Hp根除率及溃疡的愈合与症状的缓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同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徐红  李玲  徐泽 《中外医疗》2012,31(27):117-118
目的探讨麦滋林、左氧氟沙星、洛赛克、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经胃镜检测为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洛赛克:20mg,2次/d,7d后改为20mg,1次/d,3周;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7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滋林:0.37g,3次/d,共4周。治疗完成4周后复检胃镜,观测溃疡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痊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滋林结合左氧氟沙星、洛赛克、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毒副反应、复发率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男,34岁.因"咽痛1周,加重并胸背痛2 d",于2009年4月29日入院.1周前劳累后出现咽痛,吞咽时加重,伴发热,约38.0~38.6 ℃,伴吐黄色脓样物,无明显臭味,无咯血,无明显咳嗽咳痰,无饮水呛咳,无恶心呕吐,4 d前就诊当地医院,予"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抗炎后咽痛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KPn)抑菌作用.方法 KPn分为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9)、防突变浓度(MPC);比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 与单用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黄连素后,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对左氧氟沙星MIC的下降率分别为33.3%和20%,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氧氟沙星与50 μg/mL黄连素或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的抗菌能力均较单用左氧氟沙星好,且高浓度黄连素的联合抑菌效果较低浓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左氧氟沙星SI下降了1/5;而与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则下降3/5 .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黄连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能增加左氧氟沙星对KPn的抗菌作用,可以明显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且高浓度黄连素联合抗菌作用较低浓度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头孢匹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感染中的疗效。方法:74例COPD急性发作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匹罗组(n=25)、头孢他啶组(n=23)及(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组(n=26)。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he percent of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 expressed to predicte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roced vital capacity,FVC),并在疗程结束时评定各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情况。结果:各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1)除(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外,(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组在肺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方面虽弱于头孢匹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头孢匹罗组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头孢他啶组(P<0.05)。结论:头孢匹罗在治疗COPD急性发作感染中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郝文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92-3093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在淋病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78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在头孢曲松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头孢曲松单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疗效和1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复查发现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淋病能显著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且可有效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探索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的方法。方法采用PA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各实验中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不同的菌液浓度、感染次数、给药方法,以小鼠体重变化规律、小鼠肺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探讨模型建立的可行性。结果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9cfu/m L)单次感染小鼠,模型组1、模型组2肺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左氧氟沙星组2与模型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10cfu/m L)单次感染小鼠,模型组1和模型组2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左氧氟沙星组3与模型组2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左氧氟沙星组1、2均能显著性降低模型组肺指数; PA重复感染小鼠实验中,模型组1和模型组2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左氧氟沙星组2与模型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中,小鼠感染后第二天,体重较正常组降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条件下,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10cfu/m L)单次感染小鼠、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重复感染小鼠中,动物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临床中耐药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对早期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需抗菌治疗患者9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静脉左氧氟沙星750 mg qd 5 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 mg qd 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8周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初期临床成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抗菌药物应用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8周内再次急性加重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周肺功能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AT评分优于对照组,临床耐受性好。结论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与常规治疗相比,均具有较高的初期临床成功率,病原菌清除率更高,再次急性加重风险更低,更好地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卢金梅 《大家健康》2013,(6):141-142
目的: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宫颈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复发率为1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复发率为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宫颈炎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分别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左氧氟沙星分别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按临床常用量配伍,然后在配伍后的即时、1h、4h和6h分别对3种配伍进行观察外观及测定pH值、不溶性微粒、左氧氟沙星及配伍药物的含量。结果:左氧氟沙星与维生素C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庆大霉素配伍,其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及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可以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混合输注,不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分成2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0.2g×100ml,bid,Po;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0.1~0.2gbid,Po,疗程为5~12d。结果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痊愈率分别为57%和53%,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氧氟沙星对急支炎,慢性支炎急发的疗效明显要高于氧氟沙星。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较氧氟沙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陈强文 《华夏医学》2009,22(3):452-454
目的:探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抗生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特拉唑嗪(2 mg,每晚1次)+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和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治疗,8周后观察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l)评分及前列腺液(EPS)常规.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CPSI评分、EPS常规中白细胞数目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比单用左氧氟沙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4种不同抗生素组合根除幽门螺杆菌(U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8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PUD)患者,随机分为4组,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A组: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B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C组:阿莫西林+甲硝唑;D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周,对比分析疗程结束后4周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左氧氟沙星组的Hp根除率优于甲硝唑组及克拉霉素组,P〈0.05;呋喃唑酮的Hp根除率优于甲硝唑组,P〈0.05;4种治疗方案的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二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与3种药物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乳酸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配伍稳定性。方法:按临床常用量配伍,分别于0,1,1,4,6h观察外观,测定pH、不溶性微粒、左氧氟沙星及配伍药物的含量,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与辅助酶A配伍,外观、不溶性微粒、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与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溶液pH升高,但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规定范围内,其他指标无显著改变;与三磷酸腺苷配伍,pH升高,溶液颜色变浅,不溶性微粒及药物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可以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辅酶A混合输注;与三磷酸腺苷二钠分开输注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