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亚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 196例肾细胞癌病人中有156例透明细胞癌,发病率为79%,肿瘤平均直径为3.5cm,肾透明细胞癌的共同CT表现:平时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低不等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有特征性CT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软坚散结胶囊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软坚散结含药血清处理7860细胞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发生。结果:软坚散结胶囊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均能抑制7860细胞增殖(P0.05),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及血清含药浓度相关。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7860细胞48h后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7860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0.01),提示软坚散结胶囊可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将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经染色的凋亡细胞增多且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软坚散结胶囊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生长、阻滞细胞生长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谢若鑫  邱剑光  王德娟  袁昊 《中成药》2023,(6):2011-2016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肾透明细胞癌凋亡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藤黄酸干预786-O及ACHN细胞24 h,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水平,铁离子比色法检测试剂盒检测游离铁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和铁死亡蛋白(FTH1、GPX4)表达。结果 藤黄酸能够抑制786-O、ACHN细胞活力,并浓度依赖性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ROS、mitoROS、游离铁水平(P<0.05,P<0.01)。添加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藤黄酸诱导的ROS、mitoROS、游离铁水平变化(P<0.05,P<0.01)。藤黄酸干预后,786-O、ACHN细胞的铁死亡标志性蛋白FTH1和GPX4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Fer-1部分恢复了FTH1和GPX4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藤黄酸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比值诱导肾透明细胞癌凋亡,并通过抑制...  相似文献   

4.
肾透明细胞癌发生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转移性肿瘤较为罕见。常因早期临床难以确诊而误珍。我科曾遇见1例,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云南省齿轮厂职工,住院号75774.2009年11月29日,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CT检查发现位于左肺上叶尖后段,5.5cm×5.5cm×3.5cm大小、呈分叶样包块,未行特殊治疗转让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行常规三次痰检两次找到腺癌细胞、一次找到肺泡细胞癌。同时予以止血、抗炎治疗后。心肝肾功能无异常后行左肺上叶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6.
马华谋  熊亮  廖伟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2995-299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体外增殖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DAPI凋亡染色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MTT结果表明姜黄素对细胞786-O具有较好抑制作用,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48h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90±1.78)%、(79.76±1.49)%、(91.11±1.38)%,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凋亡染色显示细胞在作用48h后,有典型的凋亡形态出现,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作用更为明显;Western Blot显示姜黄素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50μmol/L和100μmol/L浓度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的生长,并能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术后患者60例,给予补肾健脾方(药物组成:枸杞子、女贞子、葛根、茯苓、薏苡仁、丹参、莪术、当归、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蜀羊泉、黄连、蝉花),1剂/d,煎药汁300 mL,150 mL/次,2次/d,早晚饭后30 min服用。观察治疗4周、12周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体力状况评分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a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OL-C30)评分。结果:60例患者治疗4周、12周的中医症状评分、ECOG体力状况评分和EORTC QOL-C3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可以减轻ccRCC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体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MR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和MR表现,所有病例均行盆腔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2,例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中2例双侧卵巢发病5,例来源于右侧卵巢,4例来源于左侧卵巢。MR表现:囊实性肿块9例,实性肿块2例;囊实性及实性肿块中实性成份信号较均匀,实性肿块边缘较光滑,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延迟期呈明显较均匀性强化,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双侧肾细胞癌(BRCC)、孤立肾肾癌在临床很少见。198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肾细胞癌326例,其中17例患者为双侧肾癌,6例患者为孤立肾肾癌。该23例患者均行保留肾脏手术(NSS)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肝癌的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肝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但是肝癌转移、术后复发、放化疗副作用等使得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短。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药植物中,如紫苏叶、桑葚、重楼等。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其抗肝癌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凋亡、阻碍细胞周期、抑制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自噬、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血管生成、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白藜芦醇在预防和治疗肝癌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抑制胆囊癌细胞生长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胜利  安利峰  何烨  范桂香  袁育康 《中药材》2005,28(6):489-49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胆囊癌细胞(GBC)和正常成纤维细胞(3T3)体外增殖的影响,进而观察Res对GBC和3T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SABC法检测细胞bcl-2、c-myc、p53蛋白表达.结果:Re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GBC细胞的生长与增殖(P<0.01),抑制率最高可达54%.Res能明显诱导GBC细胞凋亡,凋亡率最高为30.52%;处理组较对照组G1期细胞由34.88%上升至55.47±3.95%,S期细胞减少8.41%~17.54%,呈明显的G0/G1期阻滞现象.GBC细胞的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降低,而p53基因蛋白表达增强.结论:Res能通过诱导GBC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与增殖,但对3T3细胞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的 26 例 FH 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个方面的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8.92 ± 7.42)岁;临床表现为月经改变(30.77 %)和经期下腹痛(19.23 %);有 16 例(61.53 %)影像学提示子宫肿物变性和(或)血流丰富;术中见肌瘤多发为 17 例(65.38 %)、单发为 9 例(34.62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4.81 ± 7.91)个月,均存活,其中 5 例(19.23 %)肌瘤复发。不同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Ki–67 指数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H 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为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的前哨表现,具有发病年龄轻、肌瘤多发且体积大、影像学示子宫肿物变性及丰富血流、术中冰冻病理示富于细胞等特点,且易复发,且可伴发肾癌,术后加强妇科及泌尿外科随访,有助于改善预后,临床需重点关注存在风险因素如年龄< 42 岁、有家族子宫肌瘤史、Ki–67 指数≥ 5 % 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探索建立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动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毛脉酸模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与白藜芦醇相关性较好的因子用来建立网络。结果通过利用根皮部的白藜芦醇的数据进行检验网络的泛化性能,发现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好。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比其他线性数值模拟预测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细胞毒作用;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O-8910PM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以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HO-8910PM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作用细胞6 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其中100μmol/L抑制率分别为(30.1±10.8)%,(34.27±1.28)%,但白藜芦醇并不影响HO-8910PM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能力。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运动和粘附能力,是潜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双染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实验测定细胞凋亡数,MTT比色实验测定细胞活力,自动生化仪测定细胞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DH)水平,ELISA法测定TNF-琢含量,RT-PCR测定CGRP mRNA水平。结果:20 μmol·L-1浓度Res可有效地减弱由LPC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培养基LDH水平升高及TNF-α含量升高(P<0.01),Res可促进CGRP mRNA表达。结论:Res具有抗AS内皮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VR1促进CGRP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炎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45-85)岁;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45-83)岁,对照组按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3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观察2组患者咳嗽、咯痰、体温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治疗5天,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0天,治疗组疗效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临床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指肾小管受到缺氧、中毒、细胞/炎性反应因子、血浆蛋白或葡萄糖等因素作用后,小管上皮细胞活化、增生,小管扩张、管型形成,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主要机制的探讨及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处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模型,应用MTT法观察白藜芦醇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SOD及MD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OD与MDA含量,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损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MDA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②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可显著性提高受损心肌细胞活力,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同时可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DA活性,而升高SOD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H2O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心肌细胞氧化和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虎杖中抗癌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冯磊  张莲芬  严婷  金坚  陶文沂 《中药材》2006,29(7):689-691
目的:为虎杖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据依。方法:在生物活性测定指导下,从虎杖中分离得到一种较高抗癌活性的物质,并且用液质联用、红外光谱、紫外全扫描等方法鉴定其结构。MTT法测定它对L-02、HepG2、SHZ-888、MCF-7、MCF-7/ADM等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用HE染色法观察其作用MCF-7/ADM细胞48 h、72 h后的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分离得到的物质为顺、反式-白藜芦醇,它能特异性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肝细胞毒性很小。同时,首次发现其对耐阿霉素的MCF-7乳腺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结论:白藜芦醇是虎杖中一种活性强、低毒的抗癌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