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9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P<0.01);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7.78%,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且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等因素显著相关.在临床治疗中要有选择性的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同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早日获得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一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或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实施人工授精(IUI)术前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人工授精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依据.结果 不孕症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各因子评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国内常模,通过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不孕症患者行人工授精术治疗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提高妊娠成功率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国内常模相比,实施护理干预前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较高,护理干预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对存在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梅 《当代护士》2022,(8):11-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理论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简表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12月妇科手术患者86例,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妇科手术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12月妇科手术患者86例,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妇科手术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96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心理f*-I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本组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对87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本组透析患者干预前心理障碍较为严重,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改善其不良心理,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刘俊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30-1131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心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治疗12周后,再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治疗12周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现象,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Bricker手术,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平均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对膀胱癌Bricker手术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52例心肌疾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 本组心肌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心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46例SUI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心理评估,并实施干预措施后再次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模式在鼻咽癌病人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首次确诊鼻咽癌的病人203例,病人均根据治疗不同阶段接受5次叙事医学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恐惧程度评定情况。[结果]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恐惧程度减轻,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叙事医学模式对鼻咽癌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与恐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 516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均行肿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2周,随访1 a.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 a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随访1 a末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伴抑郁或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特征,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收治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分析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SDS及SAS评分。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抑郁78例(39. 0%),焦虑92例(46. 0%),年龄、性别、学历与抑郁、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P 0. 01);治疗后,本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 01),SCL-90中精神病性症状、偏执、恐怖感、敏感、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ESCA中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1)。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心理,高学历女性发病率更高,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心理和认知行为方面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心理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DS)及AViLLo情绪与情感形容词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情绪情感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组内比较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情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 对尿毒症血透析患者实施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情绪情感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