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批量冻伤伤员医疗运输车,以保证批量冻伤伤员尽快安全后送和在后送途中实施有效救治。方法将军用运输车加装医疗处置、保温复温、轻重伤员运输固定和通信联络等装置,改装成具有医疗功能的专用运输车。结果在冬季野外训练中应用证明,该车符合冻伤伤员野外医疗后送和救治需求,安全性能好。结论批量冻伤伤员医疗运输车具有救治空间大、一次运送伤员多、改装成本低等优点,符合批量冻伤伤员快速安全后送和现场救治要求。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伤员伤情特点及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伤员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 方法 收集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08年5月12-30日收治的1 420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和早期救治.结果 1 420例伤员中,共有1 821处损伤.其中单个部位伤1 089例,占76.69%,多部位伤331例,占23.3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2 d最多,占68.80%,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0.01);19~45岁年龄组伤员多于其他年龄组(P<0.01);伤后12 h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 结论 在灾难救援中,救治速度是关键,救治的黄金时间和救治重点应在震后2 d;在救治中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平时加强自救瓦救训练和急救知识培训可能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德阳地区伤员医疗救治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中伤员的伤情特点、救治过程和效果,探讨灾难救援中信息侦察、军事化救援、损害控制原则的应用和作用.方法 收集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2008年5月12日~5月31日收治的1420地震伤员资料,分析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救治方法和内容.结果 1420例伤员中,共有1821处损伤,单个部位伤1089例,占76.69%;多部位伤331例,占23.3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前2天最多,占68.80%,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0.01);19~45岁年龄组伤员多于其他年龄组(P<0.01);伤后12小时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结论 平时灾难救援中救治的速度是关键,信息侦察是保证早期灾害救治的前提;在救治中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平时加强自救互救训练和急救知识培训可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军事化救援是今后灾害救援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魏苗  秦小波 《人民军医》2020,63(12):1183-1185
战术战伤救治(TCCC)是美军用于现代战争的战场伤员急救原则和方法,包含了伤员到达救治机构前,在战术环境中的一系列救治措施。TCCC是战现场伤员生命的依托,对维护和加强一线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作用显著。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军TCCC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救治理念、救治体系、训练目标、训练形式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相关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的几点启示,旨在为进一步夯实战时卫勤保障基础,全面提高一线卫勤保障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多维、全方位、大纵深,在短时间内伤员量骤增,复合伤、重伤员比例增加,战时一线自救互救任务繁重[1].现代战争对卫勤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如何最有成效地提高卫勤人员现场急救技能,值得深入思考.为了真实有效地锻炼卫勤人员的现场急救技能,提高救治水平,我院利用与云南省交警总队建立的"军警共建交通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平台[2],将卫勤人员分期、分批派驻高速公路急救站跟班实训,参加交通伤伤员的现场救治.此模式运行7年来,救治了大量的车祸伤员,降低了伤员的病死率,并提高了卫勤人员的创伤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6.
沈俊良  吴国南 《人民军医》2006,49(8):440-441
《舰艇伤员救治规程》是总后勤部2002年颁布的国家军用标准,规定了舰艇伤员救治的组织方法、战伤救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处置措施,也为舰艇战救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战时伤员死亡主要发生在伤员送达医疗救治机构之前,因此,改进战术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对提高战场伤员生存率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某军队医院邀请美国国家急救医技协会(NAEMT)下属的战术战伤救治(TCCC)培训中心全程指导,开展为期3天的TCCC培训,经历人员选拔、理论授课与医疗技术培训、战术训练和综合演练等阶段并完成理论考核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多批次烧伤伤员空中转运救治方法及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参与救治的5批次54名军队烧伤伤员的现场救治、空中转运、后送等过程,总结相关经验和问题。结果3例重度烧伤患者在伤后3~4 d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批量伤员救治的分工协作至关重要,但在现场急救、院前急救、空中救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杨雁  白云 《人民军医》2011,(10):860-861
伤员分类是军队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战伤救治率的关键。美国海军把伤员分类视为伤员救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伤员伤情严重、战场情况复杂、作战训练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保障资源,对伤员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救治。分类救治贯穿于美国海军战场或突发事件中,从同伴和卫生员急救开始一直到伤员进入救治流程、接受手术治疗和ICU治疗的全过程。现将美国海军伤员分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问题 1.1捞救与救治工作的协调与衔接海上伤员的捞救工作由专职捞救人员或医疗救护艇艇员负责。医疗救护艇捞救工作主要靠救生浮具、救生爬网、救生小艇和救生吊篮等完成捞救作业。伤员到达伤员分类场后由医疗救护艇医疗队员负责检伤分类,进入医疗救治程序。捞救与救治工作分工、职责明确,便于捞救人员和医疗队员的职责培训及各自的海上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捞救和救治工作是交叉进行的,因此,在捞救和救治工作中应注意两者的协调与衔接。  相似文献   

11.
杜柏  刘月英 《人民军医》2007,50(11):669-669
搞好战伤自救互救训练的几点建议。文章说,战伤自救互救是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为做好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工作,他们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认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的重要性。战场上40%~50%的伤员急救可通过自救互救实施,对及时抢救伤员,防止伤情加重,挽救伤员生命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2)改进训练模式。以往的训练模式多为集中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在短期集中训练的基础上,把战时自救互救训练扩展到部队平时军事训练、野外驻训及年度综合演练当中,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宜,努力在实战条件下继续学习,使大家逐步掌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成批烧伤救治的最佳工作程序,提高早期多数量伤员的伤情判断和处理能力,使救治工作准确有序的按计划进行。方法:①伤员原地救治;②伤员转送外地救治;③伤员原地和转送并举。结果:烧伤12批187例治愈161例,其中112例恢复原工作,32例生活完全自理,并且有一定的工作能力,17例生活不能自理。死亡26例,其中休克期9例,感染期17例。结论:成批烧伤早期救治的环境条件和伤情判断分类均很重要,尽早建立救治的工作程序,才能保证每名伤员救治措施落实,也可随时发现伤员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在忙乱中延误病情而影响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震区驻军医院在雅安芦山“4·20”地震伤员早期救治经验. 方法 启动应急预案,建立帐蓬医院,依据《战伤救治规则》基本原则,针对本次地震伤员特点对伤员展开急救拣伤分类、紧急救治、分流、专科处理和后送等. 结果 地震后医院迅速启动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预案,20min后向震心重灾区派出了装备齐全的应急医疗队;在医院展开了帐篷医院.2周内共收治地震伤员181例,现场直接转入伤员68例(37.6%),从经初步救治处理后转入(包括其他医院转院)伤员113例(62.4%);实施手术49台次,其中急诊手术30台次;34例(含14例重度伤员)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送至上级医院.所有伤员无一例死亡,手术伤口无一例感染. 结论 军队医院平时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统一有序的指挥、规范的分级救治体系和训练,保证了对地震伤员的高效、高质量规范救治.但在精确的伤势(情)判断方法与标准、完善设备条件、伤员后送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军队医院平时急诊与战时检伤分类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包亚军  刘文华 《人民军医》2008,51(12):762-762
1现场检伤分类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有限,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初期,医疗救援力量可能十分缺乏。因此,必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保证抢救重伤员,争取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当医疗救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时,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危重伤员尽快“筛选”出来。再按照伤情轻重,依序给予医疗急救或转送上级医院,使伤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合理和高效的医疗救助。2成立急诊检伤分类组织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伤员数量大、种类多,救治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由于救治条件和力量有限,首先必须进行伤情判断,确定伤部、伤因、伤型、伤势和并发症。把伤员、病员、沾染、染毒和传染性伤病员区分出来,提出伤员收容、救治、后送方式及先后顺序的方案。医院平时应以门诊部急诊科为基础,成立检伤分类分队或小组,成员由具有丰富伤情识别能力和较强预见能力的专家组成,检伤分类分队队长或小组组长由临床经验丰富,组织指挥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3检伤分类的等级与救治顺序对急、危重症伤员应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在短时间内做好检伤分类。同时,安排专人登记和统计,并立即做出分类标志,同步完成。专家应迅速询问伤员或现场有关人员,了解伤员受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部队战时自救互救与平时训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战时火线指战员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是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战伤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防止伤情加重,挽救伤员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结合“亚热带地区战时护理技术规范”研究课题,对我院自卫反击战中收治的2894例战伤病历资料以及近期亚热带地区部分边防部队自救互救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更好地指导和加强部队自救互救训练,为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提高战伤救治成功率及救治技术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康健  严厅  张洁琼  罗正学  任杰 《人民军医》2021,64(5):393-396
该文作者团队从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和使用过程3个方面,设计出一套符合空降作战伤员救治训练需求的集群式仿真训练系统.该系统对战场环境仿真、计算机仿真、战创伤救治模拟人等进行技术集群,旨在进一步缩短参训人员训练时间,提升训练效果,提高空降作战典型场景下卫勤人员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朱代安  陈永勤  李昀熹 《人民军医》2007,50(10):592-593
1特点战时眼外伤特点为伤员多、合并伤多、伤情复杂。尤其是现代战争,因武器杀伤力强与作战样式多样化,导致伤员集中,专科救治难度大,致残、致盲率高。另外,还存在着环境恶劣、专科技术薄弱、仪器设备及药品供应难以满足、伤员后送困难等问题。2救治原则与模式眼外伤救治原则应  相似文献   

18.
医院船海上模拟训练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完成医院船批量伤员的抢救配合和护理工作。方法在医院船全员满负荷模拟伤员救治中,针对医院船训练中的护理问题,积极探索,通过创新护理模式、护理流量再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等方法。结果使护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缓解了人员紧张,护理安全得到了保证。结论有效组织、统筹安排、流程改进是保障训练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战争中,卫勤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伤员发生突然、数量多,伤情严重,伤类复杂,大量伤员是复合伤。这就要求各级卫勤保障部门,必须有快速、高效的医疗救治手段。先进的战伤救治器材和装备,对伤员实行抢救、后送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最近收集了部分外军战伤救治器材和装备的资料,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批烧冲复合伤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总结和分析一批16例特重烧伤复合冲击伤患者早期救治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验和临床资料。结果 应急预案启动及时,伤员救治过程组织严密;全部伤员在早期抢救中顺利度过休克期,有10名伤员及时分流和转运,其中1名在救护车转运途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以成功复苏。结论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指导有利于迅速有效组织成批伤员救治的工作,专家组指导下各组负责的医疗制度有利于提高成批伤员救治的效率,正确认识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尽早封闭烧伤创面和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是治疗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