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 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BRBN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皮肤、内脏器官等多处血管畸形的综合征,多发于儿童期。组织学检查表现为毛细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以皮肤、胃肠道血管畸形以及消化道出血、贫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可发生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引起消化道隐性失血和继发贫血等并发症,临床特征为皮肤与消化道同时存在多发性血管瘤。1958年首先由Bean描述,由于皮肤血管瘤呈橡皮奶头状,故将其命名为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症[1]。全球文献报道仅约200余例(至2003年) ,国内20例。本病一般采取保守和对症治疗,补铁是治疗贫血、改善症状的主要治疗方法。皮肤病变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美容要求时可以考虑激光或手术切除治疗。消化道病变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出血程度,可采取保守治疗、内镜下激光或电凝、手术切除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血管瘤是多见于婴幼儿的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最常发生在头、面、颈部,次为四肢、躯干等部位。其临床类型分三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是位于皮肤的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的血管瘤,由无数扩张的血管和充满血液的腔窦所构成.侵入范围较广.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术后出血较多,尤其是颜面部巨大的海绵血管瘤手术切除之难度更大,曾有术中大出血甚至开颅或致命的报道。我科近两年来共收治8例颜面部巨大血管瘤患者,并在介入治疗后彻底手术切除,效果甚佳.无一例复发或面神经损伤及腮腺漏、大出血等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附5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姚玉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1987年以来,我院先后收治5例结肠血管瘤出血病人,均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并获得了好的疗效,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5.
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引起消化道隐性失血和继发贫血等并发症,临床特征为皮肤与消化道同时存在多发性血管瘤.1958年首先由Bean描述,由于皮肤血管瘤呈橡皮奶头状,故将其命名为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症[1].全球文献报道仅约200余例(至2003年),国内20例.本病一般采取保守和对症治疗,补铁是治疗贫血、改善症状的主要治疗方法.皮肤病变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美容要求时可以考虑激光或手术切除治疗.消化道病变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出血程度,可采取保守治疗、内镜下激光或电凝、手术切除等治疗.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例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7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3例为急诊血管造影。7例中4例明确了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其中血管瘤2例,平滑肌瘤恶变1例,腹外伤术后出血1例。1例经导管灌注加压素达到止血效果。笔者讨论了下消化道的血管造影技术问题及介入性放射学对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出血型小肠肿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小肠肿瘤与消化道出血病。结果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 :(1)以便血为主 ;(2 )大多数在 4 0岁以上 ;(3)以良性肿瘤为多见 ;(4)良性肿瘤多为平滑肌肿瘤 ,主要位于空肠 ,而恶性肿瘤多位于回肠 ,以淋巴瘤和腺癌多见 ;(5 )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与肿瘤的大小、性质无关。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常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术中内镜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探讨术中内镜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同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时将内镜对胃肠整个管腔进行检查,从胃到小肠直到结肠直肠。结果:发现空腔,回肠息肉出血4例,回肠溃疡出血4例,回肠溃疡出血2例,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出血1例,回肠末端血管瘤2例,胃小弯溃疡1例,胃体前壁皱壁溃疡1例,胃糜烂性出血1例。空肠上段憩室出血1例。结论:术中内镜检查对明确消化道出血灶具有重要意义,且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越敏  成善青 《临床荟萃》2008,23(15):1114-1115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或肿胀、肾脏损害,临床表现有自限性,但易反复.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严重,且有资料显示消化道出血为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10.
张慧欣  ;康维娜  ;武笑颖 《临床荟萃》2014,29(12):1401-1403
<正>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系指排除消化道以外疾病导致的出血,经常规胃镜、结肠镜及钡餐检查未发现病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占整体消化道出血病因的3%~5%[1-2]。OGIB分为原因不明的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前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和(或)缺铁性贫血,而无肉眼所见的血便。后者表现为血便、呕血等肉眼可见的出血。其病变主要位于小肠,传统  相似文献   

11.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3例误诊报告董正秦,周家骥,王召元223700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过敏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关节及消化道三大症状表现为主,但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上...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或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近5%的患者无法明确,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ooding,OGIB),即"经胃镜和结肠镜等常规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间歇性或持续性消化道出血".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最常见的病因为血管畸形,其他则可见于平滑肌瘤、淋巴瘤、Meckel 憩室和小肠Crohn病等.  相似文献   

13.
黄珍珍  陈晓飞   《护理与康复》2020,19(2):58-60
总结3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血管瘤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为早期识别与诊断,有效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合理用药,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3例患儿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3%~5%[1,2].病变部位常位于小肠.这又是常规消化道检查的.盲区".这类病人病情常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5.
<正>食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约占癌症病死例数的23%~([1])。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绝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其尸检发现率为0.35%~7.0%~([2])。肝血管瘤长时间的慢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交通血管,当其紧邻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实质内主肝静脉使手术切除的难度和危险性极大~([3])。巨大肝血管瘤压迫肝脏使之萎缩而失去功能,外力作用下可能导致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血管瘤一般不需要积极治疗,但如果生长在口腔、眼睛、气道等部位,发生出血、感染、溃疡等并发症或生长迅速时,就需要采取治疗措施。血管瘤一  相似文献   

17.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71-271
答:出血性疾病的主要护理措施有:(1)让病人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减少活动,以免继续出血;(2)饮食原则为高热量、高维生素、足够蛋白质、易消化的少渣软食。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者按消化道出血管理饮食;(3)积极预防感染;(4)寻找并设法消除诱发因素;(5)皮肤出血的病人应避免抓搔,防止皮肤挤压及外伤。尽量避免各种穿刺操作.必须进行时应严格皮肤消毒,穿刺后用无菌棉球充分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BRBN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断排柏油样便、贫血15年,复发5 d入院。15年前曾就诊当地医院,按上消化道出血予抑酸、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后好转。8年前再次排柏油样便,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查血红蛋白28 g/L;内镜检查提示胃多发血管瘤,后追问病史得知患者1个月前因臀部血管瘤在当地医院行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血管瘤体血栓机化,结合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BRBNS,予电凝术、注射聚桂醇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后续又两次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血管瘤。5 d前病情再次发作,查凝血酶原时间11.3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 s;血红蛋白72 g/L,行结肠镜及胃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同时予抗感染、抑酸、止血及补液等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后失访。结论临床遇及贫血、排柏油样便且皮肤存在典型血管瘤体征的患者,要警惕BRBNS的可能,及时行内镜及病理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肢体深部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以往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选择。但对于病灶部位较深或范围广泛或位于重要血管神经部位的病例,外科手术难度较高, 常由于创伤大、出血多, 手术难以切除干净并容易造成肢体变形和功能受损。肢体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可重复等优点,临床应用显示出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栓塞术后也可有不同程度发热、患肢局部疼痛和水肿, 这与栓塞术后局部组织缺血、水肿、炎症介质释出及可能部分组织坏死产物及毒素作用有关, 其程度与病变范围和栓塞程度有明显正相关。一般的术后反应经相应的对症处理即可[1]。但肢体深部血管瘤介入栓塞术后出现局部大面积皮肤改变临床上较少见。2011年12月,在我院实施一例右侧大腿深部大面积血管瘤,使用博来霉素与碘油混合乳剂,介入栓塞后,由于栓塞面积大、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及肢体肿胀明显, 导致患者右侧臀部及大腿后侧皮肤呈大片紫红色,面积为22cm*26cm,皮温增高,病变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光亮,大腿根部皱褶处皮肤出现1cm*2cm皮肤破损,出现少量渗液,疼痛较明显,VAS评分约9分,局部皮肤改变尤为明显,经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血小板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消化道出血症状,护理过程中加强消化道出血的评估、临床观察、急救措施、药物、心理护理及口腔、肛周、全身皮肤、高热等基础护理。结论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原发病,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密切临床观察、熟练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