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禁忌,涉及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内涵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概念渊源、药物关系、禁忌的危害形式、规避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具体相反药物毒效机制的揭示,探讨了中约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展.中药配伍禁忌在结构上表述为以七情为基础、两药相对的、具有经验特点的禁忌形式;合药配伍犯禁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尤其是表现出“潜害”和干扰药物功效发挥而“不能治病”的特点;规避反药合用以及以病证-药物功效两相经权是趋利避害的基本方法.近年研究揭示了反药禁忌的5个特点:增毒、致毒、降效、减效是相反禁忌关系的4种主要表现形式,物质变化可以反映相反增毒致毒的本质,蓄积中毒及机体代谢改变是“潜害”产生的基础,主要功效的相反拮抗以及正性与负性同时并存的功效关系是配伍禁忌有别于一般药物禁忌的关键.相反配伍的内涵揭示为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古书上十八反、十九畏的记载,是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总结。现在看来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何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人们探讨的课题,作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1从生药之科属上来分析平时常见的有毒药用植物分布科属情况大体...  相似文献   

3.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禁忌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关于配伍禁忌的记载,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伍禁忌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研究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凡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依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同琴  郭秋红 《陕西中医》2003,24(3):262-264
凡从事中医药工作者 ,无人不知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今临床医家把其中的药物均视作配伍禁忌。从古本草到近代的药典、专业书、教材等均注明不能同用。认为用后则产生毒性反应或拮抗药效。然而古今医家成功的运用反、畏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近千年来由于没有一个较权威的定论 ,一直困扰着人们 ,给教学、科研、制药、临床、法律咨询等均带来理论上的很大困难。近代学者也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法进行过研究 ,但均无可信的定论。为了解决此问题 ,我们认为十分…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伍禁忌的现代临床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古代医家将“十八反”、“十九畏”流传下来以后,这些药物就成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禁忌。多数医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其间虽有李时珍、朱丹溪等圣者发出过“圆机之世,又何必胶执于时袭之固乎”的呼吁。但后世医者总心存疑虑,敬而远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动物  相似文献   

7.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中药继承学习过程中将刘绍贵对"十八反"、"十九畏"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其它一些药物的反恶畏忌作出总结,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中药配伍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药相反禁忌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汉 《山西中医》1991,7(3):41-42
十八反、十九畏药禁忌配伍,一直为绳医药者之法。尽管用于临床,但质疑、否定者不乏其人,至今其真伪弃存尚未定论。笔者从其历史、出处、原因、临床资料和本人亲自实践等方面做一粗浅探讨。反、畏禁忌溯源于《本经》。十八反的名称最早见于《蜀本草》,宋金李东垣撰歌,流传至今。十九畏始提于金元,成歌于明,刘纯《医经小学》。此外其它药书大略统计相反、畏禁忌的药物还有近200种。如归畏菖蒲,海藻、生姜、远志畏蛴螬,大葱反白蜜  相似文献   

10.
11.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刍议(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410007)陈建国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正确掌握中药配伍禁忌,是确保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神农本草经·序例》提出“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  相似文献   

12.
在中药继承学习过程中将刘绍贵对"十八反"、"十九畏"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其它一些药物的反恶畏忌作出总结,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中药配伍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药"十八反"是本草配伍禁忌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古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在明清时期更加趋于统一,这种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通过梳理明清本草和医案著作,发现明清医家对中药"十八反"禁忌理论总体上继承,同时又在临床应用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道和霸道理论、相反相激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配伍禁忌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比较具体的药物配伍应用规则,明确指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可见古人对药物配伍的认识非常深刻。经验证明,植物的根、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药配伍已经成为了当前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学科问题之一,不论是当前的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或者是临床观察上都未能获得一致的结论,从深层次解释中药配伍的禁忌可建立符合现代化医学的规范标准和表征方式,从临床上进行用药安全指导,这也成为了当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研究中药配伍禁忌的源流变迁以及研究禁忌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将从辩证的方法来研究中药禁忌的科学内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伍禁忌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乌香 《河南中医》2002,22(6):79-79
中药配伍禁忌早在金元时期就已经提出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方书中即明确地记载着“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反”即两药合用后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畏”即两药相互配伍产生副作用或降低消除原有的药物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主要是药物之间的成份起的化学反应。“十八反”中的乌头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相反 ,主要反应在乌头的成份乌头碱具有一定的毒性 ,若与半夏配伍其毒性更强。因为半夏也有毒 ,相互配伍后具有麻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作用。同样乌头伍贝母也能麻痹中枢神经 ,并且贝母中的贝母碱具有下降和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附子配伍禁忌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门诊附子配伍禁忌临床应用病例191例239张处方,回顾性整理分析病例相关资料和影响附子配伍禁忌安全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从19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禁忌药物配伍种类、禁忌药物配伍剂量、连续就诊次数方面归纳附子配伍禁忌的临床资料,发现上述处方未出现中毒或明显的副作用的因素为古今应用广泛、辩证准确用药得当、道地药物按规炮制、剂量得当配伍减毒、服用有别煎煮得宜。结论:影响附子配伍禁忌安全性的因素很多,在适宜范围内,附子配伍禁忌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仍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但一直存在争议。整理历代方剂96 529首,其中含"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共1 406首,占总量的1.46%,附子类尤其是附子与半夏组合应用较多。"十八反"同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痼疾、险症和急症,反映了某些难治性病证可能从"十八反"中寻找治疗方法。相反药物的应用与病证特点、病机变化及方剂配伍的复杂关系相关,提示宜忌转化应用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病证特点和"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具体配伍环境,对此应当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方剂,大都由多味药配伍组成。不同的中药配伍在一起,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如配伍不当,就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注意配伍禁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现对相反,相畏药物浅谈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伍禁忌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宏 《中医研究》1990,3(3):46-48,F003
本文对近十几年来有关中药的不宜配伍、配伍禁忌(除“十八反”、“十九畏”外)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从药理作用和理化作用谈起,分产生和增强毒性、降低药效两部分,指出汤剂、注射剂等不同剂型配伍禁忌的范围不同,对传统的配伍禁忌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