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药物血塞通在癫痫型脑囊虫病康复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癫痫型脑囊虫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同时服用同剂量的阿苯哒唑(ALB)、吡喹酮(PQT)杀灭囊虫,治疗组再给予血塞通冶血化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在影像学治愈、脑电图改善、近期临床治愈率、远期临床治愈率等方面较之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活血化瘀类药物血塞通有利于癫痫型脑囊虫病人的康复,恢复脑功能,并可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因此患者多于病后1周内出现患侧足下垂,部分患者伴胀痛,皮温升高,影响足功能,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对于中风有足下垂症状者必须精心护理,积极治疗。早期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很重要。我们从2004年至2008年应用中医手法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足下垂,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针刺疗法的异常情况中,晕针现象偶有发生。但针刺诱发癫痫发作者实属罕见。笔者受理一起因患脑血栓一年余仅左上肢瘫,无癫痫病史,于首次行针剌康复治疗中癫痫发作,并发多发性脑梗塞、脑心肺功能障碍死亡的案例。就其对针刺与癫痫发作、并发多发性脑梗塞的机制的点滴初识,予以浅析,可望同仁、专家点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卒中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1998—2002年253例脑卒中病例,实施康复治疗138例,对照11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康复治疗病情恢复较快,治愈好转率高,无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平均住院期间较对照组少4d。结论 脑卒中康复治疗有利于机体各系统功能恢复,减少偏瘫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重视康复治疗,能使患者在功能、容貌、心理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我们对39例危重烧伤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刚 《中外医疗》2013,(27):129-130
目的正确认识创伤后肩关节不稳定性的症状,并对此症候进行计划性康复治疗,探究康复治疗对创伤后肩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1年9月5年间该院收治的创伤后肩关节不稳患者50例,根据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5例,进行计划性康复治疗。计划性康复治疗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循序渐进,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实验组计划性康复治疗后,较之对照组疗效显著,根据肩关节X线检查结果显示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基本消除不稳。部分对照组患者仍出现肩痛、功能不良等现象。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后肩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中,采取计划性康复治疗比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心理康复和医疗康复综合措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康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心理康复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无论在残肢功能恢复上还是生活能力提高上,治疗组都好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和血脂等项目的改善说明了药物作用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影响。方法:选51例病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1d后重新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积极给予康复治疗,改善吞咽障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陆卒中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如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评价,40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20d后再次评价。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侠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516+1518
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假体置换后的病人临床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5年时间,对其中收治行髋关节假体置换并进行正确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的病人194例,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94例髋关节假体置换病人通过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且均获得3年随访后.按照现今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定.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2.7%.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为4.64%.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主要并发症出现率为3.61%.结论:通过对采用髋关节假体置换的病人进行正确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能优越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为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复杂性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其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2天为其施行综合康复治疗。随机抽取来我院门诊复查的40例未接受康复治疗的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77.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早期为其施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显著改善其肘关节的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2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运动康复疗法。结果治疗组2个月后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2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对66例中风患者在体育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随诊2年,以该院1999年12月~2003年1月选行体育康复治疗出院的中风患者4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出院2年后社会回归率及精神抑郁患病率。结果:2年后治疗组社会回归率为90.90%,对照组社会回归率为65.21%,精神抑郁患病率治疗组为25.75%,对照组为54.35%,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患者在进行体育康复治疗时配合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率,减少精神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经6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显著(P<0.01),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新兴学科,康复治疗学以其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专门技术而区别于其他学科。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为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现就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的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汕头市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5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社区康复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社区康复的治疗、现病、社会功能、社会影响、复发进行前后比较,并与72例社区自然状态下精神分裂症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5年社区康复疗效显著,5年显进率达93.91%,复发率25.00%,对照病例则无变化或恶化,显进率29.17%,复发率95.24%。结论:长期社区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控制病情,恢复社会功能,防止复发显示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花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75-175
目的康复评价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和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方法肌力评定,言语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躯体运动评定,手功能评定,康复护理评定等。结果 1557例患儿中,有效1261例,无效296例,总有效率80.99%。结论康复评定使是主治医师及各项治疗师对脑瘫的残障程度提供了诊断依据,并为为制订完善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康复效果提供可靠依据,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治疗和训练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评定,检验康复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修改和补充,从临床实践中探索出并制订了康复治疗流程,提高了康复治疗师的技术水平,所以说,康复评定在康复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协作医院清流县医院2016年2月—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经内科一般药物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10 d、3个月后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及意义。方法对5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患侧负重能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比较前后评定结果。结果肢体的功能分级及肌张力无明显的变化,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有较明显的变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有别于急性期康复治疗,前者以促进潜在残存功能的恢复为主,后者以防治废用综合征、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元素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2例,进行传统医学治疗、心理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穴位刺激治疗等多元素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躯干控制能力。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躯干控制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多元素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