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某社区不同健康水平居民就医行为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解居民的医疗需求,指导医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卫生服务。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等问题,以及在身体不适时的行为、选择医疗机构的依据、行为和影响因素。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的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结果健康状况很好和较好的居民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选择休息及自服药的比例高于健康状况差和较差者;健康状况差和较差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比例高于其他组的居民;健康状况差的居民考虑医疗费用的比例高于其他组。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技术不够、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各组存在差异,健康状况差的居民对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因素要求高。结论居民就医行为受个人健康状况影响。要重视健康状况不好居民的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要合理配制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正确引导居民就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国上海某社区不同保障水平居民就医行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居民的医疗需求,指导医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医疗服务。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化程度、医疗保障等情况。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的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调查对象为居住该社区半年以上的居民、具有行为意识能力、愿意接受调查者1200名(占社区居民人口的1%)。结果医保及有其他保障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的比例较高,无医保及其他居民认为等候时间太长而不选择综合性医院,合作医疗居民对费用、服务态度、交通因素占有较高比例。选择社区医院就医的原因中在医疗费用存在差异,医保居民认为没有药品不选择社区医院就医占有较高的比例。结论居民就医行为受医疗保障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3.
鲍勇  陶敏芳  刘威 《实用全科医学》2009,7(6):551-551,554
目的对上海市某社区居民就医意向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居民医疗需求,指导医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卫生服务,提供改善居民就医行为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调查对象为2006年8月-12月居住某社区半年以上、具有行为意识能力、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共1200名,占社区居民人口的1%。结果有效问卷1179份。78.20%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主要是医疗技术原因;不选择综合性医院的原因中"等候时间太长"占第一位,为45.51%;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交通便捷"是主要原因,占41.38%,其次为"价格便宜",为25.23%;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认为"技术不够"的占72.77%。分层分析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就医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结论社区居民受就医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因素影响。要重视老年居民的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正确引导居民就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接2009年第7卷第6期) 2.3.3不同学历组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不同学历组居民出现身体不适时首选不就医的行为在各学历组中无差异,而在选择就医行为中存在差异,大学以上学历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见表7。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双流县华阳社区居民就医模式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4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居民患小病后未就医,11.2%的居民选择到大医院,10.2%的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选择到私人诊所;不同性别、年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居民就医行为有关.结论:只有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才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入学前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主要就医问题,为大学生就医保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学号末尾为单数的1 044人过去1 a的就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新生入学3个月内.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生就诊原因主要为急性疾病(29.4%)和以感冒发烧为主的常见病(34.9%),大部分学生病情较轻到医疗机构就医后只需服药即可治疗;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就医人数相对较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寻求医疗服务的人数相对较多,自感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就医人数多.结论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自感健康状况是影响就医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现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大学生的正确就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徐虹霞  宋锐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093-1094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利用医疗资源情况,探索创新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在引导居民就医行为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居民中抽取1 089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42.3%的被调查者自我感觉身体较好或很好,9.8%认为自己身体较差或很差;33.3%的被调查者有卫生服务需求时,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就诊医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生服务水平、就诊的便利性及平均花费时间的多少。(2)2周内,266人(占24.9%)曾有就医经历,其中220人(占就诊总人数的82.7%)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结论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同度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盲目就医、利用医疗资源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服务的同时,应加强"六位一体"内涵建设,继续推行创新性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实行模块化综合管理,采取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方式,对其就医不当行为加以引导,适时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让社区健康照顾从"走近社区"到"走进居民家庭"。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武汉市居民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首诊就医行为的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武汉市硚口、江汉区3个社区年龄≥15岁,且在本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实际完成调查的有效人数483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状况、健康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以及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结果: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指标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医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在本社区居住年限、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认识本社区医生或护士的数量。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考虑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前提条件,即居民对首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提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社会通过多渠道的沟通使居民了解社区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以及所提供的可及性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的就医意向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讨影响居民就医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居民建立正确的就医模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对广州市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海珠区为调查单位,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先抽取海珠区8个住宅小区,再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调查对象共451人。于2013年2-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就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451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在一般患病情况下,有221人(占50.8%)选择去市级以上大医院治疗,有110人(占25.3%)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选择自我治疗和私人诊所治疗的分别为73人(占16.8%)和31人(占7.1%)。不同年龄段、自感健康状况居民的就医意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居民的就医意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就医意向的前五位因素分别为:医疗技术水平(79.1%)、医疗费用(73.1%)、医院声誉(64.4%)、医疗环境(61.6%)及医疗设备的先进性(60.7%)。435名社区居民中,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207人(占47.6%),未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228人(占52.4%)。在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207名居民中,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比较便利(79.7%)、小病或慢性病不需要去大医院(63.8%)、检查治疗的费用较低(53.1%)。在未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228名居民中,不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低(49.6%)、医疗设备落后(43.0%)、自身业已形成的就医习惯引导他们直接选择其他的医疗机构(37.7%)。结论 广州市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就医观念尚未普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率不足。转变居民的就医观念、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提高基层医疗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是提高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过剩的供给能力,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大力推行的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对医疗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本文利用沈阳等五个城市入户调查的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城市居民就医选择以及影响这一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计量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显著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因素有医疗保险状况、收入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础医疗机构发展,合理引导就医选择流向;注重基础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县级医院可尝试转型,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论卫生政策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政策和科研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介绍了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的“控制医疗费用和促使药品市场有序发展政策研究与实践”研究取得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作为中国卫生政策和研究结合的范例。讨论了政策制定者和科学研究者紧密协作的要点,即回答“为什么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目前有条件解决”、“怎么做”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政策思路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卫生技术评估与医疗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虽然蓬勃发展的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对大型企业和期待廉价电子商品的人们可能是个好消息,但其产生的垃圾却给工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Patralekha Chatterjee报道.  相似文献   

16.
TIA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TIA病人的分离教育达到预防中风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1999年收治56例病人实施了饮食、运动疗法、药物知识、心理及健康锻炼的健康教育。结果 该组病例含有诱发中风的高危因素的病症、如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得到针对性治疗,并对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盐、高脂、缺钙、酗酒、吸烟等得到纠正,避免了中风的发生。结论 健康教育是促使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欲,预防TIA病人发生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健康新知     
《大家健康》2006,(9):100-101
男性食量过大会损害健康?眉毛不能随便拨,防衰老的“舌头操”,巧克力,秋季出游好伙伴,微波炉热剩饭时要注意两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
家庭保健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保健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编写培训资料、健康处方,采取集中上课与专科培训、分类指导和入户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家庭保健员156人,使他们掌握防治疾病等知识和技能,自觉承担起家庭、邻居及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工作。结果提高了居民自我保健能力,防病知识知晓率为98.6%,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对居民健康的维护和保障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结论家庭保健员深入家庭,面向社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疾病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