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学山 《临床医学》1997,17(1):15-16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6月,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施行胆囊、胆道手术145例,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笔者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145例,男39例,女106例。年龄49.64±12.31(23~80岁)。实施手术:单纯胆囊切除10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引流术30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0例,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硬膜外麻醉在妇产科手术后的并发症概率,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4年6月,随机抽取施行硬膜外麻醉后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其中产科787例,妇科213例,术前排除腰椎疾患,穿刺点选择L1-2或L2-3。穿刺法均为直人法,且术后予PCEA镇痛48h。通过床边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术后第1天、3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情况、分别观察其头痛、尿潴留、穿刺点压痛及酸胀感、神经根刺激征、腰痛等情况。结果发现头痛3例(占0.3%),术后第1天出现。通过加强补液、平卧等处理后,于第5—10天消失。尿潴留未出现。穿刺点压痛、腰酸胀感及腰痛于第1天出现105例(占10.5%),第3天左右达高峰,出现215例(占21.5%),后逐渐减少,6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15天、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神经刺激征第1天及第3天出现38例(占3.8%),1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手术后长达6个月随访,发现硬膜外麻醉确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穿刺点压痛、酸胀感及腰痛腰酸,病程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科手术行硬膜外麻醉(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产科行PCEA手术产妇415例,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入蛛网膜下隙为穿刺点的直入穿刺法.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记录行PCEA术后产妇第1、5、15天及1,2,4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PCEA镇痛平均维持(46.2±4.9)h,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穿刺点酸胀感及压痛、神经根刺激征、尿潴留及心律不齐等,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4个月的随访发现,产科手术行PCEA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病程较长,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精心积极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是我国最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仍然是主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发症和麻醉风险一直是麻醉医师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总结和回顾了我院近期10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麻醉过程,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行外科手术既要保胎,又要重视孕妇的安全,在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时有特殊性.我将28例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3—2007年这二十几年中,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发生拔管困难12例。现将我们的处理和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特殊护理配合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共对子痫患者施行剖宫产术44例,年龄23~37岁,孕期31~40周.术前均有高血压(18.6/14.6~28/26kPa)和3~13次的抽搐发作,心功能Ⅱ~Ⅲ级2例.有心电图异常者25例,其中室性早搏4例,心肌劳损3例,ST-T改变6例.术前均经硫酸镁、氯丙嗪降压、解痉和镇静,并经利尿、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麻醉前常规检查膝腱反射,对膝腱反射减弱且呼吸频率<16次/min的2例患者,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注.  相似文献   

10.
我院一直以来,采用硬膜外麻醉行剖腹产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产妇分3组,一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CSEA组),一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镇痛(PCEA组),另一组未做分娩镇痛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 CSEA组和PCEA组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等方面均较对照组优.CSEA组镇痛优于PCEA组.结论 CSEA组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对我院1995年以来老年人硬膜外麻醉24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2例,女84例,年龄60~80岁.ASA Ⅰ~Ⅲ级.术前检查:心功能不全12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38例;上腹部手术(胃、胆囊等)59例,中下腹部(肠、阑尾、膀胱、子官、会阴等)109例,下肢手术88例.  相似文献   

14.
硬外麻醉应用广泛,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很多,我这里要讲的只是影响硬外麻醉效果各要素中的其中容易忽略的几点。1穿刺法硬麻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但应以麻醉师最擅长的手法为主,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亚生 《临床医学》1999,19(9):29-30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笔者发现:硬膜外麻醉的肌松效果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和宫外孕破裂的患者间,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为探讨和证实腹腔内积血患者上腹部手术与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肌肉松弛作用效果的优劣,作者对本科1997年5月~1998年12月间腹腔内积血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与出血为腹部外科常见病,合并休克的急症病例,麻醉处理常较困难。现就本院12年来采用小剂量连续硬膜外阻滞法(下简称硬膜外〉处理合并休克的急症胃手术263例,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曲马多辅助硬膜外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云霞  王泉云 《华西医学》1994,9(4):439-441
曲马多辅助硬膜外麻醉左云霞,王泉云,薛瑞,李羽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麻醉科单纯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消除病人在术中的疼痛与不适,故往往需辅助镇静和镇痛剂。传统的辅助用药哌替啶、氟哌啶醇、安定等,对呼吸、循环功能均有一定影响。新型强效镇痛药曲马多对呼吸、循环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和方法:观察了3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使用BD“针内针”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的效果。结论:本方法起效迅速、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适合基层医院妇科手术的麻醉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单次硬膜外阻滞附加连硬(简称小剂量单次+连硬)的麻醉效果、并发症、风险和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39例,分成3组,15例施行小剂量单次+连硬的设为A组,14例施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设为B组,10例施行常规连硬的设为C组。结果麻醉开始至术始的时间,B、C组与A组均差异显著(P〈0.05);B组阻滞效果最好,A组和C组的阻滞效果其次:A、B、C 3组的术始最高阻滞平面≥T10者分别有86.67%、92.86%、90%,术中辅用止痛镇静药者分别有40%、7.14%、50%,术中加浅全麻只有C组1例;B组围术期使用升压药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小剂量单次+连硬麻醉效果和诱导速度仅次于CSEA,但比常规连硬在这两方面稍优;只要使用得当,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麻醉风险低于CSEA。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辅助药的不同给药途径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静注少量杜非合剂(盐酸哌替啶、盐酸异丙嗪)后,162位老年病人,按年龄:60~69岁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70岁以上为Ⅲ组,Ⅰ组静注少量氯胺酮,Ⅱ组和Ⅲ组硬膜外腔注射少量氯胺酮;比较三组内脏牵拉反应抑制效果、需追加辅助药、呼吸、意识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追加氯胺酮:Ⅰ组20.75%,Ⅱ组5.77%,Ⅲ组5.26%。意识障碍:Ⅰ组35.85%,Ⅱ组11.54%,Ⅲ组7.02%。术毕发生高CO2:Ⅰ组22.64%,Ⅱ组1.92%,Ⅲ组:0。结论:硬膜外麻醉下,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可辅助杜非合剂增强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且对意识、呼吸影响轻微,从而提高了老年人L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