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28例,其中采用囊肿全切+交通孔封闭术治疗5例,囊肿部分切除+交通孔封闭术治疗17例,囊肿切开+带蒂竖脊肌置入缝合术治疗6例。结果 术后随访5~72个月,平均51.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8例,明显改善8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复查脊椎MRI,仅1例复发。2例囊肿长度16 cm左右,术后出现较明显的脊柱后突畸形。结论 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建议采用囊肿全切+交通孔封闭术;若术中无法行囊肿全切或难以找到交通孔,则采用囊肿部分切除+交通孔封闭术或囊肿切开+带蒂竖脊肌置入缝合术,也是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脊髓脊膜囊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提高对脊髓脊膜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组14例,症状以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力、二便障碍多见,CT及MRI有助于确诊。根据囊肿部位不同,可分为硬脊膜外、硬脊膜下及神经根袖套囊肿(Tarlov囊肿)。结果:14例均行手术。随访表明12例症状消失,2例好转。结论:对脊髓脊膜囊肿症状明显者,应行手术,手术要点为封闭漏口,切除囊肿壁并保护神经根及(或)脊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纯性脊膜膨出是否会合并脊髓栓系,是否应在行脊膜膨出修补术时探查椎管腔,解除脊髓栓系.方法 观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单纯性脊膜膨出患儿38例,综合MRI及术中椎管腔探查所见,分析单纯性脊膜膨出是否合并其他导致脊髓栓系的病变.结果 MRI及手术发现37例(97%)患儿除脊膜膨出外还合并有其他相关脊髓病变,如终丝牵拉、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纤维束带、脊髓神经粘连等.脊膜膨出修补术中同时松解脊髓栓系,术后未见神经功能损害,长期随访患儿症状均改善或稳定.结论 单纯性脊膜膨出常常伴有脊髓栓系,MRI是其必要检查.一旦确诊,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术中除修补膨出脊膜外,还应解除脊髓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罕见部位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病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后正中入路病变切除术,见囊肿有明显边界,内含清亮液体,局部与脊髓及神经根黏连明显。结果术中完整切除囊壁。病理免疫组化:CK及CK7(+),CK20、TTF1和S-100(-),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病人痊愈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随访4个月,腰背痛完全缓解:一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好发于颈部和上胸段椎管的脊髓腹侧,位于其他部位罕见。囊肿本身位于脊髓外,且边界清楚,手术全切除率较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平均年龄2.2岁。均伴有脊柱裂,合并单纯脊髓脊膜膨出20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椎管内脂肪瘤13例,畸胎瘤1例,皮样囊肿1例。行显微手术松解黏连的脊髓和神经,切断牵拉的终丝。结果 会阴部感觉异常总有效率为80.0%,排尿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77.1%.结合矫形手术可明显改善运动障碍。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及切断牵张的终丝.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关键.结合矫形手术可提高病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结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资料。3例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乏力,病变位于胸椎;1例为单侧臀部疼痛,病变位于腰椎。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3例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术后病理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症状消失,脊柱稳定性可靠。结论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少见,脊髓与神经根慢性受压而出现症状和体征,MRI具一定特征表现。充分暴露病变,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合钉棒内固定技术,既能全切病变,也可有效确保脊柱稳定性,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管内硬膜下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以及预后。结果囊肿位于胸段5例,腰段4例。临床表现以疼痛4例,肢体乏力4例,肢体麻木伴感觉障碍3例,疼痛伴肢体麻木、无力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尽量切除囊壁,与脊髓粘连紧密的不必勉强切除。术后随访1年到6年,术后5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缓解,2例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对于有症状椎管内硬脊膜下蛛网膜囊肿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术中完全切除囊壁是减少术后复发的关键,但与脊髓的粘连程度是影响囊壁能否全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椎管术后并发颅内硬脑膜外血肿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52岁。因右侧下肢渐进性无力3年入院。查体,神志清,右侧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踝阵挛阳性;左侧下肢浅感觉减退。辅助检查,出凝血功能正常,颅骨平片未见异常;脊髓MRI示,T12-L1髓外硬脊膜下占位。常规全麻下,俯卧位行椎管探查 占位切除术,占位切除后,彻底止血,严密缝合硬脊膜,硬脊膜外留置硅胶引流管一根。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20%甘露醇125ml每12h一次静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一侧改良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切除椎管内硬脊膜外及硬脊膜下髓外病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切除椎管内硬脊膜外及硬脊膜下髓外病变26例,其中硬脊膜外病变5例,髓外硬膜下病变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1例,脊膜瘤4例,肠源性囊肿3例,椎间盘脱出3例,硬脊膜外血管畸形并出血2例,神经根外膜下血肿1例,毛细血管瘤1例,转移瘤1例;26例病变均达到全切,其中4例脊膜瘤在接触式激光刀辅助下切除,3例肠源性囊肿在内窥镜辅助下完成.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即可作肢体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36个月,平均9.8个月,21例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所有病例未出现脊柱畸形或不稳定,无病变复发. 结论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切除椎管内病变能最大限度保护脊柱的肌肉韧带附着点及后柱的完整性,手术经改良后可以切除大多数椎管内病变,安全有效;术中接触式激光刀、内窥镜等辅助能提高病变全切除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