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慢性中度铅中毒幼兔模型,为研究儿童慢性中度铅中毒治疗提供理想模型。方法16只离乳(45 d)雄性健康新西兰幼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和染铅组,8只/组。染铅组饲喂含5 mg/(kg.d)醋酸铅饲料,持续6周,建立慢性中度铅中毒幼兔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AAS)测其血铅(BLL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尿铅和组织脏器铅,光镜下观察其各组织脏器病理损伤。结果染铅组BLLs和尿铅水平在最初几周快速升高,随后维持稳定,且全程BLLs始终控制在450μg/L内;与对照组比较,染铅组幼兔体质量增加、睾丸湿质量系数和海马湿质量系数显著下降(Pa<0.01)。肝脏湿质量系数和各组织脏器铅水平显著升高(Pa<0.01)。光镜下发现海马(CA1区)、肝脏和睾丸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结论慢性中度铅中毒幼兔模型可作为研究儿童慢性中度铅中毒治疗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
补钙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治疗效果: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目的探讨补充钙质对中度铅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血铅水平在200~449μg/L(1μg/L=0.00483μmol/L)的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无论是服钙剂组(实验组)的患儿还是服安慰剂组(对照组)的患儿,经过3个月的治疗,血铅水平均有明显下降。钙剂治疗组在治疗的3个月中血铅下降的幅度达75μg/L,幅度远大于安慰剂组(35μg/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出现高尿钙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补充钙剂对中度铅中毒患儿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理想的血浓度为零。由于环境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中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量的铅。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危害健康。而在同一环境同一接触水平下,由于婴幼儿及儿童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对铅易感性强,接触途径多,吸收率高而排泄少,骨骼中的铅向血液和软组织流动性大,因而更易造成铅在体内的蓄积,铅对儿童的毒性作用更明显。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表示体内铅含量已经处于有损于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儿童铅中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儿科医师和儿童保健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各地纷纷成立了各种儿童铅中毒防治机构,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有些地区在筛查的基础上发现了部分高血铅儿童,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干预;通过筛查也发现了不少铅污染严重地区,揭示了部分地区环境铅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停并转了污染严重的企业,降低了环境铅污染程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全国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来,儿童血铅水平持续下降,儿童铅中毒防治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国内、国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是属于认识方面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几年来儿童铅中毒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第一,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基础上制订儿童铅中毒新的诊断标准为 血铅≥10μg/dl;第二,X射线荧光衍射法作为评定体内铅负荷的新方法已得到肯定和应用;第三,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低水平铅暴露不但影响智力发育还影响学习行为和听觉等多方面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且其影响可能是长远的;第四,基础研究发现铅对儿童从神经毒性还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受到干扰和神经细  相似文献   

6.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儿童铅中毒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第一,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基础上制订儿童铅中毒新的诊断标准为血铅≥10μg/dl;第二,X射线荧光衍射法作为评定体内铅负荷的新方法已得到肯定和应用;第三,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低水平铅暴露不但影响智力发育还影响学习行为和听觉等多方面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且其影响可能是长远的;第四,基础研究发现铅对儿童从神经毒性还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受到干扰和神经细胞吸附分子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7.
钙剂治疗儿童铅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 2 0 0 2年 9~ 11月对临汾市 3所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血铅筛查 ,对其中血铅 >10 0 μg/L者进行了补钙治疗 ,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3所幼儿园共计 74 6名 3~ 6岁儿童 ,每名儿童采集末梢血 0 1mL。根据美国CDC推荐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方案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 (测定仪器为美国PEZ 5 10 0型 )后 ,将血铅 >10 0 μg/L的 14 8例儿童随机分为 3组 :A组 5 0例给予营养指导 ,纠正铅中毒的高危行为如啃咬铅笔或指甲 ,饭前不洗手或不认真洗手 ,被动吸烟 ,喜食皮蛋、膨化食品等。加强营养指导 ,纠正偏食 ,增加牛…  相似文献   

8.
儿童铅中毒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铅污染已逐渐成为突出的问题,2004年中国部分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组调查了15个城市共17141例0~6岁的儿童,结果发现平均儿童血铅水平为53μg/L,儿童铅中毒率为10.45%。儿童铅中毒主要来自公害性中毒、生活性中毒和母源性中毒。环境中的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人体中毒。铅以血液、软组织和骨骼的三室模式分布于体内,并且在亚临床水平已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儿童铅中毒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血铅水平应是零,但由于环境污染体内血铅常 常并不为零.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1991年将血 铅质量浓度≥100μg/L定义为儿童铅中毒(childhood lead poisoning).近来开始重视血铅≥100μg/L是一个群体流 行病学的概念,而并非临床医学上的诊断标准.2006年我 国调整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提出了高铅血症概念,制 定了铅中毒的干预和治疗方案(试行)[1].  相似文献   

10.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儿童铅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巯基丁二酸(DMSA)作为口服驱铅药物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需静脉滴注给药,有一定的肾毒性,且治疗过程中同时增加了尿中锌、铜、钙等元素的排出。而DMSA口服给药驱铅效果优于CaNa2-EDTA,尤其对脑等软组织中的铅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可改善铅毒性所致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且相对选择性驱铅对其他元素的干扰较小,因此DMSA已作为儿童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DMSA是否推荐用于治疗血铅水平≤450μg/L的患儿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我国卫生部2006年2月颁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指出,儿童血铅水平在采用静脉血复测后仍然高于或等于250μg/L,且驱铅试验阳性者需进行药物驱铅治疗,首选药物为DMSA。该文综述了近年来DMSA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临床及动物实验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 探讨儿童中重度铅中毒可能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新华医院铅中毒诊疗中心住院治疗的25例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中度铅中毒15例,重度10例.对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和血铅、三大常规、血微量元素、肝肾功能和膝关节X摄片等检查,排查儿童可能的污染源.治疗方案依据铅中毒分级不同而变化.结果 25例中,婴幼儿占总病人数的84%.临床表现方面,贫血(21例,占84%)、纳差(16例,占64%)、总铁结合力升高(13例、占52%)、入院时微量元素检测发现血清锌偏低(13例,占52%)和血清铁偏低(10例,占加%)、经常腹痛(10例,占40%)、营养不良(7例,占28%)和经常便秘(5例,占20%)等临床表现较常见.常见的病因为日常生活接触和当地工业污染.中重度铅中毒儿童中多数儿童疗效较好.结论 婴幼儿是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易感人群.中重度铅中毒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危险因素主要为日常生活接触和周围环境污粢.大多数儿童疗效良好.治疗的同时须进行健康宣教.预防铅再污染和疗程间歇期保健.  相似文献   

16.
17.
Although most commonly seen in children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ll children are at risk for lead poisoning. Management is a potential problem for all primary care providers. Because few individuals in the primary care practice of pediatrics have many patients with lead poisoning, it may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nuances of management. We describe six patients, each of whom reflects different aspects of lead poisoning in children, and discuss the lessons we have learned in the course of their treatment. We have found that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blood lead and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 values is helpful in the 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these youngsters.  相似文献   

18.
Need for the lead mobilization test in children with lead poison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evaluated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that children with moderate lead poisoning undergo the lead mobilization test (LMT)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a full course of chelation treatment. Current criteria for selection for this test include a blood Pb concentration (bPb) between 25 and 55 micrograms/dl and an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 level greater than 35 micrograms/dl.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could be refined to a smaller group of patients, we compared bPb determinations obtained on the day of the LMT in 198 children with moderate Pb poison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LMT. We found that children with bPb less than 25 micrograms/dl were unlikely to respond to the test dose of calcium disodium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 with a Pb diuresis (24/25 patients had low urinary Pb excretion on the LMT). In contrast, 88% of children with bPb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0 micrograms/dl were likely to excrete sufficient Pb to indicate the need for a full course of chel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LMT is indicated for children with bPbs between 25 and 40 micrograms/dl. Children with bPb between 40 and 55 micrograms/dl may receive chelation therapy without having an LMT, i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MT is not practical. Patients with levels less than 25 micrograms/dl should be followed clinically and removed from further Pb exposure.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对轻中度铅中毒儿童干预作用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Shen XM  Yan CH  Wu SH  Shi R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892-89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轻、中度儿童铅中毒的干预效果.方法血铅水平在100 μg/L以上的儿童200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7名,对照组93名.研究开始阶段,两组均要求儿童父母填写一份KABP问卷和家庭社会环境与健康问卷,随后对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的时间为3个月,随后对2组的全部儿童进行血铅水平复测.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父母的铅中毒知识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对儿童铅中毒的概念和预防知识也有部分提高.实验组在健康教育后,儿童及父母多种接触铅高危行为也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只有少数改善.两组儿童血铅水平均有所下降,血铅下降值分别为55 μg/L和33 μg/L,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9, 3.398, P<0.01);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多下降22 μg/L(t=3.531, P<0.01).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有14个变量最终进入血铅水平变化的逐步回归方程,这些变量有父母预防儿童铅中毒知识的提高、对儿童铅中毒态度的转变及儿童吃零食习惯的改变等.结论对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铅中毒预防知识的了解,有效降低轻中度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平.健康教育可作为轻中度儿童铅中毒临床处理的常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