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术式。方法 采用直肠骶骨岬固定,直肠下端盆底腹膜成角固定治疗直肠脱垂54例。结果 本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经长期观察均无复发。结论 直肠骶骨岬固定,直肠下端盆底腹膜成角固定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直肠上提骶骨岬固定,盆底腹膜直肠下端成角固定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现将该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5例,女7例,年龄16~68岁,平均26岁。病史0.5~8.0年,均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脱出长度4~10cm。术后随访最长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聚丙烯补片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 对4例直肠完全性脱垂病人,采取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上段,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结果 4例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排便基本正常,最长随访2年半时间,无1例复发。结论 聚丙烯补片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因大便次数增多,但排便不畅有梗阻感,症状严重时须用手指将粪便从直肠内挖出,并且经常性肛门及会阴部坠胀4年入院。入院后作肛指检查:直肠腔较大,未扪及包块,直肠前壁较薄弱并向阴道突出。内窥镜检查:直肠粘膜过多,稍作用力排便动作即可见粘膜嵌入镜腔内,粘膜水肿充血。初步诊断:直肠内脱垂并直肠前突。当时考虑主要病变为直肠内脱垂,在作好术前准备后,即作功能性直肠悬吊术。手术方式:(1)将乙状结肠下端及直肠上端悬吊于骶骨岬前的结缔组织上;(2)切除过长的乙状结肠,将断端行端端吻合;(3)将子宫圆韧带与盆底腹膜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14例根据POP-Q分度达Ⅱ度及Ⅲ度较年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应用聚丙烯网片将子宫固定于骶骨岬表面骨膜上,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及直肠阴道间隙放置网片。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全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15±18.15)min,术中平均出血(50.15±25.17)mL,平均住院时间(3.5±2.16)d,术后随访平均为10个月。根据POP-Q分度发及问卷评价手术效果,14例患者手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盆底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上述方法是治疗较年轻中盆腔组织缺陷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使之恢复盆底解剖、缓解症状、维持术后性生活质量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腹腔镜直肠悬吊固定折叠术在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意义。方法 5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腹腔镜直肠悬吊固定折叠术,观察术后结果。结果术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5.6±2.6)ml,术后患者平均排便时间为(3.5±0.6)d,未出现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7.3±1.2)d,平均排气时间为(24.6±0.8)h,5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8个月随访,患者的正常生活均基本恢复,未复发直肠脱垂,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肠腔狭窄、粪嵌塞梗阻等。结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悬吊固定折叠术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较好,未出现复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邓艳霞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0):106-107
目的 观察三联术式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直肠全层脱垂(Ⅱ、Ⅲ度脱垂)全部采用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紧缩术的改良三联术式治疗.结果 全部一次治愈,平均疗程17.5d,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三联术式治疗直肠全层脱垂创伤小,痛苦少,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采用改良Sigma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治疗复杂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igma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约20-24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储尿囊,顶端固定在骶岬处。将储尿囊后壁远端与近端折叠缝合成乙状结肠与直肠间短路。两侧输尿管经腹膜后肠壁内短隧道鱼嘴式吻合于肠袋最高点。结果2例患者日、夜尿控均满意,无尿失禁。且尿粪分流、无输尿管肠道吻合口狭窄与反流。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损害及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Sigma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手术简便、安全、围手术期并发症极少。改良输尿管肠吻合不易狭窄与反流、不影响上尿路功能。形成的储尿囊低压、顺应性好、且利用肛门括约肌,因而日、夜间尿控满意。本术式是无法修补的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9.
吴庭伦  袁喜红 《江西医药》2021,56(6):881-885
直肠脱垂主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通过肛门脱出,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临床中较为多见,且易于诊断.直肠脱垂多发于多产的女性或者较为虚弱的患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产生的肛门异物脱出或肛门失禁、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部分患者出现焦虑的症状.直肠脱垂主要是因为直肠周围组织疏松加上腹内压升高导致直肠组织从肛门脱出.目前针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非手术治疗、硬化剂治疗、经腹手术治疗、经会阴手术治疗、多种术式综合治疗等,但是每种手术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对于直肠脱垂的患者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诊断,确定直肠脱垂的病情程度,再根据病情程度决定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直肠脱垂治疗方法甚多 ,但有的效果欠佳 ,有的复发率高 ,有的操作复杂。我们自 1998年以来 ,曾对 6例 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 ,采用直肠黏膜固定加肛门环缩术治疗 ,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1.1 先行直肠黏膜固定术 :鞍麻后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皮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施行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病人全部一次性治愈无便秘、吻合口漏、感染.随访5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 乙状结肠、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0 4例Ⅰ~Ⅲ度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病人 ,采用消痔灵和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1∶1配制 )行直肠周围的注射治疗 ,Ⅰ~Ⅱ度脱垂者行直肠两侧注射 (每侧 2 0~ 30mL) ,Ⅲ度脱垂者加行骶前间隙注射 (10~ 15mL) ,有 2例Ⅲ度脱垂者因肛门松弛严重同时行肛门紧缩手术。结果 :经 1~ 3次注射治疗 ,10 4例病人 10 3例治愈 ,随访 1a ,仅 1例复发。结论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刘景达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36-437
目的观察完全性直肠脱垂三联疗法(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注射术、肛门环缩术)治疗Ⅲ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Ⅲ直肠脱垂患者32例。全部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治愈率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三联疗法对治疗Ⅲ直肠脱垂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PPH在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H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PPH治疗的口处梗阻型便秘共27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型17例,直肠前突型10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年,复查排便造影检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发症少。治愈24例,好转1例,治愈率88.9%,有效率92.5%。无效有2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型1例,直肠前突型1例)。结论PPH法治疗直肠前突型和直肠黏膜内脱垂型出的口梗阻型便秘,简便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重度直肠脱垂患者采用四联疗法(高位直肠周围间隙注射、直肠粘膜柱状结扎、直肠粘膜下层注射及肛门环缩术)结果 36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及后遗症,治愈率100%。结论四联疗法治疗重度直肠脱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口服给药、B组采用直肠给药、C组采用阴道给药。结果:A组的出血量相对较小,但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第三产程时间相对较短,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酵在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是肯定的,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给药途径关系不大,但阴道给药易被冲出,影响吸收、造成药物浪费,因此趋向于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但直肠给药应避免污染,口服要注意给药时机。  相似文献   

17.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 (SRUS) is a syndrome with symptoms such as rectal bleeding, obstructed defecation, straining at stool and incomplete evacuation, and rectal polyp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RUS among Iranian patients is reviewed. Records of 11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RUS between 1997 and 2007 admitted to a special coloproctology clinic have been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Of 112 patients with SRUS, 61 were male (54.4%) and 51 female (45.6%) with a mean age of 32.2 years (range, 16–64 years). The mean interval between onset of symptoms and final diagnosis of SRUS was 3.8 years (range, 1–14 years). Rectal bleeding (67%) wa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in both genders, while a feeling of fullness was the least common symptom, observed only in one woman (2%). Incontinence was observed in 4 women (7.8%) and 3 men (4.9%), comprising 6.25% of the total clinical presentations. There were 38 patients (33.9%) with mucosal prolapse and 2 patients (1.8%) with total rectal prolapse. In conclusion, rectal bleeding in the presence of constipation or diarrhea is the main sign for diagnosis of SRUS. This syndrome is usually misdiagnosed; it is frequently confused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because the rectal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lesions and true polyps of rectum are similar. We suggest that most of patients who are treating for IBD and true polyps without any response are suffering from SRUS. Regarding misdiagnosis between SRUS and IBD or rectal polyp, the exact prevalence of SRUS has been mistakenly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会阴部设置人工肛门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和防治。方法1985-02~2005-10共收治行直肠癌根治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的6092例直肠癌患者,对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种类,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癌根治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常见并发症和发生率为性功能障碍(男性)751例、占17.9%,排尿功能障碍518例、占8.5%,人工肛门黏膜脱垂372例、占6.1%,人工肛门狭窄98例、占1.6%,骶前静脉出血32例、占0.53%,末端结肠缺血坏死64例、占1.05%,输尿管损伤7例、占0.11%。结论直肠癌根治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中注意保护盆腔内脏神经,保护精囊腺及附属组织,分离盆腔时减少或不用电刀,不大块分离结扎直肠周围组织,是预防和减少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游离直肠后壁时认准骶前间隙,直视下分离能有效的预防骶前静脉大出血;游离延长结肠时保留大血管弓及交通支,保证结肠末端的血液供应;术中估计肿瘤大、暴露输尿管困难时,术前应静脉注入亚甲蓝使输尿管蓝染或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管,便于术中寻找;术中正确将人工直肠角缝合固定盆底以及术前充分准备减少盆腔及肛周感染,能有效预防直肠黏膜脱垂和人工肛门狭窄。  相似文献   

19.
吻合器在肛肠手术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碧波  张振勇  张霓 《中国医药》2010,5(5):437-438
目的探讨在应用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悬吊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及组织松弛脱垂病理性变化为主的肛肠疾病手术中,扩大《PPH暂行规范》临床应用范围的可行性。方法对1307例环状脱垂内痔、混合痔、环状混合痔、嵌顿性混合痔,环状脱垂内痔、混合痔、环状混合痔伴有低位肛瘘或低位脓肿,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全层脱垂,直肠前突症的患者采用PPH或PPH联合术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排便较术前明显顺畅,痔核的脱出、肛门的坠胀感及阻塞感消失,有效率100%。环状脱垂内痔、直肠黏膜内脱垂治愈率均为100%;混合痔、环状混合痔、嵌顿性混合痔治愈率95%;直肠全层脱垂痊愈率均为85%;直肠前突痊愈率62.7%。结论在临床中恰当的运用PPH治疗肛肠疾病,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二次手术费用,为肛肠外科在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