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意识障碍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采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缩短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06年10月机械通气患者共1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8例为常规留置胃管法,B组78例为垂直留置胃管法,记录两组病例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留置胃管法能有效地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插管成功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喂食法留置胃管在球麻痹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结果 两种置管方法所需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球麻痹病人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郑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1):2945-2947
目的:对脑外伤危重病患留置胃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本院危重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99例脑外伤危重病患留置胃管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专业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①实验组病患的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留置胃管困难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49%,人均插管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②置管前实验组病患的收缩压和心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④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降低留置胃管困难的情况,对提高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以及降低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振荣 《家庭护士》2009,7(7):642-643
[目的]观察双向评估教学法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普外科需置入胃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双向评估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一次插管成功情况和插管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0.4%,实验组为9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病人插管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插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双向评估教学模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引导法置胃管术洗胃在抢救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例中毒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分别采用常规置胃管法(对照组)和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实验组)。结果对照组一次成功21例,二次及二次以上成功22例,10例反复操作均不成功;改用气管导管引导法插胃管后,均一次置管成功。实验组均为一次成功,插管成功率100%,2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成功平均所需时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术与常规置胃管法相比,提高了插胃管成功率,极大提高了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该方法省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胃镜润滑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在置入胃管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和痛苦。方法:将需置入胃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50例。实验组给予胃镜润滑胶浆10ml口含,2~3min后,咽喉部有麻木感,嘱患者咽下,再置入胃管;对照组常规置入胃管。观察两组患者在置胃管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的发生率,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的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所需时间的比较。结果: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高,插管所需时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胃镜润滑胶浆口服后置胃管,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置入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小红 《护理学报》2008,15(8):62-63
目的探讨全麻前在舒泰表面麻醉及咪唑安定镇静下留置71管的效果。方法选取需留置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按手术日期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全麻成功后常规留置胃管;试验组取舒泰2ml润滑胃管至所需插入的长度,再滴2滴于置管侧鼻孔内,然后将剩余部分挤入患者舌根部,令其吞咽,同时由麻醉师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2mg,2min后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观察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胃管插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前在舒泰表丽麻醉及眯唑安定镇静下留置胃管,可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需要插胃管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程度,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和冷冻胃管置入方法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患儿的护理工作提供更有效、更迅速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选择年龄2~3岁并已行经口和经鼻两类气管插管方式的患儿各3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类每组15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置管方法,统计两种方法的成功例数并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一次性成功例数为13例,一次性成功率为86.7%;对照组患儿一次性成功例数为9例,一次性成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一次性成功例数为12例,一次性成功率为80.0%;对照组患儿一次性成功例数为8例,一次性成功率为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胃管在机械通气患儿留置胃管时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路径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护理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的5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规进行机械通气的监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RDS机械通气中,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ffect of ARDS patients. Methods 59 ARDS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om June 2008 to December 20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29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care model,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nitoring,treatment and care according to routine measur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complication rat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gratification level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as bett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it improve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112例,按照术后入住心胸外科监护室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心脏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予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脱机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并发生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脱机失败的概率由14.30%降至3.70%,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约2 d,患者住院时间缩短5 d,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患者肌力,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系统护理角度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方法。方法将9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VAP发生率。结果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膈肌功能与撤机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使PEEP值与呼吸机压力值逐渐降低,根据经验撤机;研究组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膈肌功能变化、撤机成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肌锻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呼、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进行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AECOPD患者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呼吸肌训练,可增加膈肌厚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不影响撤机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间隙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救治的A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无间隙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同时记录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诊断率等。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且试验组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AMI应用无间隙护理模式,可提高出诊效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的96例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护理综合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综合干预组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临床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无创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并发症,达到更理想的治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导致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潴留、高血糖、误吸、黏膜糜烂、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花费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营养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脓毒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 20 l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行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集束化护理,如早期液体复苏目标检测、早期床旁CRRT及其监测护理、胸部物理治疗护理及开展院感目标性监测预防感染等.对比两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前后的CVP、MAP、乳酸、尿量、液体平衡、APARCHⅡ评分、SCr、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液体复苏达标时间缩短、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恢复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缩短、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28 d生存率提升(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危重症护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有创机械通气,试验组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PICW后2 h的通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W后2 h,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20.
楼奇峰  蔡丰林  姚松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70-1471,148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采用不同脱机方式对机械通气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腹部术后需机械通气的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脱机模式,观察组采用直接拔管加无创机械通气辅助的方法。结果观察组一次脱机成功率为89.58%,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为72.72%,两组脱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脱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接拔管加无创机械通气辅助的方法可增加老年患者腹部术后机械通气脱机的成功率,缩短脱机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