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拔出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脊髓损伤患者33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患者尿管测压>28 cm H2O(1 cm H2O=0.098 kPa).比较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要少于对照组,间歇导尿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患者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的指征下,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拔出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脊髓损伤患者33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每日输液量〈500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ml。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患者尿管测压〉28cm H2O(1cm H2O=0.098kPa)。比较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结果实验组留置尿管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要少于对照组,间歇导尿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每日输液量〈500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ml的指征下,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治疗,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袁莉 《上海护理》2012,12(1):37-39
【】目的 探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恢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择30例SCI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法,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比较两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培养情况 结果 两组比较在残余尿量、感染率及拔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在脊髓损伤患者对膀胱功能恢复有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感染率及缩短拔管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霞  孙贝贝 《妇幼护理》2022,2(17):4085-4087
目的 研究分析观察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并接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50 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留置导尿管及 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间歇导尿法患者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 察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接受早期行间歇导尿和康复 护理,能够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提升膀胱容量,增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菌间歇导尿与常规留置尿管行膀胱训练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的留置尿管下膀胱训练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拔除尿管间歇导尿方法,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每日自排尿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残余尿量少,每日自排尿量多,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损伤4周后即使未出现拔管指征,也可以将尿管拔除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继续训练膀胱功能,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增加每日自主排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直立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及防治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对107例脊髓损伤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9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取间歇导尿结合直立训练的方法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对照组依照传统方法进行间歇导尿。结果:治疗组在泌尿系感染率、导尿成功率和平均导尿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立床训练结合间歇导尿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神经源膀胱护理指南,探讨间歇导尿在预防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脊髓患者随机分为留置导尿(对症组)和间歇导尿(观察组),2组分别在护理第7d和14d的留取晨尿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培养,并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率明显少于留置导尿患者,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干预,能更好的预防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5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76例,对照组3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导尿相比,间歇导尿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统感染率。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留置导尿法。  相似文献   

10.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留置导管,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膀胱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并利于促进患者膀胱、排尿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林玉梅 《全科护理》2016,(31):3292-3293
[目的]观察尿潴留病人应用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尿潴留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留置导尿方式,观察组病人采用间歇导尿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的膀胱功能、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10.86d±2.79d)、残余尿量(42.78 mL±15.09mL)均低于对照组(20.91d±3.82d,82.12mL±14.83mL);观察组病人的膀胱容量(428.56mL±52.55mL)高于对照组病人(337.85mL±55.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的泌尿系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泌尿系统感染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潴留病人应用间歇导尿术能够有效缩短病人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促进膀胱功能,效果优于留置导尿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 按脊髓损伤部位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术辅以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6周,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结果 两组均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但观察组各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较好效果,尤为胸、腰髓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康复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导尿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歇导尿组、留置导尿组及膀胱造瘘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导尿方式,观察3组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 采用不同的导尿方式后,间歇导尿组总有效率94.44%(34/36),留置导尿组总有效率72.22%(26/36),膀胱造瘘组总有效率58.33%(21/36),3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56,P=0.000).间歇导尿组并发症发生率2.78% (1/36),留置导尿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8/36),膀胱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 (10/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33,P<0.05).间歇导尿组最大膀胱容量(258.97±32.15) ml,最大尿道压(54.18 ±8.74) cm H2O,最大闭合压(32.58 ±8.97) cm H2O,尿道功能长度(6.28±1.35) cm;留置导尿组:最大膀胱容量(178.18±49.35) ml,最大尿道压(36.11±10.12) cm H2O,最大闭合压(21.69±10.45) cm H2O,尿道功能长度(4.21±1.57) cm;膀胱造瘘组最大膀胱容量(154.88 ±42.84) ml,最大尿道压(33.45±11.07) cm H2O,最大闭合压(20.12 ±10.88) cm H2O,尿道功能长度(4.02±1.61) cm,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759、45.595、16.146、24.670;P均<0.05).结论 间歇导尿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管理中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是患者值得考虑并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术对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留置导尿术,观察组行间歇导尿术。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细菌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行间歇导尿术和膀胱功能锻炼4周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道口有菌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患者满意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术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同时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时的尿路感染及预防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间歇导尿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1 3 ] 。本文探讨了间歇导尿前及导尿期间下尿路感染 (lowerurinarytractinfection ,LUTI)和菌尿的防治。1临床资料10 0例脊髓损伤患者 ,其中男性 8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2— 6 6岁 ,平均 35 .6岁。颈髓损伤 4 2例 ,胸腰髓损伤 5 8例。病程 10天— 2 .3年 ,采用留置导尿开放引流者 94例 ,叩击排尿者 6例。导尿管留置最长时间2年。2方法与结果LUTI的诊断标准 :①发热 ;②尿常规检查 ,WBC>10 /高倍镜视野 ;③细菌培养有致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68例,住院期间实施无菌间歇导尿,出院后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收集两种方法6周间歇导尿期间每周1次尿常规、尿培养检查结果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测定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院后3周,7例终止导尿.61例患者在实施无菌间歇导尿和居家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期间的泌尿系感染、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居家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膀胱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2例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采用持续留置导尿和间歇性导尿方法。结果 62例患者中无肾盂肾炎的发生,采用持续导尿35例,其中8例出现尿道口脓性分泌物,12例有膀胱炎及尿道炎症;27例采用间歇性导尿,7例出现尿道炎。结论脊髓损伤采用间歇导尿明显降低泌尿系感染,有利于患者建立自主排尿节律。  相似文献   

18.
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最佳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不同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143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78例患者依照脊髓损伤平面不同进行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并予以间歇导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残余尿量减少、自主排尿时间缩短、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恢复膀胱生理功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106-410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 42例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管理,间歇性导尿的应用.结果 在脊髓损伤的任何时期,预防泌尿系的感染,管理和训练排尿功能都至关重要.结论 做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到2005年12月24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泌尿系感染率为0.93/100d.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抗生素使用、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膀胱功能障碍。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严重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