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苗荟  梁荣 《河北医学》2013,(11):1652-1654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统计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SF-36)、肾病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F-36分数为48.54±13.77;KDTA分数为55.03±8.87。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性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正相关性;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负相关性。结论:有效纠正患者贫血、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避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计算MS的发病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格测量数据、实验室指标、透析处方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与MS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中MS发病率为29.2%。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PTH),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数及透析频率和每周透析时间。MS组与非MS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5.4%vs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优势比OR=24.625)、女性(OR=8.000)、CRP(OR=4.700)、iPTH(OR=2.525)与MS的发生相关。结论 MS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并不少见,女性、肥胖、高iPTH和高CRP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潜在分类并分析不同分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以及Herth希望量表,对武汉市2所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评估不同睡眠质量潜在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睡眠质量分为无或轻睡眠障碍型(67.0%)和显著睡眠障碍型(3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OR=0.785,95%CI(0.688,0.895),P <0.001]和希望水平[OR=0.855,95%CI(0.807,0.906),P <0.00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潜在分类的影响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存在2种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重不同患者的睡眠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临床指导及干预,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44-14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7例患者依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失眠的诊断标准分为失眠组(n=68)与对照组(n=59)。对比分析两组相关资料,筛选出MHD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失眠组在MHD的基础上接受间断规律的HDF治疗3个月,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SF-36量表评估并比较失眠组患者接受HDF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血磷(P)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是MHD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OR=15.669,P<0.001;OR=1.005,P<0.001),失眠组接受HDF后PQSI评分由9.13±3.08降至5.50±1.47,SF-36评分由51.03±6.04升至58.09±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显著改善MHD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钰璠 《河北医学》2009,15(8):945-94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采取特别问卷调查69例(男38例,女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失眠状况;同时记录他们的临床资料、生活方式和透析情况。结果:45%的患者(31例;男16例,女15例)有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延迟和清晨觉醒过早。失眠组中透析时间超过12个月、早上进行透析和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和血红蛋白的情况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最常出现的睡眠障碍的类型是夜间易醒(92%)、入睡困难(68%)和清晨觉醒过早(61%)。结论:MHD患者失眠的发生率很高。老年患者、长期透析患者和血PTH高的患者易出现失眠。血压和血红蛋白可能对睡眠障碍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普通血液和生化指标中寻找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 TRH)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174例,其中病例组TRH患者69例,对照组非TRH患者10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TRH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和透析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平均年龄、尿酸、血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c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血清钙和白蛋白(albumin,ALB)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OR:3.350,P=0.010)、GGT<20 U/L(OR:2.554,P=0.024)、10 U/L≤AST<15 U/L(OR:2.499,P=0.011)、ADA<12 U/L(OR:2.259,P=0.044)是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ALB< 41 g/L是保护因素(OR:0.298,P=0.002)。逐步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水平与TRH呈正相关(OR:1.130,P=0.002),ADA水平与TRH呈负相关(OR:0.900,P=0.027)。结论:年龄<40岁、血清GGT<20 U/L、10≤AST<15 U/L和ADA<12 U/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而血清ADA降低和血清ALB升高是TR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章琴  黄益麒  金一鸣 《浙江医学》2020,42(24):2668-2671
目的探讨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性功能障碍(SD)与腹膜透析(PD)充分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且行PD的12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测结果,SD107例,性功能正常(非SD)19例;比较SD与非SD患者血液检查及透析相关指标,分析血液检查及透析相关指标与FSF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女性PD患者SD发生率为84.9%。与非SD组比较,SD组血CRP、TG、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Hb、血白蛋白水平以及24h尿量、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Kt/V、残余肾功能(RRF)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C、血钙、血磷以及24h超滤量、总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PD患者血CRP、TG水平与FSF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性欲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尿素氮水平与性欲评分呈正相关(P<0.05),总Kt/V、总Ccr、RRF等透析相关指标与FSF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SD发生率较高,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同期住院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的调查,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1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发生ASD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一般资料的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ASD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关系、出血量、出血次数、出血诱因、疼痛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睡眠质量、是否恐惧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435,95%CI:0.202~0.938)、文化程度(OR=0.573,95%CI:0.419~0.784)、出血诱因(OR=0.014,95%CI:0.000~0.410)、疼痛程度(OR=0.442,95%CI:0.221~0.886)、睡眠质量(OR=0.531,95%CI:0.379~0.744)为A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861,95%CI:1.119~3.095)、主要照顾者(OR=1.871,95%CI:1.172~2.987)、是否伴有其他症状(OR=33.219,95%CI:6.069~81.383)是AS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主要照顾者关系、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方法:12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而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血液透析效果及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透析龄进行配对,最终联合治疗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各47例,观察期1年;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浆白蛋白(ALB)及血钙(Ca)、磷(P)、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因素。结果:联合透析方式与单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后IL-6、CRP、IL-12及P、钙磷乘积、PTH、ALB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持续透析12个月后,BMI及T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BMI、自费是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透析可增强透析的充分性(OR=0.199)。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64例不孕女性,按其男方精液质量进行分组,无精子症组28例为研究组,精液正常因输卵管因素就诊者36例为对照组,调查2组配偶性生活质量及男性性功能状况。结果64例女性性生活质量与职业及文化程度无关,无精子症组配偶性生活总体满意度、同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房频率、性冷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精子症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应积极改善不孕不育患者性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问卷(Fam ily APGA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61例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MHD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低于一般人群;MHD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也显著低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包括:抑郁状态、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等。结论:MHD患者生存质量较低;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积极而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和社会支持,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唐刘红  张小强 《四川医学》2011,32(9):1387-139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影响因素,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本组72例MH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性别、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抑郁和焦虑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MHD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分值均显著低于四川常模(P〈0.01)。本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占63.89%,处于焦虑状态的占54.17%。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抑郁和焦虑均显著影响MHD患者的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P〈0.05)。性别因素对生存质量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抑郁和焦虑均会对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启阳娱心丹方辅助治疗女性抑郁伴性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的女性抑郁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共62例,对照组(31例,艾司西酞普兰20 mg/d)和研究组(31例,艾司西酞普兰20 mg/d合并中药启阳娱心丹方),收集基线时及服药后第2、4、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及泌乳素结果。 结果 分析显示HAMD、HAMA评分、FSFI评分及PRL测定指标在组别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第8周末研究组抗抑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 vs 62%,P<0.05);研究组性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 vs 4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9.4%,P>0.05)。 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启阳娱心丹方治疗女性抑郁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泌乳素水平,改善性功能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im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and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 (FSD) among Chinese nurse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2013 to May 2014 among 6 hospitals in Suzhou,China. In total, 2,030 married female nur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Data on the sociodemographic, lifestyle,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collected,and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19-item 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 (FSFI) questionnaire. In total, 1,035 (50.99%) participants were found to have FS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age and higher body mass index, lower salary, and poor/very poor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were risk factors for FSD; however, regular soci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exercise wer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FS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urther interventional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study the sexual health among Chinese nurses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88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情况、合并疾病情况病人的SF-36量表评分,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设为自变量,将SF-36量表评分设为因变量,进行多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川省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主要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合作、临床横断面调查,利用性功能电脑测评与诊断系统(SCASF),对四川省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性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性欲减退、性高潮缺乏、性快感缺乏、性合作缺乏的发生率高于慢性肾脏病肾脏功能正常组(P<0.05)。2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性高潮缺乏和性快感缺乏。3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病人各种形式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没有差异;肾移植组性欲减退、性高潮缺乏、性快感缺乏的发生率最低(P<0.05))。4多因素分析表明,贫血、抑郁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性欲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性高潮缺乏和性快感缺乏;尿毒症病人行替代肾移植可以减少或减轻性功能障碍表现;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病人的年龄、心理状态和医疗用药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s,OC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共纳入210例门诊PCOS患者,其中服用口服避孕药者126例(OC组),未服用者84例(NOC组)。采用网络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并补充附加问题,评估参与者的基本信息、避孕方法、性伴侣关系稳定程度、孕产史等多个女性性功能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OC组FSFI总分中位数为26.35分,50.79%表现为FSD高风险;NOC组FSFI总分中位数26.85分,47.62%显示FSD高风险;两组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在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中,服用35 μg炔雌醇/2 mg醋酸环丙孕酮、30 μg炔雌醇/3 mg屈螺酮、30 μg炔雌醇/150 μg去氧孕烯三种不同成分口服避孕药的患者之间,FSF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生活是否主动、伴侣关系是否稳定是PCOS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PCOS患者中,是否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不同类型口服避孕药的患者之间性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OS患者性功能的潜在影响因素中,性生活是否主动、伴侣关系是否稳定与FSD高风险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