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负压或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特别是儿童SOM对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早期儿童SOM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但该方法患儿难以配合常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使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联合药物对比波氏球咽鼓管吹张联合药物治疗儿童SOM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卡他性中耳炎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使患者复聪.有效的方法是调节中耳气压,使负压改为正压,终止渗出.调节中耳气压主要靠咽鼓管再通,咽鼓管吹张方法有吞咽试验,捏鼻鼓气(valsalva吹张法)、波氏法、导管法等,我们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用Politzer吹张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男674例,女313例,1.5~79岁.18~40岁者884例.病因:气压改变所致703例,均系由泰山顶坐索道车下山后耳闷听力下降来诊.慢性肥厚性鼻炎72例,上呼吸道感染194例,18例为鼻咽癌.一次治愈819例,占82.9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50耳)老年人中耳负压患者,按年龄、病程配对分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组(治疗组,25耳)和Valsara法吹张治疗组(对照组,25耳).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骨导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耳压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5耳,显效4耳,有效12耳,总有效率为84.00%(21/25耳);对照组痊愈1耳,显效1耳,有效16耳,总有效率为72.00%(18/25耳),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 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疗效优于传统Valsara法吹张治疗,对老年人中耳负压的听力康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氮气导入中耳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氮气(N2)导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希望以此产生并维持长时间的中耳腔正压,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方法 用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将N2导入2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用声导抗仪动态观察中耳腔压力的变化,并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判断疗效;将结果与行空气吹张的另20耳分泌性中耳炎作对照组比较。结果 中耳腔在导入N2后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压和压力升高。但两组疗效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N2导人中耳腔并未比一般的咽鼓管吹张(空气)显示出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简易鼓膜按摩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鼓膜内陷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体征,多因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中耳腔负压所致.病情严重时,可引起鼓膜萎缩,鼓室粘连,形成粘连性中耳炎,使听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鼓膜内陷这一体征应予以重视,积极进行治疗.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咽鼓管导管通气法,以上三种方法患者必须每周定时去医院治疗,受时间、地点限制,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天津市天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一种简易鼓膜按摩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鼓膜微型管植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6例(28耳)中耳不张的患者,以耳闷为主诉;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散乱或消失、鼓膜苍白无光泽;纯音测听气骨导差> 10 dB;声导抗鼓室负压;中耳不张分级Ⅰ~Ⅲ级.患者局麻下行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结果 25耳术后耳闷症状消失,其中23耳微型管取出后2周声导抗检查提示鼓室压图由C型恢复为A型,平均听阈下降5 ~20 dB;2耳取管后1个月复发,耳闷症状和中耳负压重新出现.3耳置管失败或耳闷无改善,均为中耳不张Ⅲ级.26例患者取管后2周鼓膜均良好愈合,未出现感染、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能有效解除鼓室负压,缓解耳闷,可用于Ⅰ~Ⅱ级中耳不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耳吹张法在中耳炎治疗中一直被认为是有用的。本文基于改良的Valsalva氏技术介绍一种新的便于儿童使用的自我吹张装置。其中鼻压记录仪由麻醉口罩和一浮球型流量计组成。另外在外耳道内插入一耳塞,同时接连一声谱分析仪以测试咽鼓管开放时进入耳道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纤维喉镜下行咽鼓管吹张注药术治疗中耳疾病赵宏辉,欧阳祥林咽鼓管阻塞是导致许多中耳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许多中耳疾病的转归也有赖于保持咽鼓管的通畅。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法在应用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足之处,临床上往往难以达到吹张之目的。有鉴于此,我们近年试用在...  相似文献   

9.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用中耳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8例、134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耳有粘液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情况,Hilger曾指出,在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时用通风管排除中耳负压,使粘液藉纤毛运动更易于排到咽鼓管,氏提议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把粘液推到咽鼓管就可在中耳产生负压的理论。本实验研究即为了证  相似文献   

11.
保持鼓室内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是咽鼓管的主要功能,但排泄异物的功能也不能忽视。例如在渗出性中耳炎、中耳腔内有液体贮留时,靠咽鼓管的纤毛运动虽然也能排除一部分,但快速大量的排泄,必须用咽鼓管的泵样功能来解释。作者们用8只猫,5条狗和1个猴作了下面的四个实验:一是分别用电刺激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测定包括咽鼓管在内的中耳腔内压力的变化。当刺激腭帆张肌时,所有动物中耳腔内压力均下降,以狗下降最明显;而刺激腭帆提肌时,中耳腔内压力均无变化。二是同时记录咽下瞬间腭帆张肌的肌电图和中耳腔内压力变化,发现在咽下时中耳腔内压力略变为负压,且与腭帆张肌收缩放电为同步。三是用电视摄影观察放到咽鼓管鼓口部蓝色液体的动向,当刺激腭帆张肌时,蓝色液体被吸到咽鼓管内,多次反复刺激之后,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负压、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1999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应用鼻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吹张术结合向咽鼓管内注入类固醇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3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纤维鼻咽喉镜氧气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渗出液滞留于中耳而无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据报道疗效差别极大.本研究所用方法为"咽鼓管吹张法",又与常用的导管吹张法有所不同,本法是经纤维鼻咽喉镜直接接氧气吹张咽鼓管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改良的导管吹张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临床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56例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咽鼓管注药+波氏法咽鼓管吹张,治疗组采用口服药物+鼓膜穿刺+波氏法咽鼓管吹张+鼓室药物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7%(35/39),对照组有效率为80.0%(24/3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较好的临床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我科门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等待3个月,药物治疗组使用鼻喷剂+口服抗组胺药+口服粘液促排剂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咽鼓管吹张组使用改良咽鼓管吹张器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药物+咽鼓管吹张组同时使用药物+咽鼓管吹张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过程中接受咽鼓管吹张的患儿均能配合完成治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治疗1个月后四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继续观察2个月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气骨导差值明显下降,观察组和药物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值无变化。结论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在观察等待的3个月中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降低需要手术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一般认为是咽鼓管阻塞或功能障碍致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引起,其主要症状为传音性听力下降,临床上常用鼓膜穿刺抽液、中耳放置通气管、波力氏吹张或导管吹张等治疗,能暂时缓解症状,其疗效尚不理想。我院自1996年~1998年间用导管经咽鼓管咽口吹入麻黄素治疗25例,临床疗效尚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25耳),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以耳闷胀感、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其中6例有低调耳鸣;发病原因。7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18例为慢…  相似文献   

17.
咽鼓管声测法的回顾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鼓管功能障碍与许多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常用的叫鼓管功能检查法有:吞咽试验法,波利策法(Politzer method),导管吹张法,鼓室滴药法,咽鼓管造影术,鼓室图法(鼓室导纳曲线峰压点的动态观察法和正负压平衡法)以及咽鼓管声测法(Sontubometry)等。目前广泛应用的咽鼓管功能检查方法存在某些不足^[1-2]:如鼓室滴药法,  相似文献   

18.
鼓膜凹陷或内陷,比正常耳贴近中耳内壁时称中耳萎陷症。鼓膜内陷的程度不一,可以是整个鼓膜内陷,也可能是部分鼓膜内陷,而以鼓膜后上象限内陷最常见。根据鼓膜内陷程度可以分为四度:鼓膜内陷(Ⅰ度)、严重内陷(Ⅱ度)、中耳萎陷(Ⅲ度)、粘连性中耳炎(Ⅵ度)。咽鼓管吹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最近,作者观察了13例中耳萎陷症,对咽鼓管吞咽吹张术的应用价值提出质疑。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鼓室-上颌窦“分道”(shunt)术(以下简称TMS)是治疗咽鼓管永久性完全阻塞的理想方法,具有下列特点:(1)能够持久地保持中耳腔与外界通气,有的患者术后观察已经四年, TMS仍起作用;(2)术后中耳积液征状全部消失;(3)术后保持鼓膜与外耳道的完整性;(4)术后无任何不适及感到不便(如鼓膜插管者不能游泳等);(5)术后Valsalva氏吹张后中耳腔可获得正压,这对鼓室成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鼓膜插管者有时难以做到;(6)TMS并不增加中耳感染的危险性,因为以正常  相似文献   

20.
咽鼓管吹张术并发头颈部皮下气肿患者,临床上尚属少见。我科在1989年5月发现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并发一侧颈、面及颞部皮下气肿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因双耳闷、隐痛感7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双鼓膜内陷,活动差;声阻抗示:双鼓室曲线“B”型,声反射未引出;纯音测听:双耳均有气、骨导间距30dB;鼓室穿刺抽出粘稠分泌物。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双)。给以鼓室注药,咽鼓管吹张等综合治疗。5月27日行右侧咽鼓管吹张术时(导管法),患者初感仅有极微弱气体进入中耳,术者则用力吹张,此时患者虽感气体顺利进入中耳,但同时亦感有气体进入下颌角部,检查见右下颌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