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观察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中度干眼的41例(41眼)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给予0.02%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B组单独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前、治疗14d后及治疗28d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结果用药28d后,A组和B组干眼患者在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比B组更有助于结膜充血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的改善(P〈0.05)。结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减轻眼表的炎性充血,改善睑板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田玉景  张钦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110-1112
目的:观察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干眼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3g/L)、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1g/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wk后,通过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等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wk后,除SⅠt外,两组的其他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相比,除症状评分和O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能有效缓解眼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钊  李凤媚  何文静  陈琦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92-1996

目的: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的改善。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7-01/2020-07在我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52例10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52眼使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6例52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12wk的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压。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BUT、SⅠ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2、4和12wk后,试验组患者BUT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12wk,试验组比对照组SⅠt增加、神经纤维直径增粗、串珠数减少、弯曲度评分降低(均P<0.05),治疗12wk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

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安全有效,有助角膜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4.
李洁  黄蒂  周希彬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634-163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42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30眼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滴眼,对照组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5.
胡杨  赵鸣  丁洁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8):1370-137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158眼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眼症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rhEGF联合玻璃酸钠组)和对照组(玻璃酸钠组)。治疗4wk后评估疗效、干眼症状(干眼问卷),检查BUT、SⅠt、FL,检测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wk后,两组BUT、SⅠ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干眼问卷评分及FL、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用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显著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患眼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情况及角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背景 干眼是白内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推测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术后炎症,防止术后眼部感染以及减少干眼症状,但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研究尚少见报道. 目的 探讨伴有干眼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应用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确诊的60例6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且术前伴有干眼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每组30例,均取右眼为受检眼.试验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采用不含防腐剂的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含防腐剂的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分别在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末测量2个组受检眼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印迹细胞学分级、杯状细胞密度和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 术前2个组患者年龄、性别、OSDI、BUT、SⅠ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杯状细胞密度、印迹细胞学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试验组受检眼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印迹细胞学分级较基线的下降幅度,BUT、SⅠt值、杯状细胞密度较基线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58、8.027、3.755、21.652、70.962、92.354,均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试验组受检眼泪液中IL-1β和TNF-d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CAT和SOD2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731、9.070、15.357、351.359;均P<0.05). 结论 手术后应用不含防腐剂的0.1%玻璃酸钠和0.1%氟米龙滴眼液可以明显改善白内障伴干眼患者的干眼症状,并提示其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地夸磷索滴眼液治疗脂质异常型干眼的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脂质异常型干眼患者511例1 022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294例588眼采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强脉冲光及睑板腺按摩治疗; 对照组217例434眼采用人工泪液联合强脉冲光及睑板腺按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乳铁蛋白(LF)水平。比较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无表面麻醉下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眼表疾病指数(OSDI),分析治疗前泪液TNF-α、IL-1β、LF水平与CFS、BUT、SⅠt、OSDI相关性,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OSDI、SⅠt、BUT、CFS、泪液中TNF-α、IL-1β、LF水平比较无差异(P&#x003E;0.05),治疗3、6、9wk 研究组SⅠt、BUT、CFS、泪液中TNF-α、IL-1β、LF水平优于对照组(P&#x003C;0.05)。治疗9wk后两组OSDI评分无差异(P&#x003E;0.05)。泪液中TNF-α及IL-1β与SⅠt及BUT呈负相关,与CFS及OSDI呈正相关; LF与SⅠt及BUT呈正相关,与CFS及OSDI呈负相关(均P&#x003C;0.01);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8%显著低于对照组11.52%(P&#x003C;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脂质异常型干眼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替泼诺与环孢素分别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123例(123眼)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41眼)、环孢素组41例(41眼)、氯替泼诺组41例(41眼)。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环孢素组采用环孢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氯替泼诺组采用氯替泼诺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 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及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表功能指标即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中氧化应激因子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 氯替泼诺组、环孢素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40/41)、92.68%(38/41), 均高于对照组73.17%(30/41)(均P<0.05);氯替泼诺组干眼症状评分[(0.74±0.2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患儿时的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8/2016-08于本院接受人工泪液治疗的水液缺乏型干眼儿童共128例25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4例128眼,联合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wk行眼表综合分析系统(Keratograph 5M)检查,测定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2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6wk后,联合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而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儿童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明目羊肝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泪液中白介素-33(IL-33)、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患者80例160眼,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明目羊肝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泪液中IL-33、IL-6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SⅠt、BU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33、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泪液IL-33、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

结论:明目羊肝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泪液炎症介质IL-33、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术前1周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均于术后1个月停药。术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和体征。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术前加重,且以对照组症状加重更为显著,表现为OSD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术前增加,BUT较术前缩短(均为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和BUT分别为(14.43±5.33)分、(0.71±0.56)分、(8.65±3.01)s,均优于对照组的(22.08±6.71)分、(1.38±0.88)分、(7.12±2.9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前应用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眼表损伤,缩短眼表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症状患者280例28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人工泪液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组:(1)对照组:术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1wk,3次/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1wk,3次/d;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mo,4次/d.(2)聚丙烯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丙烯酸点术眼1mo,4次/d;(3)聚乙二醇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乙二醇点术眼1mo,4次/d;(4)玻璃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玻璃酸钠点术眼1mo,4次/d.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1、2、3wk及1mo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干眼症状评分、角膜染色评分等.结果:(1)BUT:四组患者治疗后BU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术后2wk的BU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Ⅰt:四组患者治疗后SⅠ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的SⅠ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玻璃酸钠组治疗后SⅠ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眼症状评分:四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治疗后3wk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染色评分: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wk各组角膜染色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wk,1mo玻璃酸钠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后干眼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含有玻璃酸钠成份的泪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白内障合并干眼症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干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06/2019-06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合并干眼症的白内障患者107例107眼。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未使用人工泪液;研究组:术前1wk使用0.1%玻璃酸钠人工泪液滴眼液。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30d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情况。结果:两组术前OSDI评分(28.59±8.10 vs 29.08±9.18分)、BUT(5.15±0.47 vs 5.02±0.53s)、SⅠt(6.86±0.98 vs 6.71±1.02mm/5min)、FL评分(3.96±0.89 vs 3.76±0.83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7、30d,研究组OSDI评分(42.12±10.54、48.71±9.74分)和FL评分(5.10±1.12、4.55±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UT(3.29±0.54、3.56±0.45s)与SⅠt(5.62±0.91、5.21±0.73mm/5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可明显改善术后早期干眼症状,恢复泪膜功能,防止术后干眼症加重。  相似文献   

14.
钟祖斌  冯冰 《眼科》2021,30(3):195-198
目的 探究口服盐酸溴己新片对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及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6-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眼科接受治疗的120例不同类型干眼症患者。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溴己新片口服每次1片,3次/日。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指标OSDI量表评分,BUT,SⅠt,泪液中IL-6、IL-8、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95%及85%,χ2=6.667,P=0.010);治疗后,两组BUT、SIt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00),且观察组BUT、SIt明显大于对照组(t=9.506,8.767,P均=0.000),两组OSDI评分明显小于治疗前(P=0.000),且观察组OSD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8.84±5.33及32.21±6.76,t=-17.014,P=0.000);治疗后,两组泪液中IL-6、IL-8及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00),且观察组IL-6、IL-8及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033,-13.904,-6.212,P均=0.000)。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3.33%及3.33%,χ2=0.000,P=1.000)。结论 短期口服盐酸溴己新片对干眼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降低泪液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眼科,2021, 30: 195-19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眼部炎症反应和干眼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06/2017-07择期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滴眼液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7、14d时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房水蛋白浓度检查结果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并分析术后1、14d时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发生率。

结果:术前和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OSDI评分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BUT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BUT在术后1d达到最低后逐渐升高(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B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F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F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FL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F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d两组患者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14d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14d两组患者房水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房水蛋白浓度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7、14d房水蛋白浓度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改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状作用较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显著,但是对于眼部炎症作用没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强。综合考虑,对于炎症作用轻、创伤小的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患者可选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6.
王兵  刘娴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85-228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03/2017-04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0例15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辅助泪液的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C组(应用卡波姆凝胶滴眼液)3组(各50例50眼).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 BUT、FL评分、SⅠt检查结果及OSDI评分和术前、术后3 mo LogMAR视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 wk BUT、FL评分、SⅠt检查结果及OSD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1mo,B、C组BUT、SⅠt均高于A组,OSDI、FL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BUT、FL评分、SⅠt及OSD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3mo,B、C组BUT、SⅠt均高于A组,FL及OSDI评分均低于A组(P<0.05),C组BUT、SⅠt均高于B组,FL及OS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 mo视力均较术前改善(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 mo视力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辅助不同类型人工泪液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其中卡波姆滴眼液或含脂类的人工泪液对于术后干眼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效果更好,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李琦  王军  李嘉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700-1704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变化,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干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差异.方法:选取2015-02/08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干眼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A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组(B组)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组(C组),每组3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30、90d进行干眼问卷调查(OSDI)、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照相.结果:三组各项检查值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各项检查术前与术后7、30、90d比较,除睑板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各组SⅠt、BUT检查低于术前,FL、OSDI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SⅠt、BUT及OSDI评分结果A、C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检查结果A组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d,三组SⅠt、BUT、FL、OSDI评分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三组各项检查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会影响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局部应用小牛血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均可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延长BUT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修复角膜上皮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DQS)滴眼液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01/03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相关干眼患者80例16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80眼,使用3%DQS滴眼液治疗)和对照组(40例8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后1wk, 1、3mo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睑板腺缺失评分、脂质层厚度分级、眼红分析(包括结膜等级、睫状等级)等检查,采用眼表染色评分(OSS)法进行角结膜染色评分,并分别在基线、治疗后3mo行结膜印迹细胞学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结膜等级和睫状等级评分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1、3mo,研究组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ITMH、NIBUTf、NIBUTa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mo,研究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较基线增多、角膜树突状细胞较基线减少(均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