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腺淋巴瘤的发生率仅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万分之4~7[1]。临床上大多数乳腺淋巴瘤可能被误诊为乳腺癌或其他乳腺肿瘤,乳腺淋巴瘤的治疗方式不同于乳腺癌[2],故准确诊断十分重要。本组总结10例乳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病理证实为乳腺淋巴瘤的10例女性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52±13)岁。术前均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淋巴瘤的发生率仅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万分之4~7[1]。临床上大多数乳腺淋巴瘤可能被误诊为乳腺癌或其他乳腺肿瘤,乳腺淋巴瘤的治疗方式不同于乳腺癌[2],故准确诊断十分重要。本组总结10例乳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病理证实为乳腺淋巴瘤的10例女性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52±13)岁。术前均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7年7月~2004年5月共收治髂窝脓肿24例,经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现就本文结合髂窝解剖,讨论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5~17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10~47d,平均27d;脓肿位于右侧14例,左侧10例;发病前有下肢外伤,感染史者9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乳腺及乳房脓肿58例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恒瑜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0):102-102
2003年4月~2007年6月,我们对58例乳腺及乳房脓肿患者及家属实施了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22~30岁,均为初产妇。其中急性乳腺脓肿20例,乳房脓肿38例。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乳汁排出不畅及脓肿形成。2健康教育方式根据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学习态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交流方式为责任护士负责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讲解哺乳期喂哺的正确姿势、注意事项及预防,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健康教育内容3.1入院时健康教育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指导,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  相似文献   

5.
乳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腺结核系乳腺组织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特异性感染,临床较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而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我院1996年7月~2005年2月共收治乳腺结核10例,其中6例误诊。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34岁。6例均无结核病史,亦无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1·2临床表现4例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其中1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2例伴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1例表现为乳腺迁延不愈的瘘管,并有乳头溢液;1例表现为整个乳房弥漫性硬化和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1·3医技检查4例行B超检查,其中乳腺混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12月经超声检查的36例乳腺纤维腺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28~45岁,平均36岁。均因乳腺  相似文献   

7.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3例均为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5岁。7例停止哺乳1~6个月,6例停止哺乳已数年(最长12年)。9例无临床症状,为超声体检发现乳腺包块,4例为患者偶然触及乳腺包块而就诊。采用HP-Image Point和百胜Technos X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MHz。超声检查时嘱患者充分暴露乳房,自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行垂直于乳腺导管方向的扫查,按顺时针方向作轮辐状滑动,再转动探头辅以平行于乳腺导管扫查,同时注意扫查断面相互覆盖。常规扫查腋窝,先用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8.
袁美娟  贾忠  章磊玉 《护理研究》2005,19(18):1625-1625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的化脓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2月在CT引导下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的穿刺引流装置经皮穿肝、抽脓、冲洗救治10例细菌性肝脓肿危重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细菌性肝脓肿病人10例,均经CT或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岁~77岁,平均56.5岁;发病时间3 d~20d;6例为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3例为肠源性细菌性肝脓肿,1例为外伤后继发细菌性肝脓肿;4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反应性胸腔积液;7例术前高热达39℃以上;5例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穿刺抽吸注入抗生素的方法治疗不同部位急性感染及脓肿42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住院病人16例,门诊病人26例。其中哺乳期急性乳腺炎8例,乳腺脓肿10例;细菌性肝脓肿12例,单发性10例,多发性2例,肝右叶10例,肝左叶2例,脓腔直径3.5~12厘米;臀部急性炎症4例,脓肿4例;隔下脓肿4例,合并有全身中毒症状者20例。39例经3~8次治疗后痊愈,3例无效(乳腺脓肿1例、臀部脓肿2例),后经切开引流治愈。  相似文献   

10.
1983年4月至1984年8月,我们将收治的92例体表单发性脓肿,采取随机抽样分成两组。甲组:脓肿切开引流后加用青霉素、链霉素;乙组:脓肿切开引流后不加用任何抗菌药物。现将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作一小结,供参考。一、临床资料:92例中,面颈部脓肿26例,胸背部脓肿24例(包括乳腺脓肿11例),腰腹部脓肿10例,臀部脓肿(不包括肛门周围脓肿)7例,四肢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31例乳腺脓肿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53例乳腺脓肿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脓肿引流手术方法及护理,观察组采用VSD手术方法及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满意率。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脓肿切开患者采用VSD治疗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2例导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误诊为乳腺癌14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误诊率43.7%。42例中32例行乳腺象限或小叶切除;有脓肿形成10例先行一期切开引流,1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6例术后复发。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后易复发,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也被逐渐重视。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可以提供更多有用信息[1]。本研究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良恶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三维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15例,均为女性,分为2组。乳腺癌组64例,年龄32~65岁,平均46岁;其中位于双侧乳腺2例。良性病变组51例,年龄20~54岁,平均39岁;其中5例一侧乳腺内2个结节,2例双  相似文献   

14.
我院体检部从2010-01-2010-12共接待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女性乳腺电脑红外线乳腺检查6 986例,年龄17~80(平均48.5)岁,发现乳腺疾病者4 602例,发病率为65.88%,其中乳腺增生占62.70%,乳腺纤维瘤占1.61%;乳腺包块占0.94%;乳腺囊肿占0.61%;乳腺脓肿占0.02%。乳腺增生并  相似文献   

15.
我院内外科1978年2月~1986年5月共收治肝脓肿61例,其中阿米巴肝脓肿36例,混合感染2例,现就36例阿米巴肝脓肿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男29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4.1∶1;发病年龄9~67岁,10岁以内1例;10~20岁3例;21~50岁22例;50岁以上10例。农民3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120天,平均16.8天. 症状与体征:起病急骤者12例,缓慢者24例。其中首发症状为发热者18例,腹痛6例;两者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笔者2005年8月—2010年10月运用自拟方"乳增平"治疗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7岁;未婚7例,已婚53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4个月;单侧乳腺增生17例,双侧乳腺增生43例。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经肛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4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3例,年龄33岁~80岁,平均51岁。病史2年~21年,均为Ⅲ~Ⅳ期内痔或混合痔伴重度脱垂。其中2例伴嵌顿水肿,1例伴直肠壁脓肿,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近10年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2 374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为地区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整理2003~2012年手术切除乳腺肿瘤的病理资料,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标准(2012)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 2 374例乳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 900例(80.0%),恶性肿瘤474例(20.0%),良、恶性之比4.01∶1,好发部位均以左侧多见,良性肿瘤可同时发生在双侧乳腺,而恶性肿瘤同时发生在双乳的情况在本组研究中未见。乳腺良性肿瘤中以乳腺纤维腺瘤(70.5%)多见,乳腺良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1.6岁;恶性肿瘤中以浸润性癌(非特殊型)为多见,占81.3%,乳腺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2.3岁。年轻妇女乳腺癌(35岁或35岁以下)占5.91%。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好发于左侧乳腺,乳腺良性肿瘤以纤维腺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以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最常见。乳腺良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21~30岁,乳腺恶性发病年龄高峰在41~50岁。年轻妇女(35岁及以下)乳腺恶性肿瘤患病率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陶彦杰  张国喜 《临床医学》1990,10(6):257-258
八年来,我院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各种细菌性肝脓肿78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78例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4~81岁,其中10岁以下8例,20~50岁41例,60岁以上5例。二、肝脓肿情况:脓腔直径在5cm 以下者22例,6~10cm 者46例,10cm 以上者4例。单发脓肿72例,多发性脓肿6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泪囊周围脓肿的常规疗法为切开引流,但伤口愈合后留下疤痕,影响容貌。笔者于1986年8月~1989年9月采用非手术切开法治愈10例,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例、女9例,年龄17~78岁。均经穿刺证实为泪囊周周脓肿,局部症状红肿热痛,1例伴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37.5℃~40.1℃,白细胞数(10.8~22.1)×10~2/升,出凝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