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赵霞 《现代护理》2007,13(21):1982-198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2)仅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33)除应用药物治疗外,系统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听力、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的听力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听力提高更明显(P<0.05)。2组的E和NE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  相似文献   

2.
赵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1):1982-198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2)仅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33)除应用药物治疗外,系统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听力、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的听力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听力提高更明显(P<0.05).2组的E和NE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5月~2012年4月伴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108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干预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内耳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施加心理疏导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耳鸣疗效、抑郁与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起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1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心理指导使病人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突发性耳聋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后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迅速且病因未明,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致使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着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程及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干预现状,以期为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1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心理指导使病人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突发性耳聋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后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1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心理指导使病人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突发性耳聋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后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突聋患者40例(突聋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突聋组的焦虑状态(S-Anxiety,S-AI)和焦虑习性(T-Anxiety,T-AI)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伴焦虑、抑郁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不伴焦虑、抑郁者(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耳聋是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内闷塞感及眩晕,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此类患心理压力大,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绝望等,不利于治疗。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需针对患的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使患尽快恢复身心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和预防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痛苦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7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5.99±1.39)分,显著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69.60%;社会支持得分为(32.19±8.94)分;患者心理痛苦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耳聋程度、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是心理痛苦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较高,且总体处于中度水平,护理人员应对于高龄、耳聋程度严重及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解决相关情绪问题,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以减少心理痛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底按摩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2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足底按摩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第10天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测评及进行听力测试。结果:干预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入院10天听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个性化心理疏导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效果明显,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况,为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采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患者的应激源和对疾病的认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患病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源;患病后焦虑、抑郁标准均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2例患者SCL-90除偏执、敌对均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均比国内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进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能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令患者能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及时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及护理,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徐建美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8):1013-1014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2d 内听力减退,甚至发展到严重的耳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下降,导致其思维情感与外界沟通差,给生活带来不便,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科对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有心理障碍给予及时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心理护理。方法对143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143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5例,有效17例,无效26例。结论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耳科常见病,常常伴发甚至遗留耳鸣。由于突发性耳聋起病急,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发生率高,遗留的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对这些患者实施适时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情绪稳定,心理放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突发性耳聋和耳鸣的病因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拟以心理学为基础,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角色行为及心理状态特点进行分析和例举。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研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的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常难以接受,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临床护理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也要针对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51-2852
选取本科86例SD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按86例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编号,再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P<0.01);此外,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对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