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彩虹  张伟 《护理研究》2014,(14):1787-1788
<正>肥胖症病人正逐年增多,由肥胖引发的2型糖尿病也越来越多,临床上多以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很少能使血糖完全恢复正常[1],甚至出现并发症。Wittgrove等[2]报道,Roux-en-Y胃肠短路手术可改善99%的2型糖尿病。随着微创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国内学者杨景哥等[3]较早将腹腔镜胃空肠转流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我院于2013年3月30日在全身麻醉下开展了1例腹腔镜胃空肠转流术,术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年龄49岁;身高180cm;体重90kg,体重指数2于年前发现血糖升高约后就  相似文献   

2.
残胃癌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菊兰  管有凤 《临床荟萃》1996,11(3):116-117
残胃癌,是指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前者称原发性残胃癌,后者称继发性残胃癌。 1 临床资料 男22例,女6例。男:女=3.7:1;年龄最小者47岁,最大者71岁,平均58.5岁;以60~70岁多见。首次手术与残胃癌平均间隔时间为14.7年,最短者在术后5年,最长者在术后27年,多发生在术后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胃瘫患者10例,经积极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39—80岁,平均62岁。胃癌根治术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2例,胃空肠吻合术1例。I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伴有上腹胀痛,多在术后8—14d内发生,以饱胀和呕吐为首发症状,易与吻合口狭窄相混淆,采用造影剂经胃管注入胃内,显示吻合口通畅,造影剂排空障碍,即可诊断。本组除最早1例因经验不足,误诊为吻合口梗阻行剖腹探查术外,其余9例均采用保守治疗。经治疗本组均在30—50d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成功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2例。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6月该院为2例糖尿病患者施行腹腔镜胃旁路术,观察术前术后糖尿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mL。术后第3天停用一切降糖药物,各项糖尿病检查指标均正常。术后至今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平均体重指数(BMI)减少6kg/m2。结论腹腔镜胃旁路术是安全、简单可行的,近期减重效果良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肥胖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疾患。肥胖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1]界定BMI≥25 kg/m2为超重,BMI≥30 kg/m2为肥胖。随着BMI增加,各种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我国成人肥胖者约为6 000万[2]。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等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3]。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引进瑞典可调节胃捆扎带,行腹腔镜可调式胃捆扎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b…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苦胃肠镜在临床的效果。方法术前、术中、术后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随机同期分为常规检察组(对照组)260例和在常规基础上静脉注射芬太尼0.5~1mg/kg,然后按1.5~2mg/kg的剂量注射至所需异丙酚麻醉组(观察组)368例回顾分析比较。结果全部病例检查结束后5—10min内均完全清醒,均未遗留痛苦回忆。结论麻醉状态下胃肠镜检查术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操作顺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对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12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和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结果术后113例患者痊愈,手术失败7例,其中2例患者术中全麻后血压过低,手术被迫中止;死亡5例,2例死于术中休克,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术后并发DIC。手术成功率为94.17%。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令人满意,手术适应征明确的情况下,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收集我科1995年1月至1998年3月住院的20例残胃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就出血的时限、临床特点、出血病因、治疗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残胃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处理提供需重视的要点。1 一般资料11 20例残胃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以黑便为主诉,其中8例同时伴呕血、晕厥,出血量中等以上者11例。2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其中男17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567∶1,年龄分布33~79岁,平均5906岁。12 术前诊断与术后首次发生出血的时间关系(见表1),术后首次发生出血者,以术后5年为最多,占40%。13 术后出血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2月该院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7例。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瑞马唑仑0.2、0.3和0.4 mg/kg+阿芬太尼3μg/kg,术中追加药物,给予瑞马唑仑2.5 mg/次;D组采用丙泊酚1.5 mg/kg+阿芬太尼3μg/kg,术中追加药物,单次给予丙泊酚0.5 mg/kg。比较4组不同时间点[麻醉给药前3 min (T0)、进镜即刻(T1)、进镜后3 min (T2)、检查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血流动力学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镇静成功率、胃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开观察室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情况。结果 A组T1和T2时点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  相似文献   

10.
蒋静 《现代护理》2007,13(33):3285-3286
对1例下咽癌侵犯颈段食道的患者,经充分准备后为该患者施行了全喉切除加颈廓清胃代食管术。该手术在耳鼻咽喉科与心胸外科医师联合下进行,包括咽、喉、食道肿瘤根治术及上消化道重建,手术难度大,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3岁,于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伴有声嘶。起病后体重减轻约8kg。于2007年3月收入我院,病灶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诊断为:下咽癌侵犯颈段食道。完善各项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加颈廓清加胃代食管术,手术顺利。术后予以抗感染、输血、…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用于胃窥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纤维胃镜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门诊无痛胃镜的患者如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2mg/kg),B组(咪达唑仑0.08mg/kg),C组(异丙酚1.2kg/kg 咪达唑仑0.04mg/kg)各30例。观察术中HR,MAP,Spo2及镇静分级、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缺失、自我感觉等情况。结果:MAP,SpO2下降(注药后l一3min)A组与B,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MAP(注药后l-3min)虽有下降趋势,但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分级、苏醒时间、记忆缺失、术中不适及自我感觉A,C两组组问无差异,但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1.2mg/kg,复合咪达唑仑0.04mg/kg用于胃窥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进食时机对产妇肛门排气及胃的影响 ,我们对 12 8例剖宫产术后 6h即给予流质饮食的产妇 ,与同期 96例剖宫产术后 2 4h才进食流质的产妇作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取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0年12月 2 2 4例剖宫产产妇 ,一般状况相似 ,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3~ 3 5岁 ,均为横切口 ,术前无胃痛史。1 2 方法 把 2 2 4例剖宫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术后 6h开始进食流质饮食 ,量不宜多 ,先给几汤匙盐米汤 ,不能进甜食、牛奶等产酸物品 ,以免引起胃肠胀气。待肛门排气后可进半流质 ,以后逐…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 ,一般保守治疗即能治愈 ,如对此认识不足 ,常误诊为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 ,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增加医疗费用。我院 1985年至 1998年共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35 0例 ,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5例 ,发生率为 1 43%。现将其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47~ 6 5岁。肿瘤均位于食管中上段。左侧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 1例 ,颈部吻合 1例 ;右侧开胸食管胃颈部吻合 3例。术后均常规持续胃肠减压 ,待肠蠕动恢复 ,肛门排气 ,术后第 5天拔除胃管。患者多在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理用量.方法:12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年龄18 ~ 5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为对照组;E1组为0.5 mg/kg的艾司洛尔组;E2组为1.0 mg/kg的艾司洛尔组.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BIS、HR、MAP、SpO2的变化;不良反应;检查后5 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结果:C组丙泊酚用量(3.2±0.3)mg/kg、瑞芬太尼(0.4±0.0) μg/kg明显多于E1[(2.1±0.2) mg/kg、(0.3±0.0)μg/kg]、E2[(2.0±0.2) mg/kg、(0.3±0.1)μg/kg]组(P< 0.05);HR、MAP、BIS的变化C组与E1、E2组及基础值比较显著升高(P<0.05);E1组与基础值比较升高明显(P<0.05),E2组与C、E1组及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毕5 min OAA/S评分中C组清醒时间(5.3±0.0) min明显低于于E1[(2.6±0.0)]min、E2[(2.5±0.1)min]组;C组留观时间(50.1±6.5) min显著长于E1[(30.2±6.5) min]、E2[(30.4±5.9)min]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镇静麻醉中能减轻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其合理用量为1.0mg/kg,并能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syndrome,PGS)指在手术后出现、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根据发病时间PGS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急性为常见。急性PGS发生在术后开始进食的1~2d内或饮食由流质向半流质过渡时,患者多表现为餐后上腹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慢性PGS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PGS,可发生在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胃镜和X线检查表现为胃液潴留、胃无蠕动或蠕动减弱、吻合口水肿、慢性炎症和造影剂在胃内潴留,但部分造影剂或胃镜仍能通过吻合口,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35例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采用修补术治疗5 d后,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药物口服2周。结果①手术时间为30.5±3.6 m in,术中无1例患者输血;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③术后1月治愈率为97.14%;④术后1年,经复查胃镜,无1例溃疡复发。结论修补术后辅以抗溃疡三联药物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疗效确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近切组两组各65例。全切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近切组患者则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5年生存率,及术后状况。结果Ⅰ、Ⅱ期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全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2%,近切组为30.8%。结论对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不大。但由于可提高病情较严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积极行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本院为1例重度肥胖症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腹腔镜下行Roux-en-Y胃转流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27岁,身高148 cm,体重124 kg。自2003年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确诊为重度肥胖症合并Ⅱ型糖尿病。药物治疗0.5 a血糖体重控制仍不理想,出现胸闷、憋气、心悸等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5例PGS进行回颐分析。结果:本组PGS发生率1.10%,3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1例术后恢复正常,再手术的1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9例,其中12例患者术后发生胃瘫。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胃瘫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结果术后胃瘫发生率为2.93%,多发生在术后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时。经保守治疗2周左右好转,持续最长达2个月。术中输血量>1 000 ml、低蛋白血症、胃切除量>1/3、手术时间超过5 h与术后胃瘫密切相关,而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胃肠吻合方式不是胃瘫发生的直接因素。结论应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病情观察,对可能并发胃瘫患者应做好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