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性胆病为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特别是肝外门静脉阻塞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 /或胆囊壁的异常改变。因围绕胆管的静脉丛曲张 ,压迫胆管壁 ,使之凹凸不平、狭窄、扩张 ,甚至形成结石。多数胆病患者无症状 ,诊断有赖于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和超声 ,有症状者可予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胆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性胆病(PHB)为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特别是肝外门静脉阻塞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或胆囊壁、胆囊管的异常改变.PHB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曲张压迫胆管和胆管壁缺血性损害有关.约20% PHB患者存在胆道系统症状,且与年龄、疾病持续时间、胆石症的发生频率以及肝功能异常相关.磁共振胆管造影术和门静脉造影术是PHB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有症状者可予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为降低门脉高压和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镜附件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胆胰管恶性狭窄已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胆管良性狭窄患者而言处理起来相对较为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或经皮肝内球囊扩张胆管狭窄。外科手术并发症多、风险大。经皮肝球囊扩张成功率低、复发率高。而内镜下气囊扩张狭窄胆管及置入支架是目前治疗胆管良性狭窄首选方法。我科2010年1月开始将可回收金属支架应用于肝外胆管良性狭窄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可回收胆道金属支架应用时一些操作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多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前者称为肝外梗阻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多发生在30岁以下,而中年以上有右上腹绞痛或黄疸史者多为结石梗阻性黄疸或肿瘤梗阻性黄疸〔1〕。不同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其治疗方案也不同。目前多通过腹部B超、CT、MRI、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核素胆系造  相似文献   

5.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由诊断走向治疗的重大进展.自1974年由Kawai等开创以来,该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成为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诊治手段,但是EST存在着远期胆管结石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海绵状瘤胆管病(portal cavernoma cholangiopathy, PCC)为门静脉海绵状瘤继发的胆管形态结构异常,多见于肝外门静脉阻塞(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 EHPVO)患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胆道受压、缺血、炎症等有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是其首选检查方法,有症状者可给予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但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旨在对PCC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式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是迄今为止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原因。因为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广,位置深;作为结石的主要成分的胆红素钙质地脆,在所处胆管的部位呈铸型充填,不易取出也不易取尽而成为残余结石,嵌顿在肝管内结石引起胆汁瘀滞、胆管梗阻致胆管炎,形成肝内胆管串珠状扩张与狭窄相间,使清除结石更为困难,结石残留难以避免。若结石长期残存在肝内,将引起胆汁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成为晚期胆道病等严重后果。因而解决肝内胆管残余结石问题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尽管肝内结石的现代治疗已由胆肠内流 肝切除为主的模式过渡到肝切除 内镜取石的主要模式,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的亚洲地区的胆道外科医生针对肝内结石治疗中的难点,如取尽结石,纠正胆管狭窄和残石方面,在术前影象学检查、手术设计、术中准确判断结石分布及术后有效地清除残石等各环节作了很大  相似文献   

8.
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漏诊治作用的前瞻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并随访胆漏愈合后胆管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经ERCP证实为肝移植术后胆漏13例患者,其中T管漏6例、吻合口漏7例。行内置管引流术6例、鼻胆管引流术2例、鼻胆管联合内置管引流术3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例。部份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激素。结果10例完整随访者胆漏愈合时间10-35d,平均15.3d,随诊胆管造影证实出现吻合口狭窄4例、肝总管狭窄3例、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狭窄1例。胆漏愈合后有80%患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胆管狭窄。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漏的有效方法。鼻胆管引流联合内置管引流除具有疗效确切、便于观察等优点外,理论上有防治鼻胆管意外脱落引起严重后果和预防后续胆管狭窄形成的作用,但其上述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难取性胆管结石内镜综合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巨大结石、壶腹部嵌顿性结石、小乳头及乳头旁憩室切开禁忌者、T管引流术后残余结石ERCP困难者等难取性胆管结石内镜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术中、术后胆道镜、EST后机械碎石、胆道子母镜、鼻胆/胆肠引流等方法。结果 149例难取性胆管结石中。术中胆道镜取净率95%(19/20),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净率(35/40)87.5%,机械碎石率94.7%,(72/76),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94.6%(122/129)。结论应用内镜下综合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大大提高了结石取净率、减少了残石率。达到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以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和管腔狭窄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变特点为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肝纤维化和胆管壁增生及纤维性缩窄,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胆管引流(ERCP)在胆管损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总结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31例胆管损伤患者,行诊断性ERCP,选择有内镜治疗价值者作为实施对象,行乳头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塑料支架支撑引流等内镜治疗。结果31例胆管损伤中,胆总管横断或结扎3例,胆管狭窄13例,胆瘘15例,22例(34次)接受内镜治疗,占71%。13例胆管狭窄中,有7例行塑料支架支撑治疗维持8~20个月,4例疗效满意,3例疗效欠佳;15例胆瘘患者行EST、鼻胆管引流,13例胆瘘愈合,2例无效,其中7例因胆管狭窄或有狭窄倾向置入塑料支架支撑维持4~12个月。6例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结论ERCP对胆管损伤有定性和定位诊断意义,多数胆瘘和部分胆管狭窄患者通过内镜治疗获得痊愈,早期内镜治疗可简化治疗方案,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引言胆液性腹膜炎虽较少見,但并非一种罕見的急性外科腹部疾患。一般認为其預后較其他原因所致之腹膜炎更为严重,倘不能及时診断并进行适当治疗,則往往造成死亡。肝臟穿刺(特別在胆管有阻塞的情况下),肝臟裂伤,肝外胆管破裂或手朮后“T”形引流管脫出均可发生胆液外溢而引起胆液性腹膜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门静脉系统阻力/血流增加或肝静脉系统回流受阻所导致的门静脉压力异常升高,常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腹水及肝性脑病等。肝硬化所引起的窦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最为常见,通常伴有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而肝外、肝内门静脉系统异常所致的肝(窦)前门静脉高压,以及肝内、肝外肝静脉系统回流受阻所致的肝(窦)后性门静脉高压,多无明显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可首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学指标判断有无门静脉高压症,再通过影像学、肝静脉压力梯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其类型和病因。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以防治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内镜治疗术后胆漏和继发胆管狭窄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手术后并发胆漏和继发胆管狭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胆漏患 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行鼻胆管引流术,继续保留原有胆道、腹腔引流。待胆道、腹腔引 流停止1-2周证实胆漏愈合后拔管,伴有胆道狭窄的患者在拔除鼻胆引流管后置入塑料内支架,持 续扩张2-3个月。结果 22例胆漏患者鼻胆引流3-4周后胆漏处均闭合,13例胆管狭窄置入内支 架者,10例支架取出后狭窄解除,2例合并肝总管狭窄者经重新置入双支架3个月后效果良好,1例 左肝管狭窄伴结石者,再置入单支架,术后仍有胆道感染症状反复出现。结论 内镜治疗可列为手术 后胆漏或继发胆管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胆道外科构成挑战,使胆道外科诊治观念面临更新和拓展.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现状:(1)胆囊结石的手术指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是否需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也缺乏随机对比研究;(2)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已形成共识,但对早期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指征、时机和方法尚无统一标准;(3)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逐渐规范;(4)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其当前的主攻目标,扩大肝切除范围似乎是当前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效果的必然趋势;(5)内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和不能手术切除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内镜治疗对传统胆道外科手术治疗构成挑战;(6)腹腔镜胆道外科手术范围逐渐扩大,除对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LC已成为其治疗的"金标准"外,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已广为接受,并正在向胆总管囊肿、左肝内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扩展;(7)医源性胆管损伤仍时有发生,对其有效预防和及时、恰当的处理需要引起时刻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广泛切开狭窄的肝内胆管,取净结石,大口胆肠内引流,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15例中男2例,女13例,年龄29岁~62岁.有反复发作性畏寒、发热、黄疸病史2a~15a.除1例为首次手术,其余经历2~6次胆道手术,皆因肝内病灶残留或狭窄胆管未解除而症状反复出现.术前PTC造影确定结石分布及狭窄部位.术中广泛肝内胆管切开,解除狭窄,取净结石,通畅引流达2~3级胆管,修整胆管成一完整的胆盆,行大口径胆盆-空肠Roux-y内引流或行间置空肠,胆肠吻合口处置Y形内支撑管,放置3mo~6mo.胆总管远端缝闭,以防盲袋感染;做人工瓣或人工乳头,减少食物反流.对5例合并有肝纤维化萎缩、局灶性肝脓疡的行肝右叶部分、左叶或左外叶切除.结果术后通过内支撑管造影,B超随访3mo~5a,2例有边周小胆管少许结石残留,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体重增加.结论广泛肝内狭窄胆管切开,取净结石,大口径肝门胆肠内引流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胆管支架治疗肝外胆管梗阻已经是当前内镜下治疗的研究热点.肝外胆管梗阻的常见病因有:胆管结石、胆管慢性炎症狭窄、胆管恶性肿瘤、壶腹部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慢性胰腺炎、胰头癌等.胆管支架治疗可以是恶性肿瘤的姑息性退黄治疗,也可以是外科手术前的暂时性退黄治疗或不宜手术患者的对症治疗.但是关于胆管支架治疗肝外梗阻目前国内未有一致意见的报道,统一标准的缺失使得临床的诊治工作仍面临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本组原发性胆管结石136例和单纯性胆管狭窄11例患者行胆肠内引流术扩大的胆肠Roux-en-Y型吻合术为主要手术方式,随访92例,显效率为88.3%。关于胆肠内引流术的适应症:左或/和右肝管内结石合并狭窄者,对不能耐受手术者,如肝内胆管无狭窄而肝外胆管扩张者,应行肝外胆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扩大的胆肠Roux-en-Y型吻合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r)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5例粪便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卵或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B超、Cr和ERCP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B超最为简单、方便,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均匀扩张和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并呈等号状为特征。Cr表现为近肝包膜处有均匀扩张的胆管,呈囊状扩张、胆管壁增厚。十二指肠镜下见约32.3%(21/65)的患者表现为乳头形态异常,开口尖细,黏膜外翻,内陷及僵硬感,插管困难。ERCP胆道造影表现为细丝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末稍胆管呈囊状扩张是最有特征性的表现。合并症以胆管结石最多占40%(26/65),胆管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占9.8%(6/65),胰腺炎占1.5%(1/65)。结论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的胆道疾病,三种检查方法的共同特征为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ERCP优于体表超声和C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结合术后驱虫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分型及治疗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十年来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采用新的分型方法,以利于内镜下进行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按ERCP影像分型,吻合口(G)分为正常(Ⅰ)、狭窄(Ⅱ)、胆漏(Ⅲ)、游离(Ⅳ),供肝肝内外胆管(B)分为正常(Ⅰ)、局限性狭窄(Ⅱ)、广泛性狭窄(Ⅲ)、液化(Ⅳ),Ⅱ、Ⅲ中又分为无胆栓(a)、有胆栓(b)。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248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进行了此种分型,对吻合口及肝内外胆管狭窄者分别行扩张及单或多支架支撑治疗,有胆栓者行清除胆栓术。对内镜治疗预后进行评估。结果248例中,吻合口并发症GⅠ43例(17.3%),GⅡ193例(77.8%),GⅢ12例(4.8%),GⅣ0例;供肝肝内外胆管并发症BⅠ89例(35.9%),BⅡ9例(3.6%),BⅢ43例(57.7%),BⅣ7例(2.8%);吻合口狭窄合并供肝肝内外胆管并发症有193例,其中GⅡBⅠ79例(40.9%),GⅡBⅡ5例(2.6%),GⅡBⅢ102例(52.8%),GⅡBⅣ7例(3.6%);BⅡ9例中,BⅡa5例,BⅡb4例;BⅢ143例中,BⅢa66例,BⅢb77例。对吻合口狭窄术后6个月内行单支架引流,6个月以后行扩张术并多支架引流;对胆漏操作中避免胆管离断,不建议扩张,多行鼻胆管引流,胆漏明确治愈后多支架支撑;肝内胆管局限性狭窄者行局部扩张,多支架支撑;有胆栓者时机成熟行取栓术;肝内胆管广泛狭窄无胆栓者预后好于有胆栓者,影响引流效果的因素是感染和清除胆栓,支架留置尽量超过1年。肝内胆管结构消失者常伴有吻合口狭窄,多支架引流效果差。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主要为GⅡBⅠ和GⅡBⅢ型。单纯吻合口狭窄者经内镜多支架支撑治疗后预后佳;吻合口狭窄合并供肝肝内外胆管局限性狭窄经内镜治疗,不论有无胆栓,预后均较好;供肝肝内外胆管广泛狭窄合并或不合并吻合口狭窄者经内镜治疗预后欠佳,合并有胆栓者预后差;供肝肝内外胆管结构消失或液化者经内镜治疗常无效;单纯吻合口胆漏者内镜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