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吉武  唐爱华  郑超伟  赵伟 《新中医》2014,46(11):97-99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糖尿病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91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予易蒙停,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疗程均为1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腹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h血浆葡萄糖(2hPG),肠道菌群包括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及拟杆菌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歧杆菌、拟杆菌数量均有升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有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将给予常规治疗的42例设为A组,将给予常规治疗+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的42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脂质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TC、TG、LDL-C以及HDL-C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以及乳杆菌数量明显高于A组(P0.05),而肠杆菌、肠球菌以及酵母菌数量则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改善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散加减调节慢性乙肝患者肠道功能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96例,根据纳入顺序,按照单双号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茵陈四苓散加减,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和比较治疗前(T0)、治疗3个疗程结束时(T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和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水平、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道菌群状况(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两组患者T1时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DAO、D-乳酸水平均较T0时下降(P0.05);T1时,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和DAO、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较T0升高,大肠杆菌数量有所下降;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1时,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四苓散加减可以调节慢性乙肝患者肠道功能,重塑肠道菌群,有助于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从而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功能,对抗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神健脾针刺疗法配合艾灸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调神健脾针刺疗法配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肠道菌群数量、多样性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及Shannon指数高于治疗前,酵母菌、肠杆菌、肠球菌及Simpson指数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5-HT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调神健脾针刺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达到改善患者肠屏障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沈灵娜  刘军  钱赟达  熊烈 《新中医》2021,53(16):34-38
目的:观察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中药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内皮素(ET)、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降低(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增多(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ET、D-乳酸、DAO水平均较低(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增多(P0.05)。结论: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可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黏膜屏障修复,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10例IBS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桂枝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结果:对照组使用其他药物退出1例,治疗组自行退出1例,两组均54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42/5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S-S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MO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IP、SS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危重症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与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及丹参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凝血指标、肝素总量、平均血压(MBP)、血气分析、肾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PLT)、肝素总量、MBP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后PLT、肝素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医益气活血法联合CBP对危重症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肝素用量方面优于单纯CBP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脾虚证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七味白术散和蒙脱石散(思密达)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进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肠杆菌、乳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治疗前,两组肠杆菌数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有改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玉液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肠道菌群、脂质代谢、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相关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INS、HOMA-IR、HbAlc、BMI、腰围、体质量、TC、TG、LDL-C、肠杆菌、酵母菌、肠球菌、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脘腹2组患者治疗后HDL-C、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均较治疗后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液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脂质代谢和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康彦同 《新中医》2021,53(7):51-54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利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CHF心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益气利水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结果: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利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心肾阳虚证,可以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增强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功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加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功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面色少华、神疲及腹胀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5个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结论异功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赵王镮  陆燕妮  倪约翰 《新中医》2022,54(10):116-1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血肌酐(SCr)、尿酸(UA)、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BG、P2hBG、SCr、UA、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IMT、PSV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观察组颈动脉IMT、PSV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T2DM,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TC水平,保护肾功能和血管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渴方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T2DM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渴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症指标(WBC、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6.27%(P<0.05)。2组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FBG、P2hBG、FINS水平及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外周血WBC、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外周血WBC...  相似文献   

15.
苏红利  王丽  周华  魏超 《中成药》2023,(6):1849-1853
目的 考察健脾益肾增液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增液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肠道神经递质(NO、VIP、NPY)、胃肠功能指标(全胃肠排出率、胃排空率)、肠道菌群(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肠道神经递质、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胃肠功能指标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增液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控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肠神经递质因子表达,增强胃肠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稳态,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冯艳霞  刘霞  乔娜 《四川中医》2022,(10):155-159
目的:观察探讨大黄牡丹汤辅助治疗子宫肌瘤(UL)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UL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相关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方面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肠球菌和酵母样真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黄连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MS)(痰湿蕴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加减黄连温胆汤,4周后进行系统评价中医证候总积分、腰围、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糖、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标(HOMA-IR)的变化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腰围、血压、BMI、血脂、血糖、HOMA-IR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的中医症证总积分、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HOMA-IR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减黄连温胆汤对MS(痰湿蕴结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15-118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湿热证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NAFLD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与血脂代谢、肠道微生态、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46/48)%和83.33%(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条件致病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TC、TG、LDL-C、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肠杆菌与肠球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与乳酸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证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肝功能、改善血脂代谢及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血清IL-10、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新发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糖脂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予葛根芩连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并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价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2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FPG、FINS、GA、HOMA-IR、LDL-C、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疗程结束后,2组Hb A1c、TC、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可以显著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机体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11-114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汤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评估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54例使用健脾祛湿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及胰岛功能指标变化、血脂指标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40/54)(P 0.05);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HbAlc、FINS、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多食易饥、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频多、头身困重、肢体麻木、气短懒言等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多食易饥、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频多、头身困重、肢体麻木、气短懒言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脾祛湿汤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血糖、血脂,减轻机体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促进中医证候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