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颖岚 《海南医学》2012,23(18):30-32
目的 观察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75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25),A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0 mg+0.15%盐酸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 mg+0.15%罗哌卡因100 ml.B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5 mg+0.15%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 mg+0.15%罗哌卡因100ml.C组:负荷剂量:吗啡1.5 mg+0.15%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吗啡3 mg+0.15%罗哌卡因100ml.镇痛泵输注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2h、4h、8h、12h、24h、48h各时点的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h、8h、12hA组VAS评分高于C组,C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B组,患者满意度B、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1.5 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10ml为负荷剂量,10 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复合液行PCEA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组(n=50例),B组为罗哌卡因组(n=50例),C组为对照组(n=5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在腹壁打孔前用0.375%罗哌卡因行皮肤切口浸润麻醉.各3ml,手术结束前于腹腔内喷洒0.375%罗哌卡因30ml。B组仅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腹腔内局麻药喷洒,方法同A组。C组不用额外镇痛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1、4、8、12、24h的切口痛(皮肤感觉痛)、内脏痛(如主诉有大小便欲望,胃痛等),并记录各组术后需要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的时间、人数和使用的次数。结果A组在术后l、4、8、12h点2个部位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只在术后4h和8h时切口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在术后1、4、8h时,2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初次使用哌替啶时间、人数和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C组,A组的使用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未观察到与镇痛相关的术后出血、局麻药中毒等副作用。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的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负荷剂量为地佐辛1.0mg+0.25%罗哌卡因6ml,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7mg+0.125%罗哌卡因6ml:B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5mg+0.25%罗哌卡因6ml,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7mg+0.125%罗哌卡因100ml;C组:负荷剂量为吗啡1.5mg+0.25%罗哌卡在6ml,镇痛泵配方为吗啡7mg+0.125%罗哌卡因100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用VAS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并发症。结果:B和C组镇痛效果较满意,A组镇痛效果一般,特别是镇痛早期(术毕12h内)较差。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和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负荷剂量为地佐辛1.5mg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妇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阿斯利康; 75mg/10mL)对手术切口浸润麻醉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80例行妇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0.75%)、B(0.5%)、C(0.25%)、D(NS)4组,每组20例,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后,记录4组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腹壁疼痛的VAS评分,并纪录使用曲马多镇痛的例数及恶心、呕吐例数.结果 A、B两组在各时间点的镇痛作用差异不大,C组患者6小时后腹壁疼痛明显加重.结论 应用0.5%、0.75%罗哌卡因对手术切口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作用类似,但0.5%罗哌卡因药物使用量更小,应用于术后切口浸润麻醉镇痛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赵琳  章燕  岑建文 《医学综述》2013,19(11):2094-209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怀来县中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9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各48例。超前镇痛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并于切皮前在每个切口周围用0.5%罗哌卡因3 mL进行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哌卡因15 mL;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插管后单纯给予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止痛药的需求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没有患者术后需要止痛药,术后镇痛组却有9例。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术前应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对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123例,其中对照组40例(A组)、罗哌卡因组41例(B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组42例(C组)。B和C组在手术缝合前用0.5%罗哌卡因20ml在手术切口处逐层浸润,A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C组手术结束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10mg。术后所有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评估术后1h(T_0)、4h(T_1)、8h(T_2)、24h(T_3)、36h(T_4)患者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及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患者T_0、T_1、T_2、T_3时的VAS评分也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可增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舒芬太尼50pg十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B组:地佐辛10mg+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手术结束前15rain给予PCEA负荷量,PCEA持续背景剂量为2ml/h,自控剂量为0.5ml,锁定15min。对2组切口痛及内脏痛视觉模拟评分(vist]alanalogue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Bromage评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两组对切口痛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但B组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强于A组(P〈0.05);两组Bromage评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amsay评分B组高于A组(P〈().05);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10mg地佐辛复合0.1780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纪钦泉  吴丽娟 《河北医学》2004,10(9):802-80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经肌间沟进行臂丛麻醉对麻醉效果,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上肢骨折病例60例,ASAI-II级,都经肌间沟留置静脉留置针后,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1%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20ml行术中麻醉,术毕追加混合液5ml后。安装容量为100ml浓度为0.25%罗哌卡因的一次性镇痛泵行术后镇痛,n=30;B组,把A组的罗哌卡因改为布比卡因,浓度和剂量都一样,n=30。记录手术时间,术后4h,8h,12h,24h,36h,48h,72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副作用。结果:A,B组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且无发现任何副作用。结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臂丛麻醉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赵琳  王建芳  赵金石 《医学综述》2013,19(6):1141-114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怀来县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分为A组、B1组和B2组,每组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30 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A组静脉滴注地佐辛0.2 mg/kg、B1组地佐辛用量为0.1 mg/kg、B2组地佐辛用量0.15 mg/kg;另B1、B2两组且均在切皮前切口周围0.5%罗哌卡因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哌卡因15 mL;并分别在术后的0.5、2、6、12、24 h记录患者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程度例数、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术后镇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1、B2组术后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拔管期躁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地佐辛0.1 mg/kg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小剂量应用对术后苏醒影响小且可减少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8例ASAⅠ或Ⅱ级、接受颈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仅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B组39例,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地佐辛5mg,总共16ml。麻醉成功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和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时可减轻疼痛,降低牵拉反应,延长镇痛时间,改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手术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潘小雷 《吉林医学》2011,(8):1495-1496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术终阻滞和腹腔内表面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30)和术末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以及腹腔注射麻醉组(B组,n=30)。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以静脉推注力月西0.03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2 mg/kg诱导,异丙酚及瑞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B组患者在关腹时行切口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及腹腔内表面麻醉,关闭切口前在镜头直视下于腹腔内以0.25%罗哌卡因30 ml均匀喷洒在肝脏上表面和膈下区,使其能弥散到肝膈区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床表面。通过随访,术后2、4、81、6、24 h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并记录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情况,必要时加用杜冷丁止痛。结果:B组在术后4、68、1、6 h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腹时行切口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及腹腔内表面麻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产科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n=30).分别应用0.2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A组),0.4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B组),0.6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C组).术后行PCEA,即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3 ml/h)+PCA剂量(1 ml/次).比较分析术后0~、3~、6~、12~24h 各时段切口痛、宫缩痛的VAS评分 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瘙痒、运动阻滞、嗜睡、呼吸抑制).结果 术后PCEA,24 h内随舒芬术尼浓度增大,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VAS评分降低,其中B组、C组与A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不良反应中恶心、瘙痒的发生率随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呕吐、运动阻滞、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坤辉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5-747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在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需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A组采用地佐辛5.0 mg+罗哌卡因150 mg;B组采用吗啡5.0 mg+罗哌卡因150 mg;C组采用罗哌卡因150 mg。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8、24、48 h的镇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在术后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均有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注射盐酸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的可行性。方法ASA分级Ⅰ-Ⅱ择期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A组(局部浸润组,n=22)、B组(PCA镇痛泵,n=22)和C组(空白对照组,n=22)。A组:手术结束时,切口局部浸润(0.75%盐酸罗哌卡因,脐缘下切口4ml,其他两个切口各3m1);B组:手术结束时,连接PCA镇痛泵(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作为负荷量,PCA镇痛泵的配制:芬太尼20W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泵注);C组:空白对照组,不作术后镇痛,当VSA评分大于等于5cm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lmg/kg,采用视觉模拟尺(VAS0—10)评分方法,观察并比较术后2、4、6、12和24h三组患者腹壁伤口痛、深部脏器痛及肩部疼痛的情况以及手术后应用杜冷丁的次数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与C组比较,术后2—24h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有14例使用盐酸哌替啶术后镇痛,而A、B组各有2例使用盐酸哌替啶(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对减轻术后疼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腹腔内药物注射对腹腔镜术后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注射不同局麻药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48例病人随机分成A、B、C、C四组,术毕腹腔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20ml、2%利多卡因20ml、0.5%布比卡因20ml、0.75%罗哌卡因20ml,术后0、1、2、3、6、24h行VAS评分,VAS≥4,予吗啡1mg静脉推注,记录吗啡用量、肩背痛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并在术前0.5h、术后3h测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C、D组吗啡用量小于A组(P<0.05),D组术后3h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A组(P<0.05),A、B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在肩背痛、PONV方面无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0.7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腹腔内注射安全、有效,罗哌卡因优于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注射不同局麻药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48例病人随机分成A、B、C、D四组,术毕腹腔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20ml、2%利多卡因20ml、0.5%布比卡因20ml、0.75%罗哌卡因20ml,术后0、1、2、3、6、24h行VAS评分,VAS≥4,予吗啡1mg静脉推注,记录吗啡用量、肩背痛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并在术前0.5h、术后3h测血浆皮质醇浓度. 结果C、D组吗啡用量小于A组(P<0.05),D组术后3h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A组(P<0.05),A、B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在肩背痛、PONV方面无差异.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0.7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腹腔内注射安全、有效,罗哌卡因优于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8-1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毕D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VAS评分(1 h、2 h、8 h、24 h和48 h),如患者VAS评分5分,则给予地佐辛5 mg,并记录48 h内补充镇痛的例数以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R组和R组两组间术后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DR组需要补充镇痛的例数较R组显著降低(P=0.004),DR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较R组显著降低(P=0.013,P=0.026)。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对后腹腔镜手术手切口浸润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邵安民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39-1040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超前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60例择期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术前不予任何药物;B组为地佐辛组,切皮前静注地佐辛0.1mg/kg;C组为地佐辛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组,切皮前以0.4%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于3个切口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并静注地佐辛0.1mg/kg。结果:与A组比较,术后3h、6h时点B组和C组的VAS值显著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术后3h、6h时点C组的VAS值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在术后6h内有12例(占60%)需要使用镇痛药,且镇痛药物的使用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及不良反应,以期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寻找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四种用药方案,统计分析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与A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A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C组术后头痛、恶心、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略低于D组,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呕吐发生率差异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组的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良好,且随着地佐辛剂量的增加镇痛效果越明显,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通过改变地佐辛的剂量,而达到患者的镇痛要求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要求,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对腰椎间盘切除手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以0.25%的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在切口皮下、肌层等逐层浸润麻醉;B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以0.9%生理盐+肾上腺素在切口皮下、肌层等逐层浸润麻醉;C组患者不作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分别观察记录术后2、4、6、8、12 h患者安静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术后12、24 h内要求额外给予镇痛药的人数、患者睡眠质量的满意认可度及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后6、8、12 h时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内A组病人要求使用额外镇痛药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满意认可度明显好于B、C组(P>0.05)。A、B、C 3组病人手术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未有伤口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切口局部逐层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术后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较满意的睡眠质量,并能显著降低患者使用额外镇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