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2例行MR检查,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检查。单发病灶者4例,多发病灶者4例。肿瘤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形坏死区,3例病灶周围多发子灶,2例病灶周围血管受压推移;MRI上肿瘤表现为长T_1稍长T_2信号;7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中心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CT及MR影像特点,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常伴中心坏死囊变及周围多发子灶,强化方式为延迟强化。  相似文献   

2.
作者把肝肿块性病变周边廓清征定义为:在延迟增强MRI时病灶周边出现相对于病灶中心的低信号强度环,用以评价此征象对鉴别良恶性肝局灶性病变的意义。102例肝脏肿块性病变患者中49例为恶性、53例为良性。1.5T MR机,行非增强T_1WI(SE500/15)、T_2WI(SE2300/15,90)。梯度回波成象(GRE)和动态钆增强MRI检查,层厚8mm,层距2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8例CT检查,病灶平扫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包括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密度均匀,增强后病灶强化方式为轻到中度。20例MRI检查,14例病灶T_2WI、T_2WI抑脂列呈等、稍低信号,6例呈混杂高信号;T1WI均呈等、稍低信号。8例CT和MR检查。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乏血供,其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和坏死程度有关。MRI容易检出肿瘤内囊变坏死灶、小出血灶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可对肾脏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而CT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和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46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肝脏MRI平扫、DWI及增强检查,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4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57个病灶,术后3个月时所有病灶均较术前缩小,无肿瘤残留者47个病灶,MRI表现T2WI压脂像呈低信号,DWI信号减低,ADC呈高信号,肿瘤复发者10个病灶,MRI表现T2WI压脂像仍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结论MRI能够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是否残存或复发,及早检出复发灶,对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胶母细胞瘤13例、间变性脑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4例、恶性生殖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全部病例行T1WI、T2WI、增强T1WI及SWI序列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病灶内见散在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灶,无法鉴别坏死或出血,11例病灶内等信号,全部病灶增强T1WI强化不均.SWI序列病灶内可见较T1WI、T2WI异常信号范围更大的低信号出血灶,无异常信号的病灶内出现低信号出血灶,有14例显示低信号肿瘤引流静脉.结论:SWI序列可以显示肿瘤内常规MRI序列无法判断性质或不能显示的出血及肿瘤静脉血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MRI诊断含脂质肝脏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MRI诊断含脂质肝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含脂质肝脏肿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穿刺前诊断,并与病理对照.结果:T1WI 32例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T2WI 32例呈高信号、1例等信号、1例低信号.用脂肪抑制后,15例肝细胞癌(HCC)、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1例肝腺瘤和1个局灶结节性增生(FNH)T1WI的高信号完全消失,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局灶癌变和1例HAML出血囊变T1WI 高信号大部分消失,6例肝腺瘤和1个FNH病灶T1WI高信号无变化 .26例血供丰富,4例血供不丰富.14例HCC、2例腺瘤、7例HAML和1例FNH诊断正确,2例HAML诊断为良性肿瘤.结论:MRI能显示含脂质肝脏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并正确诊断多数这类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98例肝肿瘤患者的MRI影像分析了图像质量、病灶显示清晰度及病变信号特征。全部病例均用1.0T超导磁共振机检查,采用自旋回波(SE)及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摄取横轴位T_1及T_2加权像。36例患者接受了Gd-DTPA增强,其中12例进行了动态增强检查。结果:图像优良者89%,较差者占11%。MRI能显示的最小病灶为0.5~1.4cm。转移瘤均呈不同程度的长T_1、长T_2信号,信号不均匀,无包膜。肝细胞癌呈不均匀长T_2信号,T_1加权像上7例呈等信号或轻度高信号,其余呈轻度低信号。5例可清晰显示包膜,3例可见门静脉内瘤栓形成。海绵状血管瘤呈均匀性长T_1低信号、长T_2显著高信号,轮廓清晰,边缘光整或呈分叶状。结论:MRI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对发现病变及定性、定量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常规序列在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1.5 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及8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对75例原发性肝癌在HIFU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3个月行MR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序列横轴位T2WI;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结合饱和压脂技术横轴位T1WI;FSPGR序列横轴位双回波;冠状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以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HIFU治疗前后信号、大小、范围变化及强化特征,以此判断肿瘤坏死、残存或复发等情况。结果 79个(98.75%)病灶在HIFU治疗后2周内T2WI信号降低。1个(1.25%)病灶T2WI上病灶内部或周边仍可见结节状高信号。3个月后复查MRI,78个(97.5%)病灶T2WI信号无明显变化;2个(2.5%)病灶内部或周边出现不规则结节状高信号。在T2WI上,HIFU治疗后2周内原发肝癌病灶大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t=-1.90,P>0.05);HIFU治疗后3个月,70个(87.5%)病灶大小与治疗后2周内比较无明显变化,8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在CT和MRI动态增强中的影像差异及其原因,以提高对CT及MRI各自动态增强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1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肝细胞肝癌,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腺瘤,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转移瘤。全部病例均分别行CT及MRI的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MRI采用SE序列加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将CT和MR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对照观察,包括动态增强各期的强化范围、强化方式和强化幅度,强化幅度的比较用病灶密度(信号)与肝脏密度(信号)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腺瘤和局灶结节性增生在CT与MRI上强化范围相似。1例肝癌动脉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3例肝癌和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2例腺瘤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均大于CT,以动脉期差异最大。5例海绵状血管瘤强化范围动脉期及门脉期MRI大于CT,延迟期则相仿。1例转移瘤CT增强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MRI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环状强化。结论:肝局灶性病变CT与MRI动态增强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病变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尤以动脉期差异最大;部分病变增强范围MRI大于CT。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回顾了64例门脉高压之MRI(肝硬化48例,包括肝癌36例;非肿瘤性肝外门脉阻塞3例;特发性4例;原因不确定9例)。MRI场强1.5T,均采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成象。自旋回波用T_1、T_2加权象和质子密度脉冲序列获取。T_1加权序列为重复600 msec脉冲和重复接收20或25 msec回波,质子密度和T_2加权序列用2000 msec脉冲和接  相似文献   

11.
拟评价自旋回波(SE)和动态MR扫描在常见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242例共300个局灶性肝脏病变的SE平扫和动态梯度回波MR影像。病变包括93例肝癌的95个病灶、38例转移瘤的42个病灶,90例海绵状血管瘤的104个病灶,16例肝内胆管癌的16个病灶,5例腺瘤的8个病灶、8例局灶  相似文献   

12.
1.5 T MR导向下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5 T MR引导下对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3例44个经病理证实、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肝脏恶性肿瘤病灶,其中11例为原发性肝癌、12例为肝转移癌,肿瘤最大径平均(3.3±1.8)cm,均采用MR兼容多极射频针在1.5 T MR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MR扫描观察消融情况,消融灶完全覆盖原病灶、范围超出病灶边缘0.5~1.0 cm为消融完全.结果 所有消融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3±33)min,消融灶均完全覆盖病灶,无胆瘘、膈肌穿孔、黄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射频电极针在MR图像上呈低信号.消融灶在T2WI序列上呈低信号,周围可见薄层高信号环绕;T1WI序列上消融灶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晰;DWI上消融灶呈等低信号,周围呈环状稍高信号.结论 1.5 T MR引导下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对37例共43个肾上腺病灶的MRI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MR可清晰显示大于1.0cm的病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2)MR对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有较大的帮助,T2WI腺瘤类似于肝脏的信号强度,转移瘤与脂肪的信号强度相似;(3)嗜铬细胞瘤的MRI有特异性,T2WI呈明显高信号,45%见散在点状短T2低信号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42例垂体腺瘤的MRI特征性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大腺瘤(高度>10 mm)161例,MRI平扫T1WI等信号101例,略低信号21例,混合信号39例,T2WI等信号112例,高信号11例,混合信号38例,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出血、囊变、坏死和钙化区无强化,微腺瘤(高度<10mm)81例,MRI平扫表现为T1WI略低信号53例,等信号28例,T2WI等信号42例,高信号39例,注射Gd-DTPA后立即成像,77例呈相对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手术和病理发现,T1WI等或略低信号区为肿瘤实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为坏死或囊变区,T1WI、T2WI均呈高信号区为出血,手术和病理发现钙化6例,术前MRI未发现.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垂体瘤的大小、形态、轮廓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MRI平扫和动态增强对肝癌伽玛刀治疗后表现和疗效随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癌伽玛刀治疗后MRI表现,并与AFP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肝癌伽玛刀治疗后平扫主要有4种表现:(1)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2) T1WI和T2WI均呈稍低信号.(3)T1WI稍高信号,T2WI等稍高混杂信号.(4)T1WI和T2WI均呈稍高信号.坏死病灶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1)持续环形强化;(2)蜂窝状强化;(3)病灶本身无强化,周围肝组织斑片状强化.复发癌灶或新发癌灶在动态增强时早期强化,延迟期造影剂退出.小肝癌组(<5 cm)肿瘤完全坏死率93.5%,大肝癌组肿瘤(≥5 cm)完全坏死率81.8%.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结论 MRI平扫和动态增强评价伽玛刀的疗效可靠、准确,伽玛刀术后定期MRI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后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平扫和动态增强对肝癌氩氦刀治疗后疗效随访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5例肝癌患者术后MRI表现并与AFP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氩氦刀治疗后病灶变成T1WI较高信号 ,T2 WI等低信号。坏死灶无明显强化 ;残存癌灶或新发癌灶在动态增强时早期强化。小肝癌组 (<5cm)肿瘤完全坏死率 5 6 .7% ,大肝癌组 (≥ 5cm)肿瘤完全坏死率 2 0 %。小肝癌组的疗效优于大肝癌组 (χ2 =4 .0 6 ,P <0 .0 5 )。结论 MRI平扫和动态增强评价氩氦刀的疗效可靠、准确 ,氩氦刀术后定期MRI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1月间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类癌患者资料.4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1例中肿瘤多发2例,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的结节状病灶,其余9例均为单发.CT检查4例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楚低密度,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中心坏死区始终无强化.MRI 8例患者中7例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中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无强化低信号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边缘显示不清,病灶中心无强化低信号区范围较动脉期缩小.1例患者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可见高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及MRI能反映原发性肝类癌的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垂体瘤的MRI诊断:4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48例垂体瘤的MRI 表现,巨腺瘤28例,微腺瘤20例。应用0.35T 超导成像系统分别行冠状面T_1、T_2加权及矢状面T_1加权成像。MRI 诊断46例与手术相符。96%(27/28)的巨腺瘤在T_1WI 上为中、低信号,T_2WI 上89%(25/28)呈不同程度的升高,瘤内囊变或出血均可定性,视交叉、下丘脑及海绵窦等周围结构的受累可准确显示。微腺瘤之信号变化较大,T_1WI 亦以中低信号为主,T_2WI 可升高也可保持为等信号,结合形态学改变诊断多可确立。作者认为MRI 可弥补CT 的不足,是诊断垂体瘤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已知或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4例患者共90个病灶,病灶性质依次为肝囊肿20个、肝细胞肝癌16个、胆管细胞癌1个、肝脏转移性肿瘤37个、肝血管瘤9个、退变结节1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细胞腺瘤1个、肝脏炎性病变3个及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1个.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抑脂TSE T2 WI、抑脂3DVIBE、2D GRE T1 WI)、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抑脂3D VIBE)及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抑脂2D GRET1WI、抑脂TSE T2 WI、抑脂3D VIBE).测量并分析Gd-EOB-DTPA增强前后肝脏和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CNR|)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表现和特征.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病灶肝脏|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信号—高信号.1个肝细胞肝癌呈相对高信号,其余肝囊肿、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退变结节、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和肝脏炎性假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信心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动态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垂体微腺瘤患者30例均经PHILIP 1.0 NT型MR机行常规矢状面、冠状面T_1WI和T_2WI检查,而后全部又经动态扫描。结果:本组30例的病灶在平扫中,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者25例;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者3例;T_1WI和T_2WI均呈等信号者1例及高信号者1例。微腺瘤形态征象有垂体柄偏斜(25例)、垂体中央向上膨隆(2例),鞍底下陷(2例),以及瘤内出血(1例),动态扫描后,病灶不增强而正常腺体增强且边界清楚者29例,仅有1例病灶内出血且边界不清楚。结论:MRI动态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平扫,而且它可完整地观察早期正常垂体的增强表现与垂体微腺瘤的增强延迟表现,因而,它有助于对垂体微腺瘤的准确定位,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