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权小香  陈剑华  杜冰 《吉林医学》2010,31(15):2298-2299
目的:探讨提高婴儿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例婴儿随机分成2组,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采血,试验组采用斜角穿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垂直穿刺法采血。结果:斜角穿刺法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垂直穿刺法(χ2=4.0,P<0.05)。斜角穿刺法的平均采血时间较垂直穿刺法短。(t=6.95,P<0.01)。结论:斜角穿刺法婴儿股静脉采血时,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垂直穿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股静脉引垂线斜角穿刺采血的方法。方法对214例需要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按最小不平衡指数分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患儿用引垂线斜角穿刺法采血,对照组(104例)用传统的垂直穿刺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引垂线斜角穿刺法成功率为90.9%,垂直穿刺法成功率为73.1%。引垂线斜角穿刺采血法并发症发生率为5.4%,垂直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率为22.1%。两种方法的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垂线斜角穿刺法直观、可行、实用,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垂直穿刺法,建议进行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李慧荣  曹艳丽  张艳 《吉林医学》2011,32(13):2680-2681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新型定位法,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对344例新生儿及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同时自行设制了股静脉穿刺采血针,试验组184例,根据股静脉在腹股沟横纹处的体表投射点,为股静脉穿刺采血定位点进行穿刺采血。对照组160例,应用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穿刺采血。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穿刺成功率48%,经统计学处理:χ2=8.86,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探讨了穿刺采血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禁忌证。结论:新的股静脉穿刺点体表定位法安全可靠,实用便捷,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危重病人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 将22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采用股静脉体表投影定位法进行定位穿刺采血;对照组106例,采用传统的定位方法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局部血肿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医师对护士穿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股静脉体表投影定位穿刺法因定位方法直观,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采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医师对护士穿刺采血技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划线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股静脉穿刺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血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法,且操作时间短,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在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28例需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蛙式体位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时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时长短于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形体表投影定位法应用于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可缩短采血时长,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蛙式体位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采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静脉采血中30°角斜刺法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160例低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采血方式分为股静脉30°斜角穿刺法为观察组,股静脉垂直穿刺法为对照组,观察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低体重早产儿采血的过程中应用股静脉30°角斜刺法效果显著,缩短采血时间,降低采血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良式定位联合“三明治点赞法”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2例股静脉穿刺采血新生儿按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穿刺股静脉按压止血护理,研究组使用改良式定位联合“三明治式点赞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情况(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采血耗时、止血耗时)、疼痛情况[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啼哭持续时间]、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淤血、血肿、穿刺点持续渗血)等;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前后生命指征[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采血耗时、止血耗时和NFCS、NIPS评分、啼哭持续时间、淤血、血肿、穿刺点持续渗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采血后两组新生儿呼吸频率、SpO2、HR均高于采血前,且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定位联合“三明治式点赞法”用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按压止血可提高一次性穿刺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5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3.6%;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2%;对照组 87.3%;采血时间:观察组(4.0±1.05)min;对照组(6.2±1.38)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6%,对照组18.2%; 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省时、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损伤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最佳的股静脉穿刺抽血定位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静脉穿刺抽血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采用股静脉投影定位穿刺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定位穿刺采血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局部血肿、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局部血肿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28例,一般1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满意16例,一般18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为81.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股静脉穿刺抽血患者采用投影定位穿刺采血法效果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提高患者对穿刺工作的满意度,赢得了医疗市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股静脉临时置管与动、静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30例股静脉临时置管及30例动、静脉穿刺的血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股静脉置管的血流量不足及血管破坏发生率明显低于动、静脉穿刺。结论比较相对而言,股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不失为更理想的临时通路。  相似文献   

12.
韦红霞 《华夏医学》2014,27(5):75-78
目的:探讨小儿肘部静脉真空采血"三点一线"固定方法的成功率及皮下瘀血发生率。方法:将986例小儿肘部静脉采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3例,观察组采用"三点一线"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肘部静脉采血固定法,比较两组在静脉条件相当采血的成功率、皮下瘀血发生率及回血通畅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9.0%,显著高于对照组81.3%,二次穿刺后总成功率观察组100.0%,高于对照组93.5%(P〈0.05);观察组静脉回血通畅率97.4%,高于对照组72.6%(P〈0.05);观察组皮下瘀血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6.9%(P〈0.05)。结论:小儿肘部静脉采血过程中掌握好"三点一线"固定方法,可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宁克颖  武治国  张文生 《安徽医学》2013,34(11):1643-1646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0例行静脉采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及采血部位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婴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最高,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幼儿以大隐静脉采血和按压时间最短、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最低。结论静脉采血建议婴儿选择股静脉,幼儿选择大隐静脉,但仍需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和采血量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骨颈保留型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30例)和传统股骨柄髋关节置换术组(对照组,2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骨颈保留型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明显较传统股骨柄髋关节置换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方法将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SNIPPV,对照组给予头罩吸氧,比较2组撤机后不同时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水平,并比较2组氧疗时长、住院时间、呼吸暂停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撤机后12、24 h,观察组早产儿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撤机后48 h,2组PaO2和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氧疗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撤机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 < 0.05);呼吸暂停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0.0%(P <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中应用SNIPPV可降低呼吸暂停发生率,有效缩短住院与氧疗时间,改善氧合状态,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5-147+15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住院的93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的10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基础上实施母乳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及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与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集束化护理,可以促使母乳喂养科学化、体系化、标准化,确保安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杜建蓉  荣秀华  黄丽 《西部医学》2012,24(7):1391-1392
目的探讨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器为急诊危重患者采血、输液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就诊的危重患者107例,将2010年5-12月抢救中采取一侧肢体输液,一侧肢体采血的57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9月采取留置针连接真空管采血输液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平均操作时问、血标本溶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减少,血标本无溶血情况发生(P〈0.05),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抢救时,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输液操作时间缩短,血液标本质量可靠,静脉穿刺次数少,减轻患者痛苦,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评价股动脉穿刺位置的高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高血压拟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仅服用拜阿斯匹林,共317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Seldinger’s技术,进行股动脉高位、中位、或低位穿刺(血管穿刺内口至腹股沟韧带距离分别为0.1~1.5cm、1.6~2.5cm、〉2.5cm),穿刺后测量证实穿刺位置,分析穿刺位置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与股动脉高位穿刺相比,中位和低位穿刺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随年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操作手法正确时,术中穿刺次数增加并不显著增加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股动脉穿刺的位置过低和年龄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唐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4,(27):123-125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手法经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动脉采血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30°-45°角斜面进针和90°角进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及皮下淤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61,P=0.005);观察组疼痛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6,P=0.023);观察组皮下淤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56,P=0.037);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37,P=0.04)。结论垂直进针法对组织损伤小,可提高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